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企业微观层面的角度出发,利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合并的综合数据库,根据企业是否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考察OFDI对中国企业技术水平的影响;同时,本文还使用动态估计的方法对企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做了进一步考察。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即OFDI具有正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于不同的行业和地区,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有显著差异;对不同生产率水平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引起企业正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也不同;企业研发投入和企业利润率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具有正向的促进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国际贸易、OFDI对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进行了文献综述,其中国际贸易从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导致了技术扩散,国际贸易可以有效的促进技术进步,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积极的开展国际贸易,模仿、吸收、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实证分析表明FDI对投资母国的确有逆向的技术溢出效应。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实证检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确促进了我国的技术进步,但是我国对于顺梯度的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对外直接投资(OFDI)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技术逆向溢出效应对母国经济安全产生影响。文章选取2003—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经济安全水平进行指标构建与测度,并建构技术溢出效应、产业结构、经济水平三种中介指标,基于多重中介效应分析OFDI对我国经济安全水平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能提升经济安全水平;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逆向溢出效应在OFDI与经济安全之间存在中介效应;政府干预程度强弱对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安全水平的关系具有明显异质性:弱干预地区中介效应对经济安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强干预地区中介效应对经济安全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商》2015,(9)
本文采用2003-2012年12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研究东道国的经济制度质量和政治制度质量对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检验结果发现,东道国的政府治理水平和经济自由度,对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投资母国对外国技术的吸收能力是影响逆向技术溢出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我国应将政府治理水平高、经济自由度高的国家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以最大程度地获取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分析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理,然后构建交互项模型,就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工业绿色转型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人力资本集聚程度的大小会影响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方向。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人力资本集聚作为门限变量进行门限效应检验,结果表明,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工业绿色转型之间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关系,且受到人力资本集聚程度的制约,存在单门限效应。当人力资本集聚程度低于门限值时,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工业绿色转型产生负向影响;当人力资本集聚程度越过门限值后,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工业绿色转型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越来越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梳理国际R&D溢出及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相关研究文献,讨论作为国际R&D溢出渠道之一的OFDI所产生的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并通过整理影响OFDI相关因素的研究对中国目前现状及所面临问题进行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检验我国OFDI是否存在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及其产生的条件,运用我国20042010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和"国际R&D溢出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现阶段OFDI渠道获得的国际R&D并未显著提升我国的TFP。然后考察了6个衡量母国吸收能力的指标对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存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没有促进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经济开放度和研发强度对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没有起作用;技术差距和金融发展水平促进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钟帅 《江苏商论》2022,(2):135-137
基于对外投资理论和学者对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溢出问题的思考,以此来探究我国OFDI产生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机理,通过梳理相关作用机制以及影响因素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我国各省分价值链统计的OFDI存量数据检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企业在海外设立的研发、制造和营运机构是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而非经营性机构和原料获取机构的溢出效应并不显著;这种溢出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地区主要依靠研发机构的溢出,中西部地区主要依靠制造和营运机构的溢出,而在西部地区,贸易机构也是逆向技术溢出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东中部地区,FDI仍是国际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只有在西部地区,OFDI才是国际技术溢出的主导;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溢出效应与境内资本的研发效率呈现出替代关系;货物进出口贸易对国内企业创新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有关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处于起步晚但是发展快的局面,但就其结果却众说纷纭.我国究竟是否存在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以及假使存在,其效应是否促进经济发展等问题仍然是研究重点.本文利用我国2003年~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借助OLS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研发投入、人力资本以及经济发展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确在我国存在,且有促进经济发展作用,但是东中西部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专利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专利信息     
无机化学:用废弃焦粉制备焦粉活性炭的方法;碱土金属氟化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一种合成钛硅分子筛的方法;一种硅酸镁锂的水热合成生产法;金属硅化物的形成方法;一种生产聚氯乙烯和盐酸的方法;氧化亚高钴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专利信息     
《化工科技市场》2008,31(11):66-70
无机化学 利用废氨水、废磷酸生产磷酸铵新工艺;一种烟气净化与硫回收系统及工艺;一种具有高硫化氢脱除率的胺液脱硫方法及专用装置;烟道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分离利用工艺;金属氧化物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专利信息     
无机化学磷酸铁锂系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一种磷酸铁锂系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是一种用机械力作用得到前驱体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LiFePO_4)的软化学方法。本发明将锂源、铁源、磷源以及掺杂元素化合物置于球磨机中进行机械化学反应,将反应产物于保护性气氛下煅烧  相似文献   

15.
16.
专利信息     
《化工科技市场》2009,32(1):66-70
以异种金属产生氢气的方法;石墨粉的制备方法及设备;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方法;耐高温氧化铁黑颜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无水四氟硼酸锂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专利信息     
无机化学:一种超细微粒和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制备焦磷酸亚锡的方法;硝酸钠与氯化钾复分解反应生产硝酸钾的方法;一种利用铝酸钠溶液生产氢氧化铝的方法;一种从锰的氧化物中分离钙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专利信息     
  相似文献   

20.
技术成果     
太阳能制氢系统的开发 (日本 )日本京都产业大学物理学系大森隆副教授最近开发出利用太阳能高效率制造氢气的系统 ,这将对新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大有帮助。这套系统把太阳能电池板与水电解槽连在一起 ,为了高效率制造氢气 ,电极部分的材料在产生氢气一侧使用钼氧化钴 ,产生氧气一侧则使用镍氧化物。实验时使用 1m2太阳能电池板和 10 0ml的电解溶液 ,每小时可制作氢气 2 0L ,纯度为 99.9%。专家认为 ,为使这一成果实用化 ,还需在提高水电解溶液性能和太阳能电池的连接技术上做进一步研究。这一技术预计 3~ 5年后会趋于成熟 ,届时 ,一般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