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前段时间最火爆的娱乐新闻可能就是八大院线联合抵制即将上映的国产大片《金陵十三钗》。由于事件本身极具震慑力,我关注了很久,甚至颇为好奇地开始研究起中国电影产业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2.
从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拉开中国电影大片阵势,陈凯歌《无极》紧跟上阵,到冯小刚《夜宴》分一杯羹……三大名导打造的中国大片在取得神话般票房的同时,也遭到空前的质疑:“重展现不重表现”“,炒作大于创作”,中国电影“退化”到只会拍“古装 武打”这一类型。2006年最后一部国产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公映前夕,导演张艺谋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拍这种古装大片,纯粹是为市场拍,尤其是海外市场。”耗费巨资,集合从导演、演员、制作班底精英的国产大片,绞尽脑汁只为取悦国外市场,是媚外之举,还是中国电影与世界接轨的必经之痛?中国电影何时才能走出“光靠国内市场断然是要赔钱”的窘境?  相似文献   

3.
高红岩 《物流技术》2007,26(9):36-38,95
中国电影市场已经呈现出由少数大型电影企业与国外企业生产的大片占据主要票房的格局,而数量众多的中小电影企业则在市场边缘苦苦挣扎,如何改善它们的经营绩效是关系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为中小型电影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小电影企业通过明确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利用利基战略积极“嵌入”电影供应链,通过核心能力与顾客关系的动态匹配,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而且可以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电影业自2003年起全面推进产业化进程,推出了一系列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影的商品属性空前凸显。对于电影企业来说,品牌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从融资到推广再到上映,甚至映后的后续商业活动,品牌都能帮助一部电影最大程度地获取利益。因此,提升电影产品的竞争力,电影品牌之路是电影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5.
风靡世界的电影《哈利波特》的延伸产品在中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人们对电影副产品的需求预示了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前景。在哥伦比亚公司即将出品的几部电影正在发售专利权之际,我们的报道将力图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秋子 《价值工程》2011,30(31):299-300
本文主要探究中电影的商业运营策略与商业运作的一些研究,从中国电影影院营销与影片营销的现状和电影品牌策略进行分析,电影产业化已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必由之路,中国电影产业正方兴未艾。电影商业运作模式为电影产业的成功提供了基本的保证。为了深入探究电影商业运作的内在规律和关键环节,本文结合中国电影现在以及中国电影营销现状和品牌策略对电影商业运作模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冯小刚和华谊王中军的故事,本身就是一部商业大片:艺术家与资本切磋、琢磨、合作、冲突……随着这部片子渐入高潮,"中国商业电影之王"以及中国市值最高的娱乐公司被托出水面。这个故事是中国电影产业化过程中的特殊产物,不可复制、难以重演,有可能因资本改变、被后来者超越  相似文献   

8.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和拓展版。通过对山东潍坊市的调研,揭示该市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主要路径和做法。在此基础上,探讨引导农业产业化组织推进农村产业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选择,提出要积极培育新型融合主体,引导融合主体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并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培训,强化先行经验的总结推广工作;协调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产业生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组织推进农村产业融合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支持,推进相关政策创新;完善农村产业融合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不同类型的融合主体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研究发现,潍坊市引导农业产业化组织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经验,对于其他地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富有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动漫产业被称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各种动漫周边涉及各种产业和各个领域,可见动漫已经走出文化范围,深入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国动漫受众基数大,消费市场广阔,这为国产动漫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国产动漫的市场化、产业化速度与精神文化需求增速严重脱节,要实现中国动漫的异军突起,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喜忧参半的事实不容回避。  相似文献   

10.
十年前,派格太合环球传媒公司董事长孙健君就在为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摇旗呐喊,因为孙健君心中有电影情结。然而,在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孙健君都游离在电影产业之外,或者说与电影产业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直到2006年他才下决心投资拍摄第一部电影。  相似文献   

11.
十年前,派格太合环球传媒公司董事长孙健君就在为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摇旗呐喊,因为孙健君心中有电影情结。然而,在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孙健君都游离在电影产业之外,或者说与电影产业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直到2006年他才下决心投资拍摄第一部电影。  相似文献   

12.
电影     
《经营者》2010,(5):22-23
贺岁档票房30亿元,国产大片盈利难 日前,相关机构表示,贺岁档全国电影票房数额近30亿元,相比去年同档期翻了一番,特别是2月14日当天全国电影票房达到6300万元,成为“中国电影市场最赚钱的一天”。  相似文献   

13.
电影特效化妆在当今逐渐被电影界人士和普通大众所关注,特别是好莱坞几部大片的引进和宣传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在欣赏和赞叹之余,人们会提出国外大片为什么会这么受欢迎?我国电影特效化妆与国外这些特效化妆有什么区别?存在哪些问题和差距?有哪些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今后我国电影特效化妆如何在创新中求发展,求突破?  相似文献   

14.
《中国总会计师》2009,(9):139-13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影事业得到了巨大发展,像《英雄》等商业大片都取得了成功,但是主旋律电影仍然保持着硬邦邦的姿态,成为商业电影的禁地。借着为祖国60华诞献礼之际,  相似文献   

15.
好莱坞娱乐产业在数字时代面临危机。2012年,美国人通过网络收看电影的数量首次超过看DVD。类似"愤怒的小鸟"这样的App盈收情况已和好莱坞大片《蝙蝠侠:黑暗骑士》旗鼓相当。好莱坞曾尝试嫁接新技术,但都以短命告终,这次似乎有所  相似文献   

16.
将产业方式引入教育系统,开拓了改革的思路,给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教育到底是不是产业?教育应否产业化?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产业?本文就此问题来谈谈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地方广播电视要解放生产力,就必须在体制上获得突破,使广播电视媒体的产业属性合法化。本文从多个理论层面论述广播电视媒体产业化改革的重要意义,在总结安全播出重要理论的基础上,对地方广播电视媒体产业化发展的概念和思路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代雨晴 《现代企业》2017,(11):17-18
电影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电影产业目前最主要的盈利方式仍为票房收入,年我国电影总票房2016收入达到亿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后电影产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静  邵培仁 《企业经济》2005,(4):113-114
随着电影产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中国电影经济正在崛起。而潜力巨大的后电影产业的开发也成为关注与讨论的热点。本文试图从电影的商业价值和中国国情出发,结合国外已有的成功范例,考察电影的品牌价值,后电影产业与电影的相互关系,多元经营模式,以及后电影产业在我国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上海小企业》2004,(6):27-29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科教兴国的重要内容。而投融资问题一直是制约高新技术产业从成果转化到规模发展的主要瓶颈。上海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能走通“科教兴市”华山天险一条路,始终把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融资改革列为重点,长期以来作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