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袁晓军  李薇 《中国市场》2014,(33):14-15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梯度发展并没有使得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有着明显趋势的产业转移,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形成了产业转移粘性。因此,本文尝试分析导致产业转移粘性的因素,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六个经济发达的东部省市进行产业转移粘性的测度,并依据结论得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我国产业转移的区域性与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高梯度地区产业会不断地向低梯度地区转移。尽管我国大力鼓励东部一些传统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但是,处于高梯度地区的东部一些边际产业并没有像理论界所预期那样向中西部地区的大规模转移,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区域转移粘性的存在。造成产业区域转移粘性因素很多,如转移成本、产业集群效应、市场潜力等。只有通过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共同努力,转变产业转移的指导思想,才能克服产业区域转移粘性,促进产业转移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随着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梯度发展也已然形成。然而,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和趋势并不是很明显,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形成了产业转移粘性。那么,产业转移粘性对中部城市群发展究竟有何影响,成为了文章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影响产业区域间转移的因素有很多,本文通过SPSS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来研究影响我国省际间制造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通过分析发现,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产业省际间转移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就业人员数和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劳动力状况也可以初步解释我国制造业在省际区域之间转移为什么存在粘性。  相似文献   

5.
将创新群集因素引入产业粘性的分析框架,认为正是由于东部地区的制度、技术、组织创新群集优势大大增强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并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产生较大的极化效应,而技术的溢出效应又因创新群集而在区域内部消化,由此尽管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存在比较优势,但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无法顺利向西部转移。  相似文献   

6.
鲁西南地区作为山东地区腹地,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文化资源丰富,具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与机遇。从产业转移理论入手,通过对鲁西南地区承接山东省东部产业转移,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文化资源优势和区域粘性进行研究,提出科学统筹规划,加大鲁西南地区文化产业创新力度,完善产业发展环境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西南次区域(广西)应利用和东盟的阶次差,推动产业转移的开展,并在转移中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出了构建产业国际化战略应把握的3个原则:按照产业阶次开展产业转移、突破产业转移粘性以及打破产业结构模式的渐进式变革,力求跨越式发展,并提出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以多样化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抓住机遇,构建有利于接受产业转移的通道等促进结构优化的5个方面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产业转移进程的推进及深入,目前我国区际产业转移工作已初见成效,区际产业转移进程已步入中后期。由于梯度差和集群粘性的存在,导致区际产业转移呈现阶段性的特征,转移企业所面临的利益结构不断变化。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应该如何发挥其在转移进程中的作用,将直接决定着区际产业转移能否顺利实现。本文对区际产业转移过程进行了阶段性划分,以区际产业转移中后期政企作用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借助博弈矩阵,展现产业转移中后期政企之间的利益博弈,得出产业转移进程中政企作用关系调整的社会效用最大化模式。  相似文献   

9.
武静 《现代商业》2014,(11):172-172
本文简要回顾了企业成本粘性的概念、成因及影响因素,通过分析验证了生物科技产业成本粘性的存在。研究表明该行业管理费用比营业成本更易引起成本粘性,企业应充分考虑成本粘性对业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沈滨  宋鹏程 《商业时代》2012,(33):130-131
近年来一些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与此伴随的是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为框架,详细分析了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的内在关系、产业转移的区域因素和产业分梯次转移的产业因素。指出了一个产业的生产效率、交易成本、规模报酬率和市场规模在产业分梯次转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恕立  张云 《现代商业》2011,(2):147-149
产业转移作为经济学前沿问题,国内外研究起步较早,涉及内容广泛,形成了涵盖产业转移概念界定、特点、动因、转移模式、影响因素以及转移效应等方面在内的理论研究体系。当前对其理论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存在包括重国际产业转移轻区际产业转移;重经济因素轻非经济因素等诸多不足亟待完善。本文主要致力于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和评述,并对理论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一些看法,以期为我国通过产业转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长三角产业转移与苏北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入手,分析了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趋势和苏北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和制约因素,提出了苏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3.
产业转移只是企业谋求经济内涵式增长多种方式中的其中一种,产业转移是对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一种优化。从空间上来讲产业转移一般发生在具有一定梯度的由中心转向外围的区域内。从时间上来讲,处在中心区域的正处于经济衰退期的企业从区域中心转向区域外围也是产业得以继续维持和发展的一条可行的路径。当然,由于近年来信息化的提高以及环境因素、劳动力因素的综合交叉影响使得产业转移的因素更加复杂化。文章使用产业转移理论、产业升级理论、产业转移与企业转型升级理论对产业转移与企业升级转型的关系进行详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产业转移包括各种要素和产品的流动,它是形成国际间或地区间产业分工体系的重要因素,也是转移国或地区与转移对象国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而对其进行评价有很强主观性,为了提高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分析评价的效度,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定量确定各影响因素在决策中的权重,然后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对产业转入地的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政府、企业在做出产业转移决策时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世界船舶工业的产业转移及我国船舶工业支柱产业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产业转移包括各种要素和产品的流动,它是形成国际间或地区间产业分工体系的重要因素,也是转移国或地区与转移对象国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国际产业转移效应影响因素分析及理论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产业转移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关注的问题.发达国家可以通过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目标;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本文在分析国际产业转移效应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国际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为国际产业转移效应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经济学理论指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间存在产业梯度转移.当前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开始出现了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然而在产业转移的大潮中,作为产业转移的微观裁体,企业在产业转移中做出迁移的决策要面临多方面的制约因素.本文从企业视角对产业转移这一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企业在产业转移中做出迁移决策时候的制约因素,以及应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吴云雁 《商业研究》2006,(23):195-19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贸易不平衡已经成为两国经贸发展的焦点问题,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随着第三次全球产业转移浪潮的兴起,产业转移的地理因素已经成为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导因素。从产业资本对贸易格局改变的角度,通过对美国、东亚和中国这三个经济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现状分析,阐述了全球产业转移中的地理走向因素对中美贸易不平衡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产业转移是每一个后进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的必经之路。本文借助层次分析方法,对长株潭城市群近年来产业转移现状进行分析,提取了影响产业转移的九个因素,通过权重与一致性检验,建立了长株潭产业转移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得出政策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从而为长株潭产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合理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