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师》2016,(8)
当前新型工业化已成为各国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实现现代工业的必然趋势。我国早在党的十六大上就确立了建设新型工业化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提出"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并强调新型工业化是实现"四化"的前提和保障。其中,信息化作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助推器,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工业化与信息化在各地发展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并呈现出相互促进、深度融合和相互渗透的紧密关系。文章以信息化的视角探讨地方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发展情况,并从二者之间的关系审视信息化对于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淑娟 《经济论坛》2003,(11):90-90
一、新型工业化的特点新型工业化是相对于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和我国过去的工业化道路而言的,新型工业化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早期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基本上是在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影响下开始的,其特征是由手工生产转向机械生产,在那个时期,电子信息技术还远未出现,他们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而中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国家,这些年信息化发展很快,我们完全可以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进程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未来20年中国的GDP要翻两番,只有走新型…  相似文献   

3.
史艳萍 《经济师》2008,(8):223-224
党的十七大的召开,赋予了信息化全新的历史使命。文章分析了贵州省信息化的现状,并对近三年贵州省工业化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贵州省走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必须依托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贵州省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必须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议。亚宝药业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 ,以信息化工作推进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与信息化是经济发展进程中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但二者又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彼此融合。以信息化的视角审视新型工业化,必须着眼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有机融合,以信息化为动力机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以实现工业化的需求牵引促进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双轮(工业化和信息化)驱动。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推动新型工业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型工业化是21世纪提升我国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其核心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本文分析了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的作用机理;剖析了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水平;提出了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7.
新型工业化道路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的互动与融合 ,市场化是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主要动力 ,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 ,信息化始于工业化的发展和结果。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的融合是实现我国生产力跨越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樊端成 《生产力研究》2005,(6):177-178,192,F0003
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而且强调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协调发展,给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国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在新型工业化下应抓住机遇,并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全力推进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和土地经营规模化。  相似文献   

9.
新型工业化是加快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战略抉择。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工业化,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的工业化,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工业化,是劳动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依靠新型行政管理体制推动、信息化带动、新型城市化拉动和产业集群牵动。  相似文献   

10.
新型工业化是加快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战略抉择.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工业化,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的工业化,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工业化,是劳动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依靠新型行政管理体制推动、信息化带动、新型城市化拉动和产业集群牵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