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份,在国际油价持续攀升不断创新最高价位的作用下,我国原油加工量增速下降,对原油需求增势减弱,原油生产平稳,进口增长,原油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提高至近一半的水平;成品油生产量下降,进口大幅增长,但市场资源仍呈现紧张状况,批发价格继续向上推进,价格涨幅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当前影响船舶市场诸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宏观经济 可以用以下几个特征来概括九月份及十月初的国际宏观经济状况. 油价继续高涨 由于墨西哥湾地区遭受"伊万"飓风的影响,原油供应仍未恢复正常,市场对美国国内原油库存能否满足冬季用油需求更加担心,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在10月7日一度突破53美元.油价的不断上涨,也增添了人们对于未来经济增长的忧虑,权威机构纷纷下调世界经济增长率,我国也无法独善其身,无疑,我国经济可能受到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宣 《市场周刊》2004,(47):34-34
2004年,在全球原油需求大大超出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和投机炒作三大因素的影响下,国际油价已经偏离了一般均衡增长轨道,出现了非理性上涨,国际油价的飙升给世界乃至我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2004年国际油价具有涨幅高、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以至于有人认为全球已进入高油价时代,每桶低于20美元甚至30美元的低油价一去不复返了。2005年国际油价到底走向何方?对我国经济将产生多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中国经济发展对原油的需求不断增长,中国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的关系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国际油价冲击发生后,国内外油价差异将扩大,国内外油价差异对中国出口总额、生产成本、实际汇率和产出都存在影响.当国际油价达到每桶80美元以上区域,国内外价差拉大,国内外油价差异对中国产出正向影响将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船舶经济贸易》2010,(5):31-31
4月.美元指数在一年新高附近震荡整理。市场预期美国经济持续回暖将刺激原油需求.4月国际油价上涨至18个月最高点.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由4月初每桶83美元攀升至4月末86美元.4月国际原油运输市场成交量较上月有所下降.主要航线运价呈上涨态势:  相似文献   

6.
油轮运输市场 --需求相对运力快速增长,油轮运输市场触底回升 由于世界经济增长强劲并高于预期,在四月份,IEA再次调高了2006年原油需求增长预测到1.7%,再加上近几个月来油价持续上涨,市场对未来油价继续上涨的预期更加强烈,这也进一步刺激了原油的需求,从而市场对大型油轮的需求进一步增加,预计全年油轮需求增长率在4.1%.  相似文献   

7.
张莉 《中国市场》2012,(29):91-95
受石油供求、地缘政治以及投机炒作等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持续大幅攀升。中国作为全球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以住宅、汽车、家电等需求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还是工业化进程,对能源的需求已进入持续上升阶段,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将不断提高。国际油价上涨不仅抑制宏观经济增长、增加石油进口开支、加剧潜在通胀压力,还会恶化外部经济环境。同时,高油价对农业、交通运输、冶金、石化等相关行业、居民生活都带来较大冲击。本文在2011年国际油价走势的研究基础上,对油价震荡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2012年走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素有“工业血液”之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物资,在国际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历来扮演着重要角色。近两年多来,受石油供求、地缘政治以及投机炒作等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持续大幅攀升。随着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持续上升.国内石油市场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国际油价上涨不仅抑制宏观经济增长、增加石油进口开支、加剧潜在通胀压力。同时,油价上涨对农业、交通运输、冶金、石化等相关行业以及居民生活也带来一定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何芳 《华商》2008,(16):6-6
近两年来,国际油价一路攀升,给众多能源进口国的发展带来很大压力。中国作为一个石油进口大国,对这种压力的感受尤为明显。从本质上来说,油价的波动是种货币现象。作为原油交易的结算货币,美元汇率的走势间接影响油价走势,美元贬值,油价走高;美元升值,油价下跌。一般而言,决定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世界经济对原油的依赖性与原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贸导刊》2005,(1):51-51
2004年,在全球原油需求大大超出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和投机炒作三大因素的影响下,国际油价已经偏离了一般均衡增长轨道,出现了非理性上涨。高油价对我国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一方面,2004年不断飙升的国际油价将增加外汇支出、加大企业成本、增加居民消费支出,对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根据宏观经济多部门模型测算,2004年国际油价上涨将导致我国GDP增速放缓约0.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将抬升国内能源价格,并使以石油为能源或原材料的相关行业的价格上扬,形成新的涨价因素。根据模型测算,200…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巨大的原油需求一直被认为是支持全球油价攀升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就在我国的需求并没有发生变化的时候,全球油价却开始了连续下跌。截止到9月15日,美国纽约中质原油期货价格已经跌至95.77美  相似文献   

12.
油价上涨凸显中国石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春丽  杨凤 《现代商业》2008,(18):37-38
近期由于国际市场油价上涨,美元持续眨值等国际局势的变化,伴随中国国内原油的严重供不应求导致中国油价急剧上涨。油价上涨对我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增长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凸显出中国石油存在的问题,国家和企业都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整顿,使我国的石油行业能够稳健地发展,不受国际市场原油产量和汇率波动的影响。只有石油的供给和价格相对稳定,国家经济才能够稳步地发展,因此油价上涨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信息集萃     
《商业时代》2004,(34):12-13
中国2005年原油出口配额降2/3 商务部表示.2005年中国原油出口配额为100万吨,而这一配额对在中国经营的外国公司石油出口没有限制。分析认为,我国紧缩出口配额.是应对国际油价高涨的积极策略。在我国油价与世界油价逐步接轨的情况下.将石油公司原先准备出口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进入2005年,国际油价持续攀升,3月16日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达到56美元/桶。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和进口国,我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高油价的不利影响。本文拟对近期国际油价持续高涨的原因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石油期货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和抵御油价风险的手段,日益成为西方大国控制油价、谋求掌握石油定价权的有效工具.本文通过对国际油价波动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说明我国油价影响力不足的现状,在探讨油价影响力和定价权关系中给出我国对国际油价影响的合理定位,找出实现原油定价权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徐磊 《商》2014,(4):68-68
自2006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在逐年攀升且幅度越来越大。面对日益严峻的石油能源紧张形势,我国石油企业一方面继续开发国内各大石油田以弥补近年来国内原油需求增加带来的缺口,另一方面则采取收购海外石油公司和合作开发的多种方式来获得海外石油资源以缓解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原油供应不足的情况,这是为了避免国际油价动荡给国内经济造成大的冲击,也是石油企业自身产量和盈利增长的需要,及其进行海外投资的根本原因。我国石油企业的海外并购也是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一步,我国石油企业必须与国际大企业接轨才能让自己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发挥出自己的作用,为我国的石油产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支撑我国石油相关产业的更好发展。石油企业并购在我国的资源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我国的石油企业在并购中的成败关系到石油资源对我国市场的供给是否顺利。本文从我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现状出发,重点分析了我国石油海外并购中的风险,并找出造成风险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对应的措施。这对探讨海外并购对中国石油行业的影响,对促进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碧莹 《大经贸》2006,(4):94-95
近年来,由于全球原油需求大大超出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以及投机炒作,国际油价偏离了一般均衡增长轨道,出现了非理性上涨。国际油价的飙升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维持自身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不得不进口越来越多的石油和天然气。为解决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国有能源公司已受命任世界各地搜寻数量有限的可开发能源资产,石油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全方位的国际合作正在全面铺开。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国际油价的波动可谓激烈,用过山车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而其变化似乎总出人意料,油价波动彷佛无视经济学的既定准则。今年年初,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大幅下降,IMF预计将出现负3.8%的增长,而国际油价从去年底的每桶39美元大幅攀升,5月份累计就上涨达到30%,创十年来单月涨幅的最高纪录,6月初骤升至73.23美元的8个月高点,整个第二季度国际油价涨幅超过40%。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剧烈。我国作为原油消耗大国,经济稳定增长受到一定的冲击。本文首先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构建时间序列模型对国际油价波动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非对称的。最后,提出了应对国际原油价格剧烈波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国际市场布伦特原油现货每桶价格一直维持在30美元以下。而进入2004年后油价连续攀升,4月份达到了36.5美元/桶。5月份虽小幅回落至每桶35.6美元,但好景不长,6月份价格冲到了37.0美元/桶。进入7月后油价更是飞涨,突破40美元大关,上升到了43.1美元/桶。8月份又传来原油价格逼近每桶50美元的消息,创下历史新高。国际原油价格的飞涨将波及各国经济,受此影响世界经济增长也将减缓。为此,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石油价格飙升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