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对融资租赁的理论探索与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静 《经济师》2003,(7):39-40
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 ,在短短几十年里获得了长足的进展 ,给中国租赁业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但是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文章从研究融资租赁业产生的理论渊源出发 ,对比融资租赁业发展的现状 ,引出对融资租赁未来发展的对策与趋势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融资租赁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国际融资租赁的特点与优势,剖析了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融资租赁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 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融资租赁的特点入手,分析了融资租凭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作用,探讨了我国现阶段融资租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陶应虎  李传霞 《经济师》2003,(4):60-60,62
文章首先系统性分析了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然后阐述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融资租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一个拥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行业.但其在我国的起步较晚,而且一直没有真正发展起来,主要原因是缺少税收优惠政策、缺少资金来源、欠租问题得不到解决和企业自身等原因,而造成这些原因的关键还是缺少对融资租赁业发展有利的政策和法规.宏观政策环境的改变是促进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就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提出可供选择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6.
融资租赁与中小企业资本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现存金融体制下,中小企业在传统的融资方式中较之于大企业不具有优势,因而资本形成的融资约束严重.融资租赁作为一种将融资和融物相结合、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融资方式,能有效地改善中小企业资本形成的融资约束.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资本形成融资约束的原因和融资租赁在中小企业资本形成中的作用,并借鉴世界主要国家融资租赁业成功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融资租赁业促进中小企业资本形成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及其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改革开放之初 ,荣毅仁先生借鉴国外经验 ,在我国开创了融资租赁业务。1981年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组建了东方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和中国租赁有限公司。经过近20年的发展 ,目前 ,经外经贸部审批成立的中外合资租赁公司已有42家 ,1998年底的债权余额约26亿美元。经中国人民银行审批成立的金融租赁公司有15家 ;1998年底的资产总额约200亿人民币。在我国面临入世 ,金融服务业和商品流通业要进一步对外开放之际 ,正确认识和估价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现状 ,积极应对入世后我国融资租赁业面临的挑战 ,对促进我国融资租赁业…  相似文献   

8.
融资租赁已成为当今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近年来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迅速,比较优势逐渐显现,但业务类信贷、业务同质化、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制约了该行业长期稳健发展。未来融资租赁机构必须通过业务模式创新和专业化差异化经营来获得竞争力优势。同时,公共部门需要调整有关政策制度和制定新的法律法规来适应和促进融资租赁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1租赁的概念及发展租赁是一种悠久的商业经营形式 ,又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它是指出租人依照租赁契约的规定 ,在一定时期内把租赁物租借给承租人使用 ,承租人分期付给出租人一定的租赁费的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经济行为。租赁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有悠久的历史 ,在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条件下得到迅速发展 ,现代租赁最早出现在美国 ,随着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 ,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如人们逐渐认识到 :“生产资料的价值在于使用而不在于拥有所有权 ,或者说 ,利益之产生源于使用而非源于所有。”后来现代租赁设备业在西欧、日…  相似文献   

10.
融资租赁的创新说明了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年4月,中国东方租赁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我国的融资租赁行业开始起步,至今年4月,融资租赁在我国的历史已经整整18年。我国融资租赁业在发展中遇到很多挫折,这里面有投资环境问题,也有体制问题。曾一度使租赁这个朝阳产业濒于萎缩。此时不少人(包括外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SBM超效率模型,对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电力行业环境效率进行测度,并开展空间差异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电力行业环境效率还比较低;呈现出东部高于西部、西部高于中部的走势;各年度不同省份的电力行业环境效率差异显著;且存在空间依赖性.通过Tobit回归实证显示:中国电力行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存在区域显著性差异;经济规模水平、电源结构、技术水平、燃煤效率对中国电力行业环境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人口水平对中国电力行业环境效率具有反向作用.最后提出了提升中国电力行业环境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焦云霞 《技术经济》2021,40(5):27-38
本文基于Global超效率DEA模型全面测度2009—2018年我国软件产业效率,并采用条件Kernel密度从静态和动态双重视角揭示中国软件产业效率的时空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我国软件产业效率整体较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间存在较大差距,并且该差距逐步扩大;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内部省份间软件产业效率差距呈现不同程度的缩小;整体上我国省份间软件产业效率不存在空间集聚;东部地区内部省份间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中部、西部地区内部省份间不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为实现我国软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建议进一步增强软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各地区继续挖掘优势并着力补齐短板,构建软件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3.
21 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的发展模式对推动海洋产业经济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以增长极理论为指导,采用不平衡发展模式、主成分分析法及聚类分析法对中国海洋产业经济增长极选择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应以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及海洋交通运输业作为主导产业进行发展,并确定其海洋产业增长极的地位。以此为契机,本文还进一步分析评价了海洋产业增长极的发展状况,以确定海洋产业发展战略,为中国海洋产业经济增长极的培育及国家海洋产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支撑。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宏观产业政策的持续投入与微观光伏企业难以突破自身核心技术创新瓶颈的矛盾迫切需要理论研究解答。本文选取沪深A股中的41家光伏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并在梳理了我国政府部门发布的285项光伏产业政策的基础上,以2009—2020年为时间跨度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光伏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并引入区域创新体系这一异质性因素检验其在影响路径中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光伏产业政策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企业创新指标和创新环境指标在上述传导过程中分别具有显著的正向和负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5.
郑玉雯  邵景峰 《技术经济》2023,42(11):161-177
摘要: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为推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民生作用的纺织业转型升级,破解其“低端化”与“高碳化”双重锁定困境,立足双重价值链视角,基于价值星系理论重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形成双重价值链嵌入范式,选取波司登作为分析对象,采用纵向探索性案例分析方法,演绎新发展格局下纺织业在双重价值链分工中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并揭示其背后逻辑。研究发现,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在价值星系成员的协同合作下创造具有竞争优势的系统集成产品,是我国纺织业破解双重锁定困境的关键;对纺织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进行重组获得高水平自主转型升级能力,是我国纺织业采取主动战略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前提;基于重构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维度价值网络找到自身优势节点进行升级,是我国纺织业摆脱陷入线性升级动力不足和“交互锁定”困境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高中华  张恒 《技术经济》2023,42(12):45-55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建设制造强国、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同样也要靠人才。人才已经成为引领驱动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关键资源。然而,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尚未建立起坚实的人才支撑体系,在人才盘点与规划、人才吸引与引进、人才开发与培养、人才激励等方面仍然面临诸多难题。为解决这些难题,在归纳总结工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人才供需状况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宏观、行业和教育三个层面剖析了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并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人才支撑体系存在的短板。最后,针对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支撑体系面临的困境和短板,提出针对性的优化路径及对策,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支撑与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成顺 《技术经济》2020,39(9):119-125
绿色创新有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主体,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有助于实现我国工业的绿色转型。本文采用面板时变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了2013—2017年我国各省份工业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研究发现:自2013年以来,我国工业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创新效率呈现出时变特征,整体随时间变化而不断优化;分地区看,各省份存在经济发展与环境管理责任的相机决策;分区域看,东中西三大地区存在一定的创新差距,但呈现出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18.
我国铁路建设所需的投资巨大,财务上已经形成了大量的债务性负担.为了实现我国铁路行业的财务可持续,首先要对影响国家铁路集团财务可持续的原因进行充分了解.以治理理论为核心,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分析了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财务可持续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搜集数据,使用解释结构方程模型理清铁路负债的形成路径.结果表明:国家铁路集团的财务可持续是一个市场治理、社会治理、政府治理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政府治理因素处于主导地位.建议化解铁路产业存量债务,构建铁路产业的公益性运输补贴机制,推进灵活票制票价实施等.  相似文献   

19.
乳品产业链较长,包括原料生产、乳品加工、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如果各环节的利润分配严重不合理则会增加食品安全的潜在风险。本文基于高风险高收益的出发点,研究我国乳品产业链各环节合理的利益配比,为乳品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首先采用模糊物元法及熵权法对我国乳品产业各环节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并计算风险系数;其次基于调研数据,分析各环节对应利益主体的贡献与利益分配的失衡现状;在此基础上将风险系数作为风险承担因子,利用修正的Shapley值模型计算得到风险系数修正的利益分配方案;最后提出相应措施和建议,以促使产业形成均衡的风险利益配比,从而降低乳品产业链风险。  相似文献   

20.
On 20 December 2005, China's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adjusted China's nominal GDP by CNY 2.3 trillion. The bulk of this upward adjustment was attributed to improved coverage of value added by services. The service industry now makes up 40% of GDP. 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 and other observations, this paper point outs that there is still significant underreporting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and, hence, China's GDP is likely to be underestimated. We find a plausible share of service industry in GDP to be in the range of at least 45% to 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