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中间业务普遍受到国内各家银行的重视,无论在业务品种创新还是在业务规模上都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国外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到总收入的40%-50%,有的甚至达到70%以上,如花旗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两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般在10%以内,平均为7%-8%。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向国际银行学习如何发现市场、培养市场,打造更多更为实用的中间业务产品,建立优秀的中间业务经营团队等,以推动中间业务的发展。两基层银行分支机构又是各家商业银行的“前沿阵地”,对发展中间业务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基层行如何推进中间业务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新金融》2001,(4):3-5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深化和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业务受到很大的挑战,中间业务越来越引起同业的重视。充分认识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的地位,找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切实加以解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间业务以其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可以为银行带来稳定收益而受到各国商业银行的青睐,并已成为国外商业银行经营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中国加入WT0及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间业务也越来越受到我国商业银行的重视,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结构,拓宽利润渠道,增强竞争实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中央银行监管不断加强、商业银行自律机制不断完善、我围加入WTO的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依赖传统的存贷业务发展的路径越来越狭窄。走与世界经济金融全球化相吻合的道路,把中间业务发展作为新的效益增长点也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中间业务的范围十分广阔,内容极其丰富,是当代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主要方面.因此.研究和探索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与发展,是理论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其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服务业方面承诺的逐步兑现,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也开始逐步显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作为我国银行业务中的薄弱环节,受到了冲击。2001年7月,人民银行总行颁布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何正确认识和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当前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目前愈显迫切。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起步较晚,以及对银行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管理、收费不合理、专业人才匮乏、市场营销乏力、管理机制落后、风险控制薄弱等因素,中间业务产品的开拓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尽管近几年各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较快,各类中间  相似文献   

7.
中间业务作为重要的利润点之一,在与外国金融机构争夺中间业务市场方面,我国商业银行明显处于劣势,本文介绍了国外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情况,并对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发展中间业务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间业务作为现代商业银行三大业务之一.具有收益高、风险低和收入稳定等特点,在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重要手段。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虽有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的大型商业银行相比仍然严重滞后。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以及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间业务由于占用资源少、风险小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青睐。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拓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签订和实施,使中间业务成为各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重点,各商业银行在更高层次上的竞争就是积极开拓新兴的中间业务,以中间业务收入为代表的非利息收入逐年提高:据报道,美国道富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其总收入的60%左右,美国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平均收入已由上世纪80年代的30%上升到目前的38.4%,日本的商业银行则由24%上升到39.9%。而我国商业银  相似文献   

11.
石兵  袁佳 《现代金融》2010,(11):36-36
近年来,我国各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发展逐渐重视起来,中间业务从量和质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中间业务作为新的效益增长点,越来越受到国内银行的青睐。2000年到2009年的十年间,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境内机构中间业务收入由269亿元增加到689亿元.年均增长25.6%。  相似文献   

1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拓展的SWOT分析和对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中间业务发展受到金融创新、收费、产品、风险、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发展比较缓慢.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出发,通过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拓展的SWOT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拓展中间业务时宜采用SO战略和WO战略.应采取具体措施促进中间业务发展战略的实施,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婧 《浙江金融》2006,(6):46-48
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其中安全是前提,流动是条件.盈利则是目的。追求利润,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商业银行的盈利主要来源于资产收益和中间业务收入。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全球利率水平走低,资本利差的下降,使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不断减少.这样中间业务的开展及由此带来的收入已被商业银行倍加关注。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适时颁布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对于鼓励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创新完善银行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一、发展现状 在国外,各国商业银行非常重视开展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收入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收入的重要来源,或者说中间业务发展程度是商业银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较晚,无论从市场发展需求,还是从认识上、业务发展能力上看,国内商业银行在开发中间业务上都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问题有:  相似文献   

15.
赵旭斌 《山西金融》2003,(12):34-35
作为商业银行主要收入来源的中间业务收入,在我国由于受到不收费这一传统观念的客观影响及中间业务品种少、专业人才缺乏、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等主观因素制约,目前中间业务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本就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素 《金融电子化》2007,(10):77-79
“在短短的数年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已成为各商业银行业务竞争和创新的重要领域。”这是去年9月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论坛上的精辟表述。的确,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迫切要求商业银行加快中间业务创新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7.
周惠 《新金融》2001,(7):27-28
随着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的利差逐渐减小,中间业务作为银行业务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提高银行自身经济效益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起步晚,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还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与国际上发达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相比仍存在品种少、范围窄、发展慢、效益差及网络化程度低等一系列的问题。本论述了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内银行的竞争日趋激烈以及传统的存贷息差经营模式受到挑战,各家商业银行都在积极发展中间业务,但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多以传统型中间业务为主,中间业务收入结构仍较为落后。本文以13家上市商业银行的中期报告为例,深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经营现状、特点和问题,并就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资金,主要依托机构、设备、技术、信誉、信息和人才的特殊功能与优势,以中介身份为客户办理各种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从中收取手续的业务。发展中间业务,对于商业银行组织低成本资金,分散信贷风险,增加经营收入,扩展生存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世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开拓中间业务发展很快,有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已占总收入的50%以上。在我国,由于客观经济环境的限制,中行、工行、建行、农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晚,全国农行中间业务收人占总收入的比重仅为1.71%。发…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金融竞争的加剧,我国商业银行逐步认识到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开始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据统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办的中间业务已达260余种,如信托租赁、票据承兑和贴现、各类代理业务、经济咨询、各类评估、信用证、代客理财、信用卡、兑付证券、基金托管等,中间业务收入不断增长。但就总体而言,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仍存在着起步晚、层次低、发展慢、范围小、效益少等问题。 一、当前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中间业务认识上存在偏差,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