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继续实施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这是自2004年以来,国家连续12年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与往年相比,今年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变化。变化之一:突出补贴重点,扩大补贴范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向主产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扩大节水灌溉设备购置补贴范围。根据《2014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2014年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主要向粮棉油作物种植大县、畜牧水产养殖大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机  相似文献   

2.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要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2004年,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主产区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  相似文献   

3.
今年2月8日,时隔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下发,这也是建国55年来中央再次就农民增收问题出台文件。之后不久,国务院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直接措施“一免两补”(免征农业税,种粮补贴和良种补贴)政策正式出台,这都将对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这是一喜。  相似文献   

4.
《农村工作通讯》2015,(10):26-34
1.种粮直补政策2015年,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安排补贴资金140.5亿元,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给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农资综合补贴政策2015年,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补贴资金按照动态调整制度,根据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变动,遵循“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原则及时安排和增加补贴资金,合理弥补种粮农民增加的农业生产资料成本。2014年10月份,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市)预拨2015年种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  相似文献   

5.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问题,要求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寻找农民致富的“治本”之策。2004年,中央在宏观调控中注重加强农业,实行了以“两减免、三补贴”为标志的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支农、扶农政策措施。南汇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2004年以大手笔落实“三农”工作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完善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央1号文件提出,2005年要继续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同时实行中央财政对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据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介绍,今年粮食直补的基本原则是“大稳定,小调整”,力度不能减,办法更完善,要让农民更满意。  相似文献   

7.
记者从北京正在召开的全国农业厅局长座谈会上获悉,随着中央“一号文件”和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政策的落实,今年上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可喜的三大变化:一是在中央政策的有力驱动和粮价上扬的拉动下,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二是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扭转了连续7年低谷徘徊的局面。据初步测算,仅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减免农业税政策,就可使全国农民人均直接增收50元左右,拉动收入增长2个百分点。三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趋于优化。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成效突出,优势农产品加速向优势产区集中,优质专用粮食比…  相似文献   

8.
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 为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2015年,国家启动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将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要调整措施是:一是将8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为所有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享受补贴的农民要做到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  相似文献   

9.
始于2CC4年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和始于2008年的临时收储政策一方面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却使国内粮食市场日趋“政策化”,导致国内库存高企,国内外粮价倒挂。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今年正式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旨在探索将目前零敲碎打、多头补贴,由繁化简,转化为只针对农民的专有补贴,使有限的补贴资金能真正用于保障农民的利益,同时也逐步形成市场化的农产品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10.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如盼所至,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15个涉农政策和决定的一号文件,以往一号文件在贯彻实施中已取得显著效果。纵观2013年一号文件,除其他重大决策将产生积极影响外,对农业的补贴政策,无论是资金规模,还是补贴结构、补贴对象和补贴方式,都比以往更加科学完善,"三农"将得到更多扶持和实惠。一、历年中央一号文件涉农  相似文献   

11.
《农家之友》2010,(3):8-9
“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曾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时隔1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2005年12月50日签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捉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至今年,中央在新世纪已连续出台了七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鉴于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作用,我们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次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精神,供大家回顾和参考,从中可以看出中央在农村改革和发展方面的政策轨迹。  相似文献   

12.
新农业政策与2005年的期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为“新农业政策”标识的 2 0 0 4年中央一号文件 ,将在由“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向“工业反哺农业”转折的整个历史时期持续发挥作用。 2 0 0 4年的“民工荒” ,折射了这个文件促成的农民务农收入、创业收入提高的实效。新农业政策的“多予”部分 ,尤其是 2 0 0 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亮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公共财力安排 ,要求较强的“政府能力” ;否则 ,宜取“少取”、“放活”的“能力稀疏型”惠农政策。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近几年实行的各项补贴政策,深受基层和农民欢迎,要不断巩固、完善和加强,逐步形成目标清晰、收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方便的农业补贴制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省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14.
以“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为主题,强调农业基础建设和农村基础性工作的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与前几个中央一号文件内容既有衔接、叉有新要求,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曾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时隔1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2003年12月30日签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至今年,中央在新世纪已连续出台了七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鉴于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作用,我们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次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精神,供大家回顾和参考,从中可以看出中央在农村改革和发展方面的政策轨迹。  相似文献   

16.
要闻     
正"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今年将在全国范围推开为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2015年,国家启动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将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要调整措施是:一是将8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二是将20%的农资综合补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 农业直接补贴是政府将财政补贴资金直接发放给农民或者直接让农民受益的一种补贴方式,包括综合补贴和专项补贴。由于这两种补贴方式都直接让农民受益,政府的政策效果容易显现,  相似文献   

18.
国内信息     
《上海农村经济》2004,(10):46-47
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三大变化 随着中央"一号文件"和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政策的落实,今年上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可喜的三大变化:一是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二是农民人均现金收人增长,扭转了连续7年低谷徘徊的局面。据初步测算,仅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减免农业税,就可使全国农民人均直接增收50元左右,拉动收入增长2个百分点。三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趋于优化。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成效突出,优势农产品加速向优势产区集中,优质专用粮食比重进-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主要包括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简称为"四补贴"。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共1011亿元。2011年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今后将逐步加大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力度,将粮食直补与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和交售商品粮数量挂钩。建立和完善农资综合补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作为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了,《意见》指出,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