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对国际上两种养老基金投资监管模式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对关于如何选择合理的监管模式,以保证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健康投资运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宁钟  王宇 《世界经济文汇》2007,32(5):92-100
本文在分析谨慎人和数量限制两种养老基金投资监管模式利弊的基础上,应用均值-方差模型计算适合中国的养老基金投资组合模式,并与部分OECD国家的投资模式进行比较,得出我国现行数量限制养老基金监管模式对养老基金投资限制过多的结论。虽然我国养老基金监管模式和制度并不健全、资产市场不够成熟,但逐步放开养老基金数量限制,向谨慎人监管模式过渡,不仅可以使养老基金行业受益,而且还会对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蜜 《珠江经济》2006,(8):91-96
本文将世界主要国家社保基金投资运营模式分成以美国为首的欧美模式,以智利为代表的拉美模式和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新加坡模式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类型,分别从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主体、投资组合模式、投资收益、投资运营监管模式四个方面对三种代表性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中国实际,分别得出社保基金投资须遵循安全至上的原则等相应的四个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监管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健全,社会保障结余基金和储备基金规模日益庞大,这部分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日益显得重要。对社会保障基金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投资运营,是实现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市场经济中竞争的加剧和市场的变化,使得任何投资都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因此,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监管,选择恰当的投资运营监管模式,确保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姚雪 《魅力中国》2010,(7X):270-271
加强对养老金基金投资营运的监管,选择恰当的投资监管措施,确保养老金基金投资的安全性、增值性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养老金基金管理运营中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然后提出加强养老金基金的监管必要性,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完善我国养老金基金监管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国际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营运监管的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言军 《特区经济》2004,(11):162-163
一、当代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营运监管的现状及经验教训纵观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监管管理体制,其主要有3种类型:一是由政府机构直接管理,如美国、日本;二是由信托投资基金会管理,如澳大利亚;三是由基金管理公司直接管理,以智利为代表。从监管模式来看,主要有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轩群 《特区经济》2009,(9):208-210
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如何确保养老保险基金顺利保值增值,安稳度过21世纪30年代养老金支付高峰期,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现实面前显得尤为重要,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进行投资。文章从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现状进行分析,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多元化投资和健全基金监管制度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险的第二支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先后制定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本文首先对现有的两种企业年金投资监管模式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针对我国目前实行的企业年金投资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措施,这对于进一步规范我国企业年金的投资监管,保障企业员工的基本生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企业年金投资监管模式为定量监管模式,制约了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的增长空间,使得投资风险集中,投资组合缺乏差异。本文通过对OECD国家的企业年金投资监管模式进行绩效评价与趋势分析,给出了我国企业年金投资监管模式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也受到社会的重视.文章主要针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中的产权界定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产权监管模式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养老保险基金入市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老保险基金向资本市场投资,不仅解决了其保值增值的问题,也满足了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但基于养老保险基金的社会保障属性及我国资本市场的不规范等投资风险,有必要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入市予以监管,通过法律对其投资运营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2.
宋茂华 《特区经济》2011,(4):226-227
本文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缺乏具有相对独立监管权限和监管能力的监管主体;基金监管政出多门,体制不顺;监管立法滞后,违规成本低等;针对这些问题,论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实行分权式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法律体系、创新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企业年金基金规模稳定增长,至2011年底达到3570亿元,企业年金基金保值增值受到广泛关注。受制于资本市场条件与养老保障体系的不完善性,自企业年金制度成立至今,我国仍对年金基金投资实施定量限制监管模式,对基金投资品种及投资比例实施严格控制,亟待放开投资渠道。近两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下,全球养老金更加注重资产配置多元化,逐渐加大另类资产配置的比例,以平衡资产收益与风险。在国内,其他长期性资金如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保险资金也纷纷开闸投资另类资产,并取得不错的成绩。面对多元化及注重另类投资的新趋势,企业年金基金可以借鉴国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以及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放开的经验,有效实现基金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4.
陈儒 《特区经济》2001,(11):23-25
对冲基金较共同基金有许多的优点和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共同基金通常会受到法规较严格的监管,共同基金对其投资组合中的地区结构、品种结构及资金运用方式等均有较严格的限制,投资要求分散化,有严格的投资限制,在投资限制方面如不能使用卖空、杠杆、投资于房地产、某些衍生产品工具等。对冲基金的运作监管较松,……  相似文献   

15.
李昌 《中国经贸》2011,(6):139-140
当前对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还没有实施监管,对监管主体、监管模式等还存在诸多争议,本文旨在对国外主要私募股权投资国家的监管概况进行分析,特别是结合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最新进展,对私募股权投资监管最新进展进行跟踪。  相似文献   

16.
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对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稳定运行、维护广大社会成员的权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存在重复监管、监管信息披露透明度不高、监管立法滞后等问题.加强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应准确定位政府监管角色,转变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模式,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投资基金监管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贠继庄  师国君  杨润林 《发展》2005,(10):86-86
从世界各国投资基金的发展史可以看出,投资基金市场之所以能够成为金融市场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方面是由于投资基金作为投资工具所固有的特点和独特优势,另一方面也是各国加强对投资基金市场监管的结果,尤其是加强基金监管法律法规建设的结果。根据各国的国情及所处的具体条件和状况以及对投资基金市场发展的目标要求、基金市场监管主体的选择、以及监管手段的运用等因素,可将投资基金市场监管模式概括为三种:一是以英国为代表的“基金行业自律”监管模式,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法律约束下的企业自律管理”模式,三是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  相似文献   

18.
我国投资基金企业自1991年第一家地方基金“武汉证券投资基金”成立至今已先后设立基金近100家,基金总投资近100多亿元人民币,已有40多家基金在证券交易所或证券交易中心挂牌上市,形成了沈阳、天津、上海、深圳等区域性基金市场。面对如此庞大的基金市场,基金监管显得不相适应。1996年5月7日,国务院证券委、中国证监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议题主要是“进一步加强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笔者就我国如何建立投资监管体系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建立我国投资监管体系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9.
养老基金投资的国际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庄严 《改革与战略》2006,(10):67-70
发达国家对养老基金国际投资的监管有一个逐步放松的过程,尽管近年养老基金国际投资的比重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但国内投资仍然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这种“本土倾向”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对于发展中国家或转轨国家而言,是否对养老基金国际投资进行限制,实质上关系到权衡国际分散化和国内资本短缺之间的矛盾。长远而言,我国的全国社保基金等养老基金进入海外市场,既要权衡利弊得失,也要与外汇改革和放松资本项目管制相配套。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正处于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速的背景下,而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和投资模式正面临着基金巨额缺口、投资渠道狭窄、投资收益率过低等问题。面对通货膨胀的压力,如何对个人账户的积累资金进行投资运营,是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