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参考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评价标准,对一种新型水反应型高耐久沥青常温修补料开展了性能试验评价,并将其性能与传统冷补料LB-10和热拌沥青混合料SMA-10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这种新型水反应型高耐久沥青修补料初始强度高于传统冷补料LB-10,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其性能指标接近热拌沥青混合料SMA-10,动稳定度优于热拌沥青混合料SMA-10。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托某公路补修工程,在乳化沥青混合料中分别掺入0%、8%、15%和30%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并进行马歇尔稳定度、高温车辙性能和低温蠕变性能等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为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混合料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托试验,研究煤液化残渣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首先,分别采用DCLR和70#基质沥青制备DCLR改性沥青,再采用AC-13级配制备DCLR改性沥青混合料,用以研究DCLR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抗水损性能及力学强度指标。通过试验发现,与基质沥青混合料相比,DCLR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上述3项指标分别提高38.45%、80.15%和93.85%,由此说明DCLR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的工程路用价值,可以应用于现场工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环氧沥青凭借其优良的高温稳定性能和强度特性,在我国多跨钢桥面铺装工程中取得了成功应用。为了更好地掌握开级配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排水、降噪和防滑等功能特性,本文选择环氧沥青作为胶凝材料,形成OGFC-4.75和OGFC-13沥青混合料。采用渗透性能试验、摆锤试验和吸声系数试验对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功能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OGFC级配混合料粒径越大,渗透性能越好,PG64的渗透性能略好于环氧沥青混合料。环氧沥青结合料的路面抗滑性能优于PG64沥青结合料。吸声系数测试表明,环氧沥青可以改善降噪性能。  相似文献   

5.
冷补沥青混合料的种类主要分为3种:一种是采用稀释沥青为主材料制成的溶剂型冷补沥青混合料,这种类型的冷补料在市场上很常见,可长时间存储,但路用性能普遍不高,并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另一种是采用高分子聚合物作为胶结材料的反应型冷补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较好,但是这种产品成本昂贵;还有一种是采用乳化沥青作为结合料的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宜在5摄氏度以上,路用性能居中,但需要注意控制乳化沥青破乳时间。  相似文献   

6.
正在级配碎石中加入少量沥青拌制而成的沥青碎石混合料,不仅具有级配碎石优良的抗裂性能,同时也消除了级配碎石模量小、易松散的缺陷,且具备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沥青碎石混合料沥青用量的大小,会对沥青碎石路面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原材料基质沥青本文选用的沥青是壳牌90#基质沥青,其技术性质根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  相似文献   

7.
正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是指通过铣刨、挖掘等方式将旧沥青混合料回收入厂,并向其中按比例添加新料、沥青和外加剂等,然后经过拌和、加热等加工处理,重新将其摊铺为新的沥青路面形式。该过程可以将废弃混合料充分利用,避免其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结合某工程实际情况,深入探讨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为厂拌热再生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具有积极意义。原材料沥青为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本文向再生料中  相似文献   

8.
正SMA即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是由矿料和沥青胶泥按照一定比例加热拌和形成的骨架嵌挤密实结构混合料,经摊铺、碾压成型后作为铺筑沥青上面层材料,因其抗车辙性能和抗滑性能优良而被推广。1993年山东通车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济青高速公路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后来几年推广抗滑表层AK。自1998年后,多条高速公路采用沥青玛蹄脂碎石(SMA)混合料作为沥青面层材料。其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飞速发展,交通运输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随着交通量和汽车轴载的迅速增加,对高等级沥青路面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愈显重要。一、沥青混合料原材料1.沥青沥青在沥青混合料中主要起粘结作用。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沥青混合料结构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它直接关系到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温度稳定性以及老化速度等路用性能。施工时所用的沥青应根据气候条件和沥青混凝土类型、道路等级、交通性质、路面类型、施工方法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纳米材料成为道路材料研究的热门领域和前沿课题。在路基中,纳米颗粒不仅可以填充土颗粒之间细小空隙,还可以促进水泥水化反应和土颗粒之间离子交换。在路面工程中,沥青中添加纳米改性剂可以改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与传统材料相比,纳米材料因其环境友好、性价比和耐久性高等优点,在路基路面工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针对我国重载交通与复杂自然环境条件,山东通过近30年的产学研联合攻关和自主创新,创立了适合我国严酷荷载环境下的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提出了新一代高品质耐久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设计、生产、施工以及质量控制的成套技术,攻克了沥青混合料性能全面提升和经济性协调统一的技术难题,为各类严酷荷载环境下的长寿命铺面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厂拌热再生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之一,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经济和环保效益。但对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要求比较高,需要专门的旧沥青混合料加热设备,会影响使用效率和质量。溶剂型常温改性沥青,主要成分是基质沥青和常温沥青改性剂,其中常温沥青改性剂以从废旧轮胎中提炼出来的甲基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为主。该材料可以在较低温度下溶解稀释旧沥青结合料,实现降低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效果,具有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松散开裂、疲劳开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温拌沥青混合料(Warm Mix Asphalt简称WMA)是一种环保型的沥青混合料。通过降低沥青胶结料的粘度或者改善沥青混合料施工和易性,从而使混合料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拌和、摊铺和碾压。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环氧树脂材料应用于桥面铺装等工程实际中,其凭借优良的粘结性、高强度以及成型速度快等特点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但是,环氧树脂与乳化沥青的相容性较差,通过实验研究得知,两者不可直接混合使用,而将环氧树脂水化生成的水性环氧树脂制备得到沥青胶结料,粘结性强、强度高,且挥发性物质含量较低,能在常温下固化成型。因此,将水性环氧乳化沥青胶结料应用于路面的快速修复技术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水性环氧树脂乳  相似文献   

15.
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则是将适量水泥掺入到普通乳化沥青混合料中而成的一种新型筑路材料,但因水泥的掺入,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及结构特性有别于普通乳化沥青混合料.鉴于此,本文对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疲劳性能等进行试验研究,并分析其强度形成机理,为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在沥青路面上的应用推广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微表处是一种路面罩面技术,具有高抗滑磨耗、抗滑性能的特点。合理用量的纤维能够显著提升微表处混合料的抗滑性能、抗剥落性能和耐磨耗性能。采用MS一3型级配时,推荐最佳纤维用量宜为0.2%。添加环氧树脂,有利于提升微表处混合料的抗剥落性能,随着环氧树脂用量的增加,其抗剥落性能不断增强,从适用性以及经济性方面考虑,建议环氧树脂的用量宜控制在2%以内。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生活垃圾炉渣集料不同粒径和不同替代率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本文选用3档不同粒径炉渣集料,基于马歇尔设计方法开展AC-13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通过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探究了炉渣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能。结果表明,炉渣集料的替代率和粒径对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及性能影响显著。测试得知,掺加适量炉渣集料可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与最大弯拉应变,但当替代率大于50%时,稳定度下降明显;炉渣粒径小于4.75mm且替代率小于30%时,稳定性变化不大,但炉渣粒径大于4.75mm且替代率大于30%时,水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18.
正为提高沥青混合料与花岗岩等带有酸性集料的黏附性能,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橡胶、水泥等外加剂来改善沥青混合料性能,使改性沥青与集料具有良好的黏结力,克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弱点。通过分析剪切时间和温度、橡胶粉和水泥的掺量,并运用正交试验原理来分析橡胶粉和水泥对沥青的改性性能,寻求橡胶粉和水泥掺量及剪切时间和温度的最佳值,为指导实际施工提供参考。研究背景  相似文献   

19.
企业     
正南方路机精品沥青混合料生产线闪亮登场5月23日,在交通运输建设养护技术与机械设备展览会现场,南方路机携最新的全环保精品沥青混合料生产线亮相,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和驻足咨询。该生产线包括从前端的砂石骨料破碎整形筛分系统,到回收沥青再生料的破碎筛分储存系统,至原生沥青混合料和厂拌沥青热再生料的全套生产工艺流程及装备。  相似文献   

20.
现有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主要以体积法为指导思想,未能充分考虑矿料级配骨架强度。本文研究针对薄层沥青混合料,采用逐级嵌挤设计方法,首先将集料进行“分档”,再通过骨架最强和体积最密原则对混合料级配进行设计,并通过飞散试验、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等方法,对逐级嵌挤型薄层沥青混合料性能指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逐级嵌挤”设计方法得出的逐级嵌挤型薄层沥青混合料,其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沥青混合料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