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潇 《新西部(上)》2010,(4):189-189,172
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创新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入手,坚持两个"紧贴",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重点;坚持两个"拓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坚持两个"增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也并不是所谓共产党的"统治方法"。事实上,在欧美国家,政治思想教育更多内涵是社会教育和公共教育,这种属于通识教育的政治和思想教育,社会机构、学校、家庭都承担职责,以帮助学生成长为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3.
仝莉莉 《理论观察》2014,(11):21-23
制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研究是新时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益尝试。但我们在充分考虑和论证制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需要坚持辩证的态度、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制度的局限性,防止"制度万能论"的错误取向。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功能的发挥是以优质的制度构建为基础的,这要求我们要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质量作为推进其制度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同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与社会制度建设的相互结合与关照。加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与生活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深入,我们也应当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研究的过程中注重实现制度化与科学化、生活化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艺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进社团、进网络艺术;讲究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三贴近"艺术;讲究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自我教育艺术,确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5.
家庭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组成部分, 是影响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的一个基础性因素. 家庭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双向调节的, 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家庭物质环境、 文化环境和人际关系. 但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因此, 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必须做到: 改善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 完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建设家庭的优秀文化氛围, 开展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 创造家庭的和谐人际关系, 强化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是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观点、理论体系、研究规范和研究方法进行整体性改变的一种革命过程,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器本、物本到人本,形成现代人本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即从"社会需要论"的研究范式向"现实的个人"的研究范式转换,由文本教育范式向人本教育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了新的特点,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更全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是精确的,而是混杂的并且具有相关关系。这些特征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如大学生隐私权的侵犯,大数据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不准确以及大学生个人责任的丧失,这就需要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变革工作方式方法做出新形势下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加强法纪教育;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等几个方面,切实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张曼 《黑河学刊》2013,(2):49-50
根据个体认知特点、时代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特点,科学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和重点。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于"早"、"导"、"细",抓住重点对象、重点内容和重点环节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瑞 《改革与开放》2014,(18):38-39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即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元问题。学术界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形成及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等各种角度展开分析,这对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神秘面纱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本文在梳理学术界不同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描述和争论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认识分歧从不同的维度可以概括为一元本质论与多元本质论的分歧、工具性本质与目的性本质的分歧、德育政治化与德育非政治化的分歧。产生这些分歧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与本质属性概念混淆不清、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分歧争议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定义界定争论不休、对当前社会思潮和社会形势不敏感等。探讨差异性的原因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从而更自信地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可表达为: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一定要适合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状况的规律,这是因为,它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体系中居于总体上的最高层次;它在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它具有历史性。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新变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及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和开发,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3.
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正逐渐深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大学生精神支柱;加强形势政策教育;有针对性地做好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重在落实,贵在创新.  相似文献   

14.
思政教育视野下高校和谐校园构建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栋 《改革与开放》2011,(14):143-144
和谐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而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校园的构建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从凝聚思想、完善人格、化解矛盾等三方面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并从理想信念缺失、心理素质薄弱、扩招导致压力等三方面分析了高校和谐校园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从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等四方面给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赵志君 《黑河学刊》2007,2(6):100-102
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环境越来越复杂.面对杂乱无章的信息包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实施"信息追踪"教育,规范信息对学生思想的渗透和影响,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应对策略,打造"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将大数据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形成数据分析思维;构建良好的教育体系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7.
网络微博的发展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高校应建立"我的大学,我做主"的网络微博交流平台;利用微博进行日常学生管理工作;高校应加强网络微博知识的学习,探索加强学生网络微博建设来拓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更好地开展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所谓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与价值追求,需要更多地解决精神层面所遇到的思想道德困境和文化价值危机。构建和谐社会,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的作用以及探析和谐社会构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成为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乃至全国人民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从中选取有价值部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推进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会起到促进作用。本文从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切入,启发思想政治教育者从"知行合一"的角度推进工作。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研究生党建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核心作用,但还存在一些不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问题。应对新的挑战,要改革创新,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探索"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