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现在有了新的特点和问题。本文从投资数量、地区和行业分布三个方面来说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然后根据现状分析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存在问题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3.
4.
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世界经济危机逐渐消除,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本文在此背景下结合“十二五”时期国家的政策支持深入探讨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面临的风险并对“后危机”时代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6.
7.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逐渐加大,在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快速增大的同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着投资绩效不佳、亏损状况严重等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对外投资亏损特征、类型与原因,相应提出了减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亏损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含义以及我国面临的风险类型,还有分析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类型的特殊性是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和模式为背景,同时深入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形成的原因。最后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了一些关于国家和企业的风险对策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阐述了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含义以及我国面临的风险类型,还有分析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类型的特殊性是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和模式为背景,同时深入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形成的原因。最后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了一些关于国家和企业的风险对策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投资收益账户逆差的不断增大,经常账户顺差大幅下降,国际收支的稳定受蓟赢面:分析我国投资收益逆差的成因,探讨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对国际收支平衡的潜在负面影响及可能引发的风险,并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特点、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吸引外资将更主要依赖市场准入和市场支持型的法律和政策环境,税收优惠、低廉的劳动成本等吸引外资的传统因素已经变得越来越不重要。目前,我国不存在储蓄不足的问题,吸引外资的主要目的应是引进先进技术,但事实上外资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还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我们应该正确分析当前吸引外资中的特点和问题,及时采取相应对策,以求我国经济的持续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6,(3)
在戴蒙德跨期世代交叠模型中考察了金融市场与FDI的联合效应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模型通过对于代表性居民两种选择的最优化消费决策进行求解,提出金融效率的提高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从而使得创建新企业所需的企业家才能临界值ε*t下降,东道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吸收能力将会提高。基于中国29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1994—2012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金融市场可以将FDI潜在的技术外溢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带动经济可持续增长,但是随着外资数量的增加其资本积累效应逐渐下降,此时完善的金融环境通过放大FDI的技术溢出可以进一步促进国内的经济增长;同时我国金融发展与FDI技术外溢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故相关金融体制改革应当在各地区FDI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因地制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马冬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4,(5):59-64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FDI)是海外对华投资的主要形式,对各地区经济的长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地处内陆的河南省是我国经济大省,虽然近些年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依旧存在着诸如外资引进质量不高、管理不善、产业投向和地区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河南省应该扬长避短,突破地域范围条件限制,狠抓投资环境,提高引资质量,并加大外资的产业导向,提高外资管理水平;借助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利时机,协调省内各地市引资状况,充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以促进本省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成效评价(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代价评价与收益评价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成效的取得是建立在一定的代价的基础上的。必须结合“代价”评价“收益”,并对二者进行比较。因此,收益评价固然重要,但是代价评估更有意义。 (一)代价评估 1.优惠政策让渡 为了引进外资,在税收征缴、土地使用、劳动工资等方面对外商实行优惠政策,这是国际惯例。一般而言,优惠政策特别是税收减免都具较高的“含金量”,向外商提供过多的优惠政 相似文献
17.
王文治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4):57-61
测定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但从行业和企业角度进行分析的国内文献很少。本文以我国外资相对集中的制造业为例,对我国制造业1996至2005年15部门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对比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我国制造业所产生的竞争效应和后向关联效应,得出外商直接投资的竞争效应并不明显,然而其通过后向关联效应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成效评价(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对外开放20年来,一方面我们利用外资,另一方面外资利用我们,因而这是一种相互利用。不仅如此,在相互利用中,如果“双输”的话,其本身就无法启动;“一方赢一方输”也不可能长期下去。因此,只有“双赢”才能使得相互利用持续前进。换句话说,20年来我们在利用外资上是取得了巨大成效的。但是,这并不否认在算总账、算大账下的某些损失。目前,如何衡量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成效问题,已经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投资的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小广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12):75-80
针对我国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具有的恢复性、改良性和风险累积性制度缺陷,根据农业投资专用性、长回收期和实物期权的特征,本文从农业的投资收益、投资风险两个方面,对我国农业投资进行了制度研究,提出了推行农业用地永佃制的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芸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8):24-27
由于财力不足,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现行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存在资金来源渠道有限、城市建设投资主体单一、建设和管理体制落后、法制法规建设滞后等问题.借鉴国外经验,今后我们应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加强决策管理,加快法制建设,探讨多渠道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