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依据货币需求、货币竞争替代理论,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建立境外人民币需求函数,推导出影响境外人民币需求的主要因素。通过变结构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重点分析了汇率预期和政策变革等因素对境外人民币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预期波动对境外人民币需求具有明显的长短期效应,随着资本项目进一步开放,汇率预期变化对境外人民币需求和中国国际收支影响将更加显著,国内政策需要关注汇率预期情况;政策因素,尤其是2010年以来的制度变革有力地推动了香港人民币存款增长和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而国内货币政策和利率变化对境外人民币需求的影响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
作为离岸市场重要的参与者,商业银行应对汇率风险问题对于维持人民币离岸市场的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阐述香港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测度现状,并且通过回测检验和Three-Zones Approach比较市场上现有的汇率风险测度方法(即历史模拟法、蒙特卡洛模拟法和VAR-GARCH法)的有效性。通过压力测试考察离岸人民币市场上的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水平,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中资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VEC模型研究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资金存量与升贬值预期之间的联动关系。研究发现资金存量因素是影响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主要决定因素,近些年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持续的升值预期,而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变动对于升贬值预期有重要影响。本文认为对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研究必不可少,升贬值预期对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具有关键作用;应进一步寻找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应对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情况;应加强对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4.
5.
随着海外市场对人民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日渐提高,人民币在全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率和覆盖面不断扩大。中国香港作为规模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在推动人民币“走出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自2011年第三季度以来,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等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幅度有所放缓。尤其自2012年4月汇率波幅区间扩大以来,双向波动幅度逐步扩大,对香港地区离岸人民币市场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如何更好地适应形势和市场的变化,保持香港地区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稳定,成为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误差修正VECM基础模型上,引入滚动VECM模型和门限VECM模型来深入探究在岸与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联动效应的时变性以及结构性变化。实证研究发现,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在“8·11汇改”前后呈现不同联动效应,汇率主导地位由离岸市场逐渐转向在岸市场;汇率联动效应也会因两个市场汇价差大小不同而分为两个区制,“正常区制”中市场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在岸与离岸汇率基本能维持长期均衡关系,“极端区制”中市场自我调节能力消失,容易出现持续贬值的情况。建议政策制定者持续监测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价差变动情况,当汇率处于失衡状态时,可调节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价差回到“正常区制”,再依靠市场自我调节功能重回均衡。  相似文献   

7.
8.
吴宇 《中国证券期货》2012,(12):312-313
随着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规模的不断增大以及在岸人民币市场与离岸人民币市场协调机制的逐步完善,对于离岸人民币市场可能对境内产生冲击的担心的也在逐步增加。对于这种担心,我们认为,在岸人民币市场与离岸人民币市场协调机制属于本币项下的开放,这种开放风险可控。因此,对于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的之间的资本流动应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堵不如疏。更进一步的,为实现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多个人民币离岸中心,应通过资本输出以及境内企业走出去,培育真实有效的境外人民币需求。  相似文献   

9.
远期汇率是市场基于当前的信息,对未来一定时间的即期汇率进行的客观预测,是反映汇率预期的较为合理的替代变量.本文对人民币即期汇率所对应的四大远期市场及其各自形成的远期汇率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最能够合理反应人民币汇率预期的远期汇率,结论表明实务中普遍用作预测未来汇率的NDF汇率能够相对合理地反映汇率预期.  相似文献   

10.
从汇率传递视角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一般价格水平的影响机制并利用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的两种不同的函数形式从汇率波动方向和波动幅度两个层面考察了人民币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性。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一般价格水平传递存在非对称性: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对一般价格水平存在较高的传递效应,而人民币贬值对一般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较小;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越大,对一般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越大;最后,本文分析了实证结果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量化分析中国离岸央行票据发行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利率、汇率和汇率预期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第一,离岸央行票据发行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利率具有明显预公告效应,且在发行事件后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利率下跌有短期抑制作用;第二,离岸央行票据发行对离岸人民币汇率有预公告效应和缩小人民币贬值幅度的作用,但并不能抑制在岸人民币汇率的贬值趋势;第三,离岸央行票据发行使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均出现了短暂的汇率升值预期。  相似文献   

12.
一、境外人民币汇率期货概况 (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人民币汇率期货 2006年8月28日,CME推出在岸人民币(RMB)对美元、欧元、日元汇率期货和期权交易,其中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期货是主要产品。随着近年来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快速发展,CME又于2011年8月22日推出直接标价法下标准规格和迷你型离岸人民币(CNH)对美元汇率期货合约。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必然要走的一步。文章介绍了香港、台湾、新加坡和伦敦四个境外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现状,从人民币离岸市场业务供给能力、人民币离岸市场需求状况和外部政策性三个方面对境外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竞争力进行比较,对四个境外人民币离岸市场进行SWOT分析,并对市场的未来发展给予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丁剑平  胡昊  叶伟 《金融研究》2020,480(6):78-95
在全球宏观环境背景下,研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的联动机制可以为扩大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以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本文借鉴Verdelhan(2018)的研究,通过VECM-BEKK-GARCH模型研究了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间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中美元因素及套利因素的作用。结果发现:(1)"8·11"汇改后离岸人民币汇率对在岸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在均值溢出和波动溢出方面都显著上升,而在岸人民币汇率对离岸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溢出能力也开始出现,两个市场的一体性大幅提高;(2)美元因素和套利因素对在岸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越来越强,美元因素的影响依然要强于套利因素,这也基本符合前期研究中美元因素起主导作用的结论;(3)以美元因素和套利因素为代表的全球系统性变异因素会影响离岸市场向在岸市场的冲击传导以及在岸人民币市场向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波动传导。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高频利率意外和股价意外的协同关系识别货币政策公告发布的政策冲击和信息冲击,研究货币政策公告发布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公告的紧缩性政策冲击和信息冲击均会推动人民币汇率贬值,“8.11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对政策冲击的响应方向均为贬值,对信息冲击的响应方向由升值转为贬值。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政策冲击和信息冲击会通过积累汇率贬值预期和引发投资者关注行为两个渠道影响人民币汇率贬值。  相似文献   

16.
2021年,离岸(CNH)和在岸(CNY)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先贬后升;年均价差(CNY-CNH)为83BP,较上年缩小53BP;三种人民币汇率指数走升。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数量和额度均较上年增长。CNH HIBOR 7天期限较上年末下降,隔夜、3个月和1年期限较上年末上升。  相似文献   

17.
7月,离岸(CNH)和在岸(CNY)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整体保持平稳;日均价差(CNY-CNH)的绝对值为31BP,和上月日均平均价差相同;三种人民币汇率指数在经历小幅上升后略微下降。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额较上月下降42.4%。CNH HIBOR隔夜、7天、3个月和1年期限较上月末下降。  相似文献   

18.
6月,离岸(CNH)和在岸(CNY)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有所贬值;日均价差(CNY-CNH)的绝对值为81bp,较上月收窄48bp;三种人民币汇率指数均下降。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额较上月上升22.3%。CNH HIBOR隔夜、1年期期限均较上月末上升,7天、3个月期限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9.
<正>10月,离岸(CNH)和在岸(CNY)人民币月,离岸(CNH)和在岸(CNY)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贬值;日均价差(CNY-CNH)的绝对值为92bp,较上月增加11bp;三种人民币汇率指数均有所下降。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额较上月下降68.7%。CNH HIBOR隔夜、7天、3个月、1年期限均较上月末下降。  相似文献   

20.
2022年1月,离岸(CNH)和在岸(CNY)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先升后贬;日均价差(CNY-CNH)为53BP,较上月缩小10BP;三种人民币汇率指数走升。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数量和额度均较上月下降。CNH HIBOR 7天期限较上月末上升,隔夜、3个月和1年期限较上月末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