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钢政工》2008,(9):5
欣闻今年是武钢投产50周年,我谨向武钢致以热烈祝贺!向武钢的全体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  相似文献   

2.
《武钢政工》2008,(9):4
在武钢投产50周年大喜的日子里.我向武钢的全体职工和家属表示衷心的祝贺!武钢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建设的第一个大型钢铁企业。我在武钢工作了2.0多年,作为一个老武钢人,对于武钢在50年来的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而且也为广大武钢职工艰苦奋斗,勇于创新,这些优秀的品质所感动。  相似文献   

3.
《武钢政工》2008,(9):14-16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在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武钢迎来了投产50周年的华诞,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4.
《武钢政工》2008,(9):6
值此贵公司投产五十周年之际.我谨代表国家发改委致以热烈祝贺!向武钢全体干部职工表示崇高敬意和亲切慰问!  相似文献   

5.
《武钢政工》2008,(9):17-21
武钢投产50周年“双十”、“50名金牌职工”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各单位通过组织职工利用报纸、网络和手机投票等多种方式参与评选,共收到有效选票55127张。按照票数高低,综合评审委员会意见,武钢投产五十周年“双十”、“50名金牌职工”评选结果已经产生,并在9月13日武钢投产50周年纪念大会上进行公布和表彰。  相似文献   

6.
潘明达 《武钢政工》2008,(10):22-23
武钢集体企业是在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大潮应运而生的。在武钢50年发展历程中,尤其是武钢改革开放以来的近30年,武钢集体企业为武钢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了大量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和现实贡献,在职工之间、企业之间、市场之间与武钢钢铁主业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纪念武铜投产50周年,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广大职工爱国爱厂爱岗热情,实业公司党委开展了“千丝万缕协力情——实业公司纪念武钢投产50周年”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7.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集会,隆重庆祝武钢投产五十周年。首先,我代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向出席今天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武钢的各级领导、各兄弟单位、国外企业、广大用户以及社会各界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把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奉献给武钢的各位老同志、老前辈们表示最真诚的敬意和最亲切的慰问!向奋战在公司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的全体职工致以最诚挚的节日问候!  相似文献   

8.
这里.我受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李荣融同志的委托,代表国务院国资委,对武钢投产50周年庆典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武钢集团全体职工及家属表示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9.
《武钢政工》2008,(9):7
热烈祝贺武钢投产五十周年!五十年来,武钢广大干部员工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在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工业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你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再接再厉.开拓创新,为建设世界一流钢铁企业集团继续奋斗,再创佳绩!  相似文献   

10.
《武钢政工》2008,(2):8-10
2008年是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施武钢“十一五”发展规划、推进中西南发展战略的重要一年。这一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和武钢投产50周年。按照公司党委和行政要求,大力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努力营造积极氛围,对于实现“十一五”改革发展目标,深入推进中西南发展战略,实现武钢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武钢政工》2008,(9):7
对武钢投产五十周年.我谨表示热烈的祝贺!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投资建设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在五十年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武钢始终坚持稳步发展、锐意改革和科技创新,走出了一条“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一跃成为全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型国有企业的典型.为湖北乃至全国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武钢政工》2008,(8):7-9
下半年.我们国家将举办北京奥运会,武钢也将迎来投产50周年和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武钢实现全年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目标面临着艰巨任务。因此,按照公司党委和行政要求,大力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努力营造积极氛围,对于实现“十一五”改革发展目标,深入推进中西南发展战略,实现武钢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武钢投产41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四大以来,由于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企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建国50周年的时候,回顾武钢的发展史,我们将武钢的"全国之最"列举如下:1、武钢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投资兴建的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于1955年破土动工,1958年开始投产。41年来,武钢由一期工程的钢铁150万吨生产能力发展到今天的钢铁双700万吨生产能力;由过去的生产"厚、笨、粗"的产品,发展到今天的"全、薄、专"的板材基地;产品品种由过去的大型型材、中厚板,发展到今天的热轧板、冷轧板、镀锌板、镀锡板、冷轧硅钢片、彩色涂层板等47个系列200多个品种。武钢的技术装备经过不断改造、引进,已由50年代技术水平发展到80年代水平。特  相似文献   

14.
陶汉英老师作为武钢建设的见证者、参与者,毛主席来武钢视察的随行陪同人员,时任专家翻译组组长,在80岁高龄时,怀着对武钢的深厚感情,亲自撰写了这篇文章,此文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为纪念武钢投产53周年,本刊特刊发此文,供广大干部职工学习。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武钢投产40周年,同时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回顾武钢40年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两个明显的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前20年,武钢在曲折中缓慢前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20年,武钢在改革开放中高歌猛进。后20年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发展变化,并不是偶然的,而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第一,改革开放为武钢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20年来武钢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武钢有了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6.
1958年9月13日,是武钢人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新中国诞生后兴建的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在扬子江畔投产了。武钢50年代兴建时由于受当时国内外环境的影响,投产之初就出现先天不足,到70年代中期,技术装备还停留在50年代水平上。产品结构单一,产品产量和质量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技术装备差、基础薄弱桎梏着武钢的发展。为改变武钢落后的生产工艺,国家于70年代中期批准在武钢建设了"一米七"轧机系统工程。这项工程总投资40亿,它包括热轧带钢厂、冷轧薄板厂、冷轧硅钢厂和第二炼钢厂连铸车间。然而,这项于国于民有利的大工程,投产之初却成为企业决策管理层的心病,由于技术、管理跟不上,事故不断,这些矛盾集中反映在产品质量上。1982年钢产量只有276  相似文献   

17.
笔者退休之后,在社区做过几年群众工作,耳闻目睹,亲身接触,深感职工住宅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与武钢的整体形象、与武钢第五次党代表大会提出的改革、发展、稳定的方针仍有不相适应的地方,职工住宅区的思想政治工作亟待加强。一、住宅区的思政工作与企业的生产发展息息相关武钢从酝酿建厂、勘探选址、破土动工,至今已走过了50多个春秋,今年又适逢武钢投产45周年。回顾几十年的艰难之路,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武钢每前进一步,每取得一项成功,无不伴随思想政治工作的强有力保证,无不凝聚着前方与后方、职工与家属的共同心血。大家还记得五十、六十年代的后方职工家属委员会,遍布各职工住宅区,七十、八十年代各厂矿选派了一批优秀工人干部,到居民委员会担任居民干部和治安联防工作。她们心系武钢,把工作做到了千家万户和  相似文献   

18.
统战系统召开的"爱武钢、献良策、作贡献"成果交流大会,是在公司改革开放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重要时期,也是在纪念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和公司投产40周年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大会。这次交流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认真总结武钢14年来开展"爱献作"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开展"爱献作"活动的任务,动员和组织广大统战成员为实现武钢跨世纪改革的宏伟目标和今年3亿元以上利润目标而努力奋斗。一、十四年来开展"爱献作"活动的回顾武钢统战系统开展爱武钢、献良策、作贡献活动始于1989年底,至今已整整14年了。14年来,武钢1.5万多统战人员以振兴武钢为己任,不断解放思想,团结拼搏,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充分发挥文化素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武钢投产40周年。为了大力弘扬40年来武钢人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丰富企业在走向市场的新形势下艰苦奋斗的内涵,我们《武钢政工》编辑部与炼铁厂于1998年联合举办了《"炼铁杯"弘扬创业传统,再创武钢辉煌》征文活动。此次征文活动开展以来,受到二级单位党政领导、各级宣传干部、热心读者的关注和积极参与,在收到的众多优秀稿件中,本刊采用了9篇。经评审小组认真评选,评出一等奖2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4篇。  相似文献   

20.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20世纪最后一个金色的秋天里,我们迎来了新中国诞辰50周年的光辉日子。站在世纪之巅,回望新中国50年发展史,我们发现,新中国的50年,是中国人民站起来的50年,是神州大地再创辉煌的50年,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50年。50年风雨兼程,武钢与共和国同行;50年沧桑巨变,武钢在共和国的旗帜下一步一步走向辉煌。在举国上下欢庆共和国50华诞之际,本刊特开辟"在国旗下前进"专栏,编发3篇文章,旨在反映近半个世纪来武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巨大变化,讴歌为武钢巨变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一代又一代武钢英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