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海外快递     
IEA和EIA下调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 国际能源署(IEA)和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分别发布了月度报告,两家国际顶级机构均下调了今年和明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EIA将2014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下调至9156万桶/日,将2015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下调至9296万桶/日。EIA对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的预期分别为9162万桶/日和9308万桶/日。  相似文献   

2.
受经济前景疲软以及美国、欧盟对伊朗石油出口进行制裁导致油价走高而拖累需求的影响,国际能源署(1EA)、欧佩克和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和欧佩克再次下调今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期。  相似文献   

3.
国际能源署(IEA)表示,信贷危机增加了全球石油储备开采速度,无法满足全球需求增长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俞剑  陈宇峰 《董事会》2010,(6):30-31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复苏,世界各国对石油的需求消费量也屡创新高。国际能源署(IEA)在一项最新的研究报告中预计,全球石油需求消费量在2010年将达到8660万桶/日,毫无悬念地超过金融危机之前的最高消费水平--8650万桶/日。  相似文献   

5.
国际能源署(IEA)日前表示,2011年前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长速度将高于过去10年,因高油价未能阻止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回顾 1.原油 2009年11月份,国际油价波动相对缓和,总体在75~80美元/桶震荡.虽然其间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等三大机构继续上调全球石油需求预测,但是在全球原油和油品库存高企、经济复苏前景仍堪忧的状况下,油价进一步上攻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7.
海外快递     
IEA预测2021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6%国际能源署(IEA)1月26日发布的月度石油报告,2021年全球石油需求预计将增长6%,即550万桶/天,平均为9660万桶/天。该机构表示,新冠肺炎病例的重新出现正在减缓反弹速度,但广泛的疫苗接种工作和经济活动的加速有望刺激下半年的强劲增长。  相似文献   

8.
回顾 1.原油 进入2009年12月,受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下调2010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估、美国油品库存增加以及美元明显反弹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连续9天回落。12月11日,WTI原油价格跌破70美元/桶。  相似文献   

9.
资讯     
正IEA上调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预估但前景不容乐观国际能源署(IEA)在最新发布的7月《石油市场报告》中上调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预估,但警告称全球新冠病毒疫情蔓延可能给全球石油需求前景带来威胁。IEA在7月月报中预估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平均将为9210万桶/日,较上月预测数字上调40万桶/日,主要因为第二季度需求降幅低于市场预期。  相似文献   

10.
《化工管理》2010,(8):3-4
根据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的最新数据,中国在2009年消费22.52亿吨石油当量,相比美国石油消费总量21.70亿吨高出4%,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这标志着能源历史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显示,  相似文献   

11.
媒体观点     
《中国石化》2012,(12):6
欧佩克预测今后全球石油需求减少欧佩克最新研究报告预测,2035年前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将低于预期,但页岩油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增大,将使全球石油供应发生较大变化。预计2016年全球石油总需求将降到9290万桶/日,2035年约10730万桶/日,比2011年预测减少200万桶/日。国际能源署:巴西将成原油增产最快国家之一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12年《世界能源展望》显示,到2035年,巴西原油日产量将比目前增加350万桶,上升至570万桶,增长速度仅次于中东的伊拉克,在全世界  相似文献   

12.
乔明 《中国石化》2013,(4):30-31
世界三大权威机构均认为,2013年世界石油需求将出现缓慢增长态势。近期,国际能源机构(IEA)、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等三大权威机构相继推出了对世界石油需求的短期展望,这些预测报告基于对世界主要地区和国家经济形势的判断,综合分析了影响石油需求的多重因素,预测了2013年世界石油需求的增长趋势。IEA: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率在1%左右2012年,世界石油需求比2011年增长97.5万桶/日(年增长率为1.1%),达到8980万桶/日。其中亚  相似文献   

13.
行业动态     
EIA公布去年全球前五产油国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日前公布报告,2011年全球石油产量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是俄罗斯(980万桶/天)、沙特(950万桶/天)、美国(570万桶/天)、中国(410万桶/天)、伊朗(410万桶/天)。  相似文献   

14.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月度石油报告中称。随着飓风及温和冬季对需求的短暂影响消退,预计2006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将年增2.2%至179万桶。预计石油需求的增加将在2006年下半年发生,届时美国需求可能大幅增加。预计美国2006年上半年石油平均日需求量为22万桶,下半年扩大至50万桶。中国石油需求在经历了数月的疲弱后于三季度恢复,9月需求年比增长8%,10月需求初值将攀升5.2%。尽管该增速仍低于2004年同期水平,但显然强于2005年年初水平。  相似文献   

15.
据《世界石油》杂志最新报道,2005年世界石油市场总体形势是价格持续保持高位,因为全球需求不断增长刺激着生产商努力增加产量,满足市场需求。据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统计,2005年全球石油供应增加了0.9%,而需求增长为0.7%;而《世界石油》杂志统计结果是全球石油产量增加了1.2%。2005年世界各国石油及凝析油日产量统计见表1。  相似文献   

16.
据美国《油气杂志》2009年12月21日发布的全球石油产量和油气储量年终统计,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石油需求趋缓,预计2009年全球石油(包括原油及凝析油)产量同比下滑3.2%,至35.25亿吨。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以下简称储量)1855.04亿吨,小幅增长0.9%;  相似文献   

17.
《国际石油经济》2005,13(11):F0004
2006国际石油周(International Petroleum Week)将于2006年2月13日-16日在英国伦敦举行,大会将邀请国际能源署(IEA)、国际能源机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全球能源研究中心等政府官员和高级政策研究专家以及石油界高端人士和国外知名权威机构代表会聚伦敦,共同探讨和展望2006全球石油市场走势及发展,石油周期间有一系列的商贸洽谈活动。  相似文献   

18.
李晓东 《中国石化》2014,(11):84-85
ISIS在伊拉克兴风作浪,再加上库尔德斯坦独立运动一浪接一浪,这些都足以引起国际石油市场的警醒。世界不应该将未来10年全球石油供应增长的宝都押在伊拉克身上。伊拉克不仅是世界第三大常规石油资源国,而且是目前提高石油产量最雄心勃勃的国家。伊拉克对全球原油供应至关重要。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0年全球新增石油供应几乎有一半来自伊拉克。但是,目前伊拉克国内硝烟四起,能否担起大任,让世人手里都捏着一把汗。  相似文献   

19.
国际要闻     
正IEA:2022年或重新出现石油供应过剩国际能源署(IEA)在最新的月度报告中表示,受疫情重燃冲击,7月全球石油需求"急剧调转趋势",在6月需求飙升380万桶/日后,7月需求下降12万桶/日。IEA将今年下半年的需求预期下调逾50万桶/日,同时预计2022年将出现新的过剩。在供应端,IEA表示7月全球石油供应增加170万桶/日至9670万桶/日;欧佩克+以外的石油供应今年将增加60万桶/日,  相似文献   

20.
要闻快读     
慧聪 《中国石化》2005,(5):68-69
美能源署再度上调中国和全球石油需求预期;欧元集团主席称高油价威胁欧洲经济构成;“国务院能源办”筹备工作进入冲刺期;专家称我国石油产品将长期货紧价扬;车用汽油清净剂国标“五一”正式出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