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全庆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1):50-52
关于经济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一直是经济公益诉讼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国外经济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探讨,提出了我国构建经济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条件和范围.  相似文献   

2.
原告资格是引发行政公益诉讼的关键,起诉人是否具有原告资格决定着诉讼能否得以进行,因此建立行政公益诉讼,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确立行政公益诉讼主体资格。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确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必要性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王芳 《魅力中国》2010,(32):155-155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侵害公众环境权益事件频频发生,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迫在眉睫。但中国在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立法规定尚存在缺陷,限制了环境公益诉讼的提起。笔者认为,应扩展环境会益诉讼原告资格,维护我们公众的环境权益。  相似文献   

4.
李俊 《魅力中国》2014,(2):342-342
环境公益诉讼在维护环境公益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现行立法对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进行了一定的限定,不利于保护环境公共利益。因此,应当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明确检察机关和环保公益组织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并建议立法赋予公民个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起诉资格。  相似文献   

5.
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法纠纷的大量存在以及现行调整机制的无力解决是经济公益诉讼生成的根本原因;原告资格于法无据,法律责任制度不完备,法院公益维护能力受限制则是其面临的主要障碍.为此,在我国建立经济公益诉讼制度,既有充分的理论根据和迫切的现实需求,又面临着一些重大的制度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前,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现象十分严重,环境侵权问题也日益凸显.但由于我国现行的诉讼法对原告资格进行了较多的限制,阻碍了环境诉讼和环境保护.因此,必须引入新的诉讼制度,这就是公益诉讼,通过公益诉讼的途径和机制排除环境侵害,保护公民的环境权.文章对环境侵权公益诉讼进行了研究,指出建立环境侵权公益诉讼的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石真  周恬静 《魅力中国》2014,(7):295-296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梳理政机关、检察机关和公民个人作为原告的困境,着重分析民间环保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优势和缺陷,得出其可以作为原告的现实可行性结论,并就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保护生态环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意,诉讼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式,但是我国现行环境诉讼制度存在严重缺陷.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消除这一缺陷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国应从扩大原告资格、放宽诉讼时效、合理承担诉讼费用、成立环境公益基金等方面进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9.
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法纠纷的大量存在以及现行调整机制的无力解决是经济公益诉讼生成的根本原因;原告资格于法无据,法律责任制度不完备,法院公益维护能力受限制则是其面临的主要障碍。为此,在我国建立经济公益诉讼制度,既有充分的理论根据和迫切的现实需求,又面临着一些重大的制度障碍。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新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并没有明确提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但行政公益诉讼作为一种新类型的诉讼制度,日益受到关注,建立相应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应当拓宽原告的资格,建立相应的诉讼制度保障,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向争 《魅力中国》2013,(20):390-390
虽然现行民事诉讼法对公益诉讼进行了明确,但实践中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思考。一、扩大明确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关于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的是“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而将众多民间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体排斥在外,也并未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和有关社会团体的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笔者认为。应将公益诉讼的诉权真正赋予能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民事主体或行政相对人。  相似文献   

12.
行政公益诉讼作为维护公共利益和保证社会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已成为我国当前法学界一个热点问题。但这一制度尚未在我国建立,使得许多公共利益遭受相关侵害时,因没有人起诉及缺乏相关法律依据而不能得到有效的救济。本文简要介绍行政公益诉讼的涵义和主要特点,分析了行政公益诉讼的法理基础,并从原告资格角度提出了建构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环境公益诉讼作为环境司法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其目的在于更好地维护人民利益,这与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的核心相一致。然而当下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中公民个人并不具备提起诉讼的原告资格,公民在环境污染中受到权益侵犯时,难以依法维护自身利益。通过加强环境公益诉讼中的人民主体性,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殷实 《新西部(上)》2010,(7):70-70,73
本文阐述厘清了公益诉讼的概念,对于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确定分歧,作者认为公益诉讼的原告应为检察机关和社会团体。同时提出解决举证责任问题、诉讼费用的分担问题、限制当事人的处分权、适当奖励胜诉原告主体及提出检举的自然人等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艾倩 《魅力中国》2014,(5):314-315
民事公益诉讼作为一项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有效制度已经得到立法层面的确认,但是它在实施过程中难免有现有民事诉讼规则在诸如:原告资格问题、原告处分权、代表人诉讼等方面存在冲突或者相混淆的地方,本文在讨论这些存在的问题之后,最终找出了二者相协调提出了具体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反垄断公益诉讼制度一直是我国所缺乏的制度,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制度之一。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很多国家都建立起了由检察机关提起反垄断公益诉讼的模式。我国也存在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司法实践,垄断行为极易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赋予我国检察机关在反垄断方面的民事公诉权具有很大的显示意义。在我国,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能够有效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应该明确赋予检察机关在反垄断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这不仅符合我国的国情,而且也在世界范围内顺应了国际惯例与潮流。  相似文献   

17.
李朋 《魅力中国》2009,(22):212-212
本文从"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适用、撤诉与和解的限制等方面对行政公益诉讼原告处分权的限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公益诉讼制度是对传统诉讼制度进行理念性更新与突破的新型诉讼.分析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现状,研究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特征,对于科学构建经济公益诉讼制度、完善和健全经济法的调整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劳动公益诉讼制度是弥补我国传统三大诉讼在排解劳动争议和处理侵害集体劳动权利的行为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的必然要求。为维护劳动者公共利益之需要,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允许无直接利害关系的有关组织和个人可以作为公益诉讼的原告,建立和完善我国劳动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20.
陈云英 《特区经济》2010,(5):115-116
当公司正当权益遭受侵害而公司又怠于起诉时,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赋予股东对侵害人提起诉讼的权利,但是,当原告股东不是为了公司利益,而仅仅是为了自身利益利用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时,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价值就会被抹杀,为了股东派生诉讼的价值实现,对股东提起派生诉讼在特定情形下作合理限制是必要的。本文从原告资格的界定、原告股东公正性要求、诉讼费用的担保、前置程序四个方面论述了股东派生诉讼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