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物价水平开始进入新一轮的上涨期,2011年物价上涨的压力更趋明显。关于本轮物价上涨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1、流动性过剩、货币超发是通货膨胀的主因。2010年M2达72.58万亿元,同比增长19.7%,相当于美国的1.21倍。  相似文献   

2.
黄兵 《中国经贸》2011,(18):13-14
从2010年以来,物价上涨始终牵动着老百姓的神经,“涨”字也被选为年度汉字,通货膨胀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为什么会发生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治理通货膨胀成为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尝试对此现象进行分析,探讨治理通货膨胀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上海改革》1994,(10):44-44
日前,国家体改委副主任马凯在北京就物价上涨与通货彭胀关系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不能把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等同起来。物价上涨并不一定是通货膨胀,但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比如,调整价格结构要引起物价上涨。但是这个过程是物价上涨在前、货币发行在后,  相似文献   

4.
殷醒民 《沪港经济》2008,(10):21-21
目前,“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已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第一大矛盾,中国经济正在遭受着价格上涨的折磨。国内普遍关注的是,物价上涨还将延续多长的时间呢? 众所周知,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有人将我国2007午以来通货膨胀的成因,归之于结构性通货膨胀,有人将此称为输入型通货膨胀。然而,今年上半年物价上涨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食品价格、居住价格、商品零售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原材料、燃料购进价格均出现大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5.
已经过去的1994年的中国经济,显著特征之一就是高通货膨胀。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率近22%,为1978年以来最高值。通货膨胀再度成为学术界和老百姓的热门话题。笔者拟从统计资料出发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作实证分析,以便为预测和抑制通货膨胀提供参考。 一、通货膨胀与心理压力 通货膨胀是货币流通量超过货币需要量的币值下跌,物价上涨之经济现象。货币流通量超过货币需要量有两种情况,一是流通中货币确实过多,即票子过多;一是流通中货币并不过多,但货币流通速度过快。这两种情况下均会引起物价上涨。我们首先分析货币流通速度  相似文献   

6.
1994年,我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21.7%,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为24.1%,通货膨胀率是改革开放以来创纪录的水平。虽然国家通过各种措施进行了干预,但物价仍在高价运行。1995年4月末,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还有18%,控制物价上涨的难度很大。高通货膨胀率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生产和流通秩序,也给全社会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因此,抑制通货膨胀,控制物价上涨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头等重要的大事。马克思的货币流通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流通超过商品流通的客观必要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说明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对应关系。用公式表示即:MV=QP或M=QP/V。这个公式揭示了货币流通的一般规律。在货币流通速度V和商品流通数量Q及商品价格P中,流通中货币M与商品价格总额QP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V成反比。若在商品价格总额QP与货币流通速度V既定的条件下,货币流通量超过商品流通的客观必要量,就会引起货币贬值。第二,说明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是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这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正确理解我国通货膨胀的内涵,才能深入分析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成因,有效地控制物价.在货  相似文献   

7.
文章依据西方学者对于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成果,首先对国内学术界关于近期物价上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梳理了物价上涨争论的基本脉络;然后对此轮物价上涨的诸多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对造成物价上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总供给与总需求的诸多失衡是造成近期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即过量的货币追逐有限的商品。其根本原因是,在经济货币化、价格市场化的条件下,社会总供求严重失衡,只能以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强制实现供求价值量的平衡,但物价上涨并不完全等同于通货膨胀。当前我国物价上涨明显加快,是经济生活中多种矛盾的综合反映,尤其是我国经济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更为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十年改革的回顾,客观地剖析了十年改革的成就及其失误。同时对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也做了历史的分析,这主要表现为:(1)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是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2)双轨制也是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之一。(3)价格长期远离价值,必然使物价上涨成为矫正扭曲价格体系的一种手段。(4)企业缺乏活力是推动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5)通货膨胀是物价上涨的催化剂。(6)工资与物价的矛盾是物价上涨的又一动力。 通过当前物价上涨原因的分析初步找到了解决这一 问题的途径,即必须把价格、工资改革紧密地同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联系起来,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廉洁党政机关,加强配套改革以及深化企业改革,必须稳定物价,控制通货膨胀,压缩基建规模,抑制集团和个人消费膨胀等。由此出发,必将顺利地渡过价格、工资这一整体深层次改革的难关。  相似文献   

10.
当前通货膨胀之我见李憨神,查道生近两年来我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尤其是1994年物价上涨势头过猛,幅度过大,有很多方面原因。对此,本文从以下方面略加分析。、宏观调控的软约束,使通货膨胀问题移重难返。从1986年的货币紧缩到后来连续几年的宏观调控,在信...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年中以来,我国物价水平呈明显扩大之势。但进一步考察物价上涨的构成可以发现,物价波动明显具有结构性特征。但防止个别产品的结构性物价上涨演变成全面的通货膨胀,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大任务。实行稳健财政政策和从紧货币政策,防止出现明显通货膨胀是当务之急。必须从增加有效供给、抑制不合理需求、降低进口产品价格、稳定物价预期等多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2.
观点集萃     
《产权导刊》2011,(10):42-44
后几月物价走势会下行 近期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原因复杂,预测后几个月物价走势会下行,但整体局面不容乐观。当前宏观经济中最大问题是物价问题和通货膨胀。偶然的货币超发,是推高物价上涨的重要原因。这次物价上涨的结构性特征就是食品价格上涨,比重占到近70%,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中国农业基础太薄弱。——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9...  相似文献   

13.
随着汇率并轨、分税制等各项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出台,经济生活相应发生了深刻变化,各方面的问题较为集中地反映在市场物价上,经济运行的宏观环境趋紧,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势头日趋严峻。 一、今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物价上涨过快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2005,(2):B001-B002
2004年物价上涨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粮食、燃料和原料价格的大幅增长使国内外许多专家开始担心中国可能再次出现高通货膨胀的局面。但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是“有惊无险”,由于物价上涨的原因不同、整体供需环境更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物价上涨带有相当大的合理回归性质,因此,实际的通胀压力并不大,物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力在于粮价的合理上涨。  相似文献   

15.
2004年物价上涨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粮食、燃料和原料价格的大幅增长使国内外许多专家开始担心中国可能再次出现高通货膨胀的局面。但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是“有惊无险”,由于物价上涨的原因不同、整体供需环境更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物价上涨带有相当大的合理回归性质,因此,实际的通胀压力并不大,  相似文献   

16.
经济体制改革和增长方式转变是1997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人们关注的经济矛盾主要将集中在下面10个问题上。 (一) 通货膨胀是否还会反弹? 转型期以物价上涨为主要形式的通货膨胀,一个主要缘由是政府出台的价格改革措施力度;另一个是政府和社会的投资规模。但这两条又是  相似文献   

17.
《价格理论与实践》编辑部和《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于1988年5月30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国内外通货膨胀和物价问题”理论讨论会。40多位与会者结合国内外通货膨胀和物价的实际情况,对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根源、性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浅析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时,普遍的物价上涨问题日益显现。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全面的通货膨胀,其成因主要是投资和出口需求过旺、货币的流动性过剩、公众对物价上涨的心理预期和国际市场上某些主要商品价格上涨。这种通货膨胀问题将扩大居民的收入差距、引发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和降低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效率等,需要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9.
通货膨胀已成为时下人拉的热门话题之一。物价上涨,货币贬值,这就是通货膨胀的表现。它给人拉速写为的经济损失是不言自明的。那末,通货膨胀对企业有没有不利因素呢?本文拟从通货膨胀对企业造成的后果、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抑制的对策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如何应对通货膨胀也是各国经济学者都在研究的问题。因为导致物价上涨的因素仍然存在,而且国际因素对我国本轮的通货膨胀有着重大影响,所以本文对我国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