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片联合悬吊运动疗法治疗老年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大连普兰店区中心医院接诊的80例颈源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n=40),对照组患者口服银杏叶提取物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悬吊运动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眩晕症状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双侧的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值均明显升高,并且观察组治疗后左右椎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降低,ESCV评分明显升高,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ESCV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片联合悬吊运动疗法治疗老年颈源性眩晕能够改善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有效缓解眩晕、疼痛等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针华佗夹脊穴联合穴位注射对小儿脑瘫患儿脑血液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沈阳市儿童医院儿科收治的72例小儿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电刺激疗法、水疗法以及温热疗法等现代物理康复疗法和常规的功能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电针华佗夹脊穴联合穴位注射,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脑血液循环状态。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1.17%,高于对照组的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基底动脉(BA)以及椎动脉(VA)血流速度升高,且试验组MCA、ACA、BA及VA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华佗夹脊穴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瘫疗效显著,配合常规康复疗法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康复疗法,能有效改善患儿脑血液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8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都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应用舒血宁注射液,观察组则用丹红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14天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高,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舒血宁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干预组)30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舒血宁注射液组)30例,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GMP-140、CD62p、PAR及MPV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GMP-140、CD62p、PAR及MP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及本组患者治疗前的水平,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影响较大,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舒血宁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4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舒血宁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甲钴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神经生理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脑血栓患者凝血功能和神经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鞍山市中心医院铁东院区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4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双嘧达莫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氧化应激、神经及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氧化应激各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丙二醛(MDA)低于对照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流动力学各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高于对照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ue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嘧达莫治疗脑血栓的同时,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流状况,减轻氧化应激,提高神经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激素序贯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5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激素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3个月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肿胀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周,两组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激素序贯疗法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激素序贯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5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激素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3个月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肿胀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周,两组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激素序贯疗法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9.
王新 《中国药物经济学》2021,(3):99-101,108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贝前列素钠与大株红景天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铁东院区收治的6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口服常规西药(辛伐他汀、尼莫地平、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贝前列素钠与大株红景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贝前列素钠与大株红景天联合治疗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序贯性血液净化在治疗重度毒鼠强中毒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27例重度毒鼠强中毒患者,观察组14例、对照组13例,对照组采用序贯性活性炭血液灌流(HP)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HP及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即序贯性血液净化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CVVH是较为有效的清除毒鼠强的方法,但应注意的是,采用CVVH治疗的方法应及早进行。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analysis was to assess the long-term clinical and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galantamine in the treatment of mild-to-moderate Alzheimer's disease (AD) in Germany.

Methods:

An economic model was developed using discrete event simulation to predict the course of AD through changes in cognition, behavioural disturbance, and function over time. It compares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galantamine versus no-drug treatment and ginkgo biloba. Clinical data were mainly derived from analyses of pooled data from clinical trials. Epidemiological and cost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literature and public data sources. Costs (2009 euro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German Statutory Health Insurance were used.

Results:

The mean survival time for the model population is about 3.44 years over 10 years of simulation. Galantamine delays average time to severe stage of the disease by 3.57 and 3.36 months, compared to no-drug treatment and ginkgo biloba, respectively. Galantamine reduces time spent in an institution by 2.34 and 2.21 months versus no-drug treatment and ginkgo biloba, respectively. The use of galantamine is projected to yield net savings of €3,978 and €3,972 per patient versus no-drug and ginkgo biloba treatments. These results, however, may be limited by lack of long-term comparative efficacy data as well as data on long-term care costs based on multiple outcome measures.

Conclusion:

Compared to no-drug treatment and ginkgo biloba, galantamine therapy provides clinical benefits and achieves savings in healthcare costs associated with care for patients with mild-to-moderate AD in Germany.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托拉塞米和呋塞米治疗脑出血后急性脑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收治的脑出血后急性脑水肿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给予甘露醇、水、电解质与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呋塞米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托拉塞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水肿体积、血肿体积以及颅内压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水肿消失时间、血肿清除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呋塞米比较,采用托拉塞米治疗脑出血后急性脑水肿患者效果更好,能有效减少脑水肿体积与血肿体积,同时降低患者颅内压,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鞍山市长大医院收治的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46)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n=51)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V、FIB、CRP、IL-8水平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与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优于单独溶栓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结论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盘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健脾调肝法(应用以葛根、党参、茯苓、炒白术、当归、鸡内金等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伊布利特对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接诊的12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伊布利特治疗,观察组使用稳心颗粒联合伊布利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血液流变学。结果两组治疗后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窦性心律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RMSSD)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DNN、RMSS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伊布利特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可改善心率变异性及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据其住院病例号码随机分为他汀组与联合组,各34例.两组患者接受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等基础治疗,并监测各项生命指征指标,如血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与利伐沙班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Ⅰ)、凝血功能、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11%,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血清cTnⅠ及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cTnⅠ低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甲泼尼龙与利伐沙班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栓塞能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和凝血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