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灾难报道因其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关而备受关注,报道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民众的情绪、事件的解决,甚至社会的稳定.因此,作为新闻工作者在进行灾难报道时不应该只为报道而报道,要给报道以灵魂,应该将人文关怀贯彻到灾难报道的各个环节之中.  相似文献   

2.
王鑫  曹玉坤 《活力》2007,(12):60-60
一、报道策划与报道计划的异同 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只要新闻事实一产生,就有一个如何报道的问题。在“报道策划”理念提出之前,我国新闻界运用得较多的概念是“报道计划”或“组织报道”。  相似文献   

3.
刘敬 《活力》2011,(6):245-245
近年来,各地方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越来越注重背景报道的分量,但在一些重大题材的报道中,背景报道对于主题的配合还远远不够,报道的内容方式还相当薄弱,这样就影响了新闻的宣传效果。本文结合地方电视台的一些做法,就如何加强电视新闻背景报道,促进电视新闻的报道水平谈谈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4.
洪靖雅 《财会通讯》2021,(12):58-62
文章以2015—2018年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主办的"十大黑榜上市公司"候选名单中的4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检验全样本下负面报道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媒体负面报道不同维度特征细分为媒体报道次数、方式和内容,采用多元回归分别研究不同特征对股价的影响.结果表明:负面报道会导致上市公司股价短期内强烈的负向波动,且负面报道产生的影响在报道日后第一日最为显著;短期内媒体负面报道量与上市公司股票收益呈负相关,负面报道次数越多,股价负向波动越显著;与简略的、显示一般侵害的负面报道相比,深入的、反映严重侵害的负面报道将导致股价更剧烈的负向波动,且报道方式的影响效力与报道内容相比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北京房地产》2005,(12):2-3
力求深度观察发展趋势明年的杂志在今年办刊宗旨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对业内发展趋势的观察和分析,加强对业内更多人关注的核心问题的报道。追求报道深度和报道力度,满足读者需要。进一步拓展报道领域明年的杂志在稳固现有报道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报道领域,增加有关物业的报道内容和信息含量。为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人士提供更多、更直接的服务。搭建好业界人物交流平台明年的杂志更加注重对房地产从业人士的报道,同时加强业内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全面关注人的动向,人的发展和他们事业成功的经历。进一步重视有关政策法规的报道明年的杂志…  相似文献   

6.
王艳 《活力》2010,(8):365-365
20世纪中期深度报道的形式首先出现在了报纸上.它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揭示事件的实质意义与发展趋势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也就是说,深度报道是报道题材重大、报道面宽广、深刻透视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富有理性思辨的一种报道方式。那什么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呢?“电视深度报道”是指除了狭义上的“深度报道”之外.也将部分“调查性”、“解释性”报道涵盖在内.它实际上是“追踪评述”、“综合评论”、“阐释分析”、“政论”、“热点话题”、“对话”等节目的通称。  相似文献   

7.
深度报道是当前电视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旨在通过对具体的新闻内容进行专题性、深入性的报道,挖掘新闻背后深层次的信息。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不仅要注重信息量的拓展和挖掘,还需要结合电视所具备的媒介传播优势,提升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宣英 《活力》2004,(8):119-120
进入到21世纪,随着经济不断地快速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对经济发生兴趣,因此有价值的经济新闻报道成为了受众所关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报道经济新闻的媒体来说必须要改变过去的报道内容。以适应当今受众的需求。为此,本文以满足受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从财经报道、产经报道、经济走势报道、新观点文化报道、国际和地方经济报道、以及经济政策分析报道入手。对经济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李涛 《活力》2008,(12):62-62
《新闻学大辞典》对深度报道的解释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方式。深度报道原来是报刊为谋求在与广播电视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的重要报道方式,后来广播电视也各自发挥优势在报道中广泛运用,如今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也大量采用,并逐渐使深度报道这一形式具有网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张建利 《活力》2014,(10):99-99
所谓典型报道是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一机构、部门的先进工作经验或个人的先进事迹进行的报道。典型报道作为社会主义报刊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起源于19世纪初,由傅里叶、圣西门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最早对新型合作社的经验报道开始的,此后在苏维埃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典型报道这一形式也被广泛应用,并得到充分发展,我们国家从建国初期至今,也将典型报道作为宣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建设的主要形式,通过对企事业单位和先进个人的经验报道,来宣传党政方针政策、改革成果及倡导社会伦理、价值观念,典型报道起到了推动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时至今日,典型报道仍见之于报端,但典型却越来越不能引起受众对其的“崇拜”,典型报道陷入了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11.
田野 《活力》2014,(10):91-91
深度报道是一种题材重大、报道面广、深刻披露社会问题、富有理性思辨的报道方式,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更是直接的通过声音、画面、字幕等表现形式,将深度报道的优势展现出来。一直以来,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类节目以它严密的逻辑分析、深刻的调查评论吸引着观众,成为各大电视台间相互竞争的有力武器之一,如央视的《新闻调查》、《焦点访谈》都是深度报道栏目的典型代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一系列视听新媒体异军突起,这也决定了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也应有所变化,才能突破新媒体的壁垒。在突围之前,只有了解了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几个误区,才能更好地打好这场突围战。  相似文献   

12.
新闻可视化报道日益受到媒体的追捧,目前各大媒体仍处于积极探索中。对马航失联这一突发事件进行报道,更能体现出各大媒体可视化报道的水平。其中,新华网对此事件的可视化报道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13.
王晖 《活力》2011,(16):91-91
深度报道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揭示其实质意义和发展趋势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本文通过分析新闻深度报道的内涵和特征.提出新闻工作者必须要通过细致调查分析才能做好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4.
刘明 《活力》2010,(10):212-212
客观报道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而平衡报道则是新闻客观性原则的具体体现。平衡报道从广义上理解,就是媒体要在报道对象、报道的言论立场等各方面采取客观中立的态度,从而达到新闻报道的全面性和平衡性,而这也是避免新闻侵权官司。保护记者合法采访权益的有效办法。正确在新闻采访报道中运用平衡报道原则也是新闻媒体完善“自我防卫机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郭丹茹 《新远见》2011,(5):74-77
在灾难事件报道中.报纸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两种:新闻图片与文字报道。在灾难报道中,新闻图片甚至比文字报道更为重要,因为灾难性事件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和异常性等特点,单一运用文字叙述很难再现事件现场及救援情况.而采用几张现场图片不仅突出了现场感.还能提高报道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6.
崔胜和 《活力》2014,(6):127-127
在新闻报道里,不要一味地追求报道效果的最大化,在突发事件、案件类报道和监督类报道里注意做到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重大主题报道,关系新闻的宣传质量和舆论导向,也是各级党报决策层高度重视、认真研讨的一个课题。各级媒体一直对重大主题报道,特别是农业、工业等主题报道高度重视。实践表明,搞好重大主题报道贵在精心策划。从一定意义上讲,策划的水平直接决定着重大主题报道的深度。那么,究竟如何如何才能搞好重大主题报道的策划呢?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在这个问题上,应注意把握以下要点。  相似文献   

18.
李淑萍 《活力》2013,(6):126-126
策划是一种谋略活动,即如何在全面谋略上指导操作者去圆满地实施对策、计策或计谋,从而达到办事的目的。“策划”理念由商业界引入新闻界.人们开始用“报道策划”来取代“报道计划”或“组织报道”。报道策划已成为新闻工作者对采访、写作、编辑、出版或播出等报道活动进行设计与谋划,以确定最佳报道方案.从而取得最佳社会效益的一种策划活动。  相似文献   

19.
王爱军  陈俊菲 《活力》2012,(9):58-58
2010年,省委宣传部组织《黑龙江日报》、《东北网》、《北大荒日报》等省直9家媒体,开展“振兴龙江绿色大豆产业”主题深度报道。由于报道在同一时间、同一主题、同一采访对象的前提下进行,因此,通过对比和分析,更能够直接地反映出不同媒体处理深度报道结构的不同风格。深度报道的定义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深度报道不是一种新闻文体,而是一种报道追求深刻性的理念,思想方法和立体的思维方式和旨趣。有学者曾这样比喻: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历经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影响着医疗报道的发展,形成了医疗报道的五个发展时期。根据各个时期医疗报道的不同特点,本文将医疗报道的五个发展阶段分为理想化时期、郁闷时期、危机爆发时期、理智转型时期、建设型报道探索时期,并详细分析了各个时期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