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受Bernard&Russe(2004)的启发,基于第一至第十届全运会数据的分析,发现决定各省市奖牌数量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总体规模和上一届全运会的表现。人口总数对奖牌数量有显著正的影响,但一般不超过3%;北方人口可能比南方人口在竞技体育上更具优势;东道主能带来超过5%的金牌份额和奖牌份额的增量;直辖市和城镇化水平有助于竞技体育水平的提升。改革开放后,影响竞技体育水平的因素更符合体育运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对嘉兴市竞技体育的现状及发展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阐述了嘉兴市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思想、目标和重点。建议巩固传统优势竞技项目,提高弱势竞技项目,加强竞技体育队伍人才的梯度建设,增强场馆等硬件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作者以第十二届全运会我省青年篮球队伍的组建方式及最终失利为切入点,提出我省篮球后备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并根据自身对吉林省体育政策存在问题的了解,初步提出了应对吉林省篮球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流失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回顾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剖析发展现状,对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未来进行预测。提出竞技体育的发展植根于学校,促成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是发展的最佳选择;通过“体教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化解培养风险,是学校发展竞技体育具有的独特优势;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将为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参与国际竞技体育竞争的主力军,培养各级各类竞技体育人才起到重要作用。它也将改变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由专门的体育系统负责的模式,是学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时期的体育训练是否合理、科学、有效,决定着竟技体育的成才率。应根据青少年生理、心理和竞技项目的特点,对其进行全面、科学的训练,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素有体育大省的称号,有着良好的基础氛围,高校竞技体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通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吉林省普通高校优势体育项目建设目标机制,场地设施,竞赛机制等进行调查分析,对项目发展中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多方面的考证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办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竞技体育作为一个国家体育实力展示的方式,从深层次原因分析,竞技体育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形式。我国竞技体育的思想认知发展过程,是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双重影响的一种实践过程。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和人们对竞技体育的认识、情感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征。人们对竞技体育发展所表现的出来的思想,影响着竞技体育发展方向和发展的水平。基于此,该研究以我国竞技体育思想认知发展特征为研究对象,就中国竞技体育思想发展与变革过程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新课标》研究,分析现在大学公共体育课现状,提出对竞技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和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这些运动素材进行技术性转化的理念、原则和转化方法力求为这些运动素材更好的进入到大学体育课堂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政府和相关体育事业单位领导的协调和管理下,辽西地区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了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产生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通过对辽西地区体育特色项目的研究,分析了体育特色项目形成的原因,总结了体育特色项目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辽西地区体育特色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田径运动是竞技体育的基础,它对各个运动项目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田径是目前世界上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体育运动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后备人才则是竞技体育发展之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