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境外上市企业国内IPO融资机制及其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境外上市企业返回国内融资已成为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中令人关注的现象,本文在分析境外直接上市企业国内IPO上市的背景及动因的基础上,运用计量模型对交叉上市的定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刻划和描述,进而考察了国内和境外相关证券市场双重监管制度和标准的差异。最后提出促进境外上市企业国内融资的机制设计原则,监管准则和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2.
关注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之难,一直是中国民营企业最关注的问题。政府、企业各方面都在努力寻求解决之道,在海外上市融资、在国内“借壳上市”融资,似乎都成了可行之路。本针对中国民营企业在海外融资所面临的利弊和在国内“借壳上市”的遭遇,提出自己的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晓燕 《生产力研究》2012,(3):90-92,100
大量企业境外间接上市,给我国带来了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监管部门虽对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采取了监管措施,但是企业出于对资本的狂热追求,总是采用种种方式进行规避。监管部门应当采用"疏堵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监管,加快完善我国相关境外上市立法,为我国企业在境外上市提供明确、有效的法律规范保障,同时完善国内资本市场体系,从而加强企业境外间接上市的监管,同时便利企业融资。  相似文献   

4.
我国相当部分的优势行业企业以及部分具有垄断优势的企业选择在境外上市,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境外上市运作周期短。据统计,目前我国内地共有3000多家企业在等待上市,然而内地每年的主板与中小企业板块仅有150家企业能够获得上市的机会。总体而言,内地企业的上市周期一般较长,尤其是若想在国内主板(A股)上市就大致需要在三年左右时间。与此相比较,境外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周期则相对要短得多,其一般能控制在一年以内。显然,这一点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因上市周期跨会计年度所导致的企业重组申报材料的繁琐。2.境外资本市场层…  相似文献   

5.
对国外证券交易所跨境上市标准的了解有利于国内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决策的制定,文章对与中国企业境外上市联系紧密的6家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定进行比较分析。企业可以根据其行业和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交易所上市板块,然后基于自身盈利能力与规模特征选择适用差异化的上市标准。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在国内缺少融资渠道的困境下,纷纷寻求境外上市融资,1999年2月,以生产数码无线电话称雄市场的广东企业——侨兴环球在美国纳斯达克(NASDAQ)上市,成为我国第一家境外上市的民营企  相似文献   

7.
《资本市场》2002,(5):54-59
我国企业在境外上市(发行H股、N股等)同时,也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发行A股上市。这些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时首次公开发行价格(IPO)存在显著的差异。我们对25家同时发行H股和A股的上市企业研究后发现,IPO价差与不同市场的发行机制有关,与上市企业所在行业有关。境外直接上市企业发行H股当年的H股市场年度指数收益率以及境内外发行上市的时间间隔对IPO价差影响比较显著,随着境内外发行时间间隔变长,IPO价差受发行H股当年的香港股市行情影响逐渐减弱。IPO价差受H股发行数量以及A股发行数量影响较不明显,发行A股时的企业盈利能力、发行H股当年的盈利能力对IPO价差影响也不显著。我们就境外上市企业在国内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的定价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9,(12)
文章介绍了借壳上市的基本概念和普遍动因,以及企业在借壳上市后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问题,并以360借壳江南嘉捷上市后的实际经营绩效状况为案例进行分析,结合房地产和快递行业在成功借壳后的情况进行对比,进而得出借壳上市企业在不同行业中的普遍适用情况,为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在以不同经营目的为导向而选择借壳方式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民办教育培训企业境外上市境内难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6年6月东方纪元在新加坡自动报价市场上市至今,我国共计12家知名度高、业绩优异的民办教育培训企业相继在境外上市。然而,当前尚无一家此类企业境内上市,实在令人扼腕。其原因主要是民办教育机构身份、难以达到境内上市的盈利要求。而新东方赴美上市产生巨大示范效应表明,国内产业政策和金融资源配置,不利于民办教育培训企业在境内上市。该文从如何促进民办教育培训企业境内上市的角度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企业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因此,在资本市场国际化与国内上市企业利用境外证券市场能力提高背景下,加强对我国企业境内外双重上市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何佳 《资本市场》2010,(1):52-52
<正>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问题是国际化。实际上,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发展很早。最早的企业去香港上市,这是中国特有的。没有哪个国家的企业先境外上市再回来,都是先在本土上市再出去。而中国的国际化第一步就让企业去境外上市,然后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2009年境外IPO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民  许妍  韩蕙 《资本市场》2010,(5):54-57
<正>2009年,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企业境外IPO有何特点?其市场布局和行业分布有何变化?伴随着国际资本市场逐步好转,许多国内企业重启了境外2009年上市计划,IPO企业数量和融资额均大幅回升。  相似文献   

13.
"文化企业融资难度降低,市盈率转好."这是前段时间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谈到为何改变借壳上市的想法,转而准备明年国内A股上市时给出的理由.而其中最直接的刺激来自于今年,光线传媒获得北京银行超出一个亿的贷款,让他感受到了国内资本市场的潜力.与此同时,在资本的大力支持下他宣布光线传媒将大规模启动电影计划.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司利用境外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上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国有大型和特大型企业的专有融资渠道。自我国的股票发行制度由审批制转为审核制以后,特别是自1999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企业申请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境内企业申请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审批与监管指引》以来,这条境外融资渠道才真正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实行平等待遇。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媒类上市公司的上市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相互交织的4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东方明珠(600832)、中视传媒(600088)为代表的境内直接上市;第二阶段以赛迪传媒、博瑞传媒为代表的境内借壳上市;第三阶段以北青传媒为代表的境外直接上市:第四阶段以粤传媒(002181)为代表的境内直接上市。在这个阶段,也有不少立体传媒上市,如天威视讯(002238)于2008年在深交所的中小板上市,电影第一股华谊兄弟(300027)在2009年10月在创业板上市。总结以上四个阶段传媒股的上  相似文献   

16.
将跨境交叉上市视为有益于促进公司治理改善、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的重要外部机制的观点是约束假说的核心内容,然而这一假说是否成立还有赖于跨境交叉上市所带来的市场和制度环境的变化。本文基于资本投资效率的视角,利用H股回归国内A股公司作为样本,对约束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无论是从横向上对交叉上市和非交叉上市进行考察,还是从时间纵向上对交叉上市前后进行检验,均没有发现交叉上市行为对资本投资效率有显著提升的证据,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企业由境外市场回归国内A股市场的交叉上市行为并没有使公司治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与约束假说不符。造成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境外上市企业回归国内证券市场交叉上市存在类似国内上市公司同样的融资饥渴症,将追求廉价资本作为首要目的,并没有将改善公司治理作为主要目标。此外,本文的结论也为规避假说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成长性的企业在境外上市,且上市企业数量和融资规模不断扩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境外资本市场入市门槛不高,能够融到更多资金,便捷性和创新性、知名度较大,市场层次更多样性和市场本身更灵活性。大量优质企业境外上市对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有利有弊。因此,我国应在完善资本市场各项制度、提升市场融资功能、扩大市场容量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从而为更多优质企业提供境内上市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迅猛,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如何运用新兴的证券市场发展乡镇企业,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从目前现状来看,乡镇企业运用证券市场主要有直接上市和买壳、借壳上市两种方式,并已有一些企业作了积极的尝试。与直接上市相比,买壳、借壳上市因其自身诸多优势而更令乡镇企业青睐。其一,买壳、借壳上市的成本低、周期短。直接上市一般要经历一个从争取额度、评估审计、改制、申报批准到发行上市的漫长过程,短的需一年半载,长则要数年,其间要通过许多环节,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一旦在某一环…  相似文献   

19.
《资本市场》2009,(10):46-47
对于拟赴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来说,应如何在众多境外上市板之间作出选择?有哪些路径可供借鉴?为给这些企业提供可操作性建议,本刊连续两期推出中国企业境外IPO的典型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刘杨  王婉青 《时代经贸》2013,(20):54-55,57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日益迅速,日趋国际化。其中中国公司境外上市不仅促进了我国市场化的进程,还融合东西方经济的优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加速器。顺利的境外上市离不开国家的监管与扶持,但是我国公司境外上市的时间并不长问题也较多,为了将国内产业与国外资本更好的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国家应采用了各种方式来完善中国公司境外上市的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