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者的回答     
一、最困难的事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你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是最困难的?”泰勒斯回答说:“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难,认识自己的不足更难。二、贵重的财物。毕阿斯出生于古希腊普里埃耶城。一次,当普里埃耶城遭到围攻时,居民们纷纷带上自己最贵重的财物四散奔逃,只有毕阿斯一个人赤着双手。居民们问他为何这样离开时, 他回答说:“因为我的一切都在我的身上。”是的, 还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的吗? 三、快乐的工作。有人问毕阿斯:“什么样的工作最能让人快乐?”毕阿斯回答:“挣钱的工作。”这是一句大实话,能够挣到更多的钱,才能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2.
东北的小孩子打架常问:“你服不服?”其实,做思想政治工作也有个“服不服”的问题,这个“服”不是压服,而是信服.服不服取决于信不信,不信谈不上服,信了才能心悦诚服.那么,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怎样才能使人信,让人服呢?我觉得首先有个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怎样认识自己的问题.一提这个问题,有人就会说没职、  相似文献   

3.
孙航 《人力资源》2006,(13):42-43
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堪称最早的职业指导师.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一个人如果一生都在干着一件自己乐意为之、非常感兴趣的事,并能以此为生,那他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也会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人.  相似文献   

4.
社交应用市场被一款名为“秘密”的应用搅动.作为基于通讯录的匿名社交产品Secret的第一个中国学徒,“秘密”在熟人社交圈微信和陌生人社交圈陌陌之间找到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如果你发表一个秘密,你的朋友会看到这个匿名秘密,并且知道是他们认识的人发表,但无法知道作者是谁.“秘密”似乎给在社交上天生羞涩的国人一个脱下面具、对真实朋友们说真话的机会.但面对大量涉及隐私、色情,甚至是恶意中伤的内容时,有人说它让人变得更真实,但也有人发出了“激发人性恶的一面”的质疑声.  相似文献   

5.
提示一:性格本不同,何必太偏执 古希腊戴尔被伊神托所的入口处写着醒世语:"认识自己."有的人适合于创业,有的人不适合,性格即命运.所以创业前人必须清楚的认识自己,不能够固执的认识别人能够创业成功,自己也不会失败.纵身跃入商海,从此踏上不归之路.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堪称最早的职业指导师。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一个人如果一生都在干着一件自己乐意为之、非常感兴趣的事,并能以此为生,那他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也会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人。  相似文献   

7.
高尔基说:“文学就是人学“.在记叙性文艺作品中,人物是作家描写的中心.中外名家对于自己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耗费了很多心血的,即使为作品中的人物取名,也决不马虎从事,而是严肃认真,力求找到一个切合人物特点,自己也感到满意的名字.……  相似文献   

8.
政工师应该比牧师做得更好一位常去教堂听牧师布道的朋友对我说:“你们搞思想宣传工作的人也应去听一听,也许会从中学到不少有用的东西”。我说“何以见得?”她说“我给你介绍两堂课的内容,你自己就能作判断。”“一堂课是1998年抗洪救灾最紧张时,牧师专门讲了一课:要做仁慈的姊妹。要求听课的姊妹要有怜恤仁爱之心,向遭受洪灾的人们援手,体现上帝的仁慈与博爱。”  相似文献   

9.
CE:为何要和一位90后小朋友在一起投资?薛蛮子:吴幽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做投资的90后小朋友,也是一次偶然机会认识的。认识后,发现他很接地气,也曾自己创业过,现在和我一起投资,我们随便起了个名字,叫K天使创投,资金就来自我们两人,不从朋友那儿募资。CE:怎样算“接地气”?薛蛮子:自己创过业,知道创业者的  相似文献   

10.
任龙 《秘书工作》2008,(8):55-56
在人际交往中,适当的赞美对方,能够创造出一种热情友好的气氛,使交往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美国学者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加以赞赏."赞美能让对方感到自我价值得到确认,从而产生"自己人效应",即便是最优秀、最有成绩、最自信的人,也希望得到适度的赞扬、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每当人们说起某位名医身患重病且不能自己治愈时,往往会听到有人说:“医不治己嘛!”据说“医不治己”的意思是说医生只能给别人看病,而对自己所患的病症无法作出正确的诊断。其实,以个人体会来看,学医的人,尤其是学中医的人,能够比常人更加正确地认识自己所患的病症,当然也能够以其所学制订出相应的治疗方案来治愈疾病。所以“医不治己”是对医生的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是不是人才,重要的是把他放在什么位置上来认识和使用,因为人才不是砖,不能随便搬。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现在所有的企业都在说“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呢?原来,资本所有者们都指望通过引进人才,给他们带来丰厚的利润。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人才问题,本质上还是一个利润问题。事情挑明了其实也就这么简单,没有人是为了摆谱或者显示自己有多么爱才而去养一批人才的。与此同时,面对企业为了利润而引进人才,“人才”自己也得清楚自己能吃几碗饭(口语:“吃”指创造,“饭”指利润,“吃几碗饭”指能创造多少利润);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才愿…  相似文献   

13.
卡耐基说:“每个人生命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决定,它们可能造就你,也可能毁灭你,并将深深地改变你的一生.这两个重大决定是什么?第一,你将如何谋生;第二,你将选择谁做你孩子的父亲或母亲.”罗素说:“选择职业是人生大事,因为职业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选择职业,就是选择将来的自己.”职业生涯是贯穿于个人整个生命周期的、与工作有关的经历的组合.一个人可以选择一个职业终生从事,也可能一生不断转换职业.所以这个长达一生的过程就需要规划与管理.  相似文献   

14.
明代理学家王心斋发掘“梁上君子”良知的故事,颇能发人深思。一天夜里,王心斋突然发现屋梁上藏着一个人,他不动声色地把家人叫到屋里,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良知,关键在于如何发掘。一旦发现了自己的良知,不断进行发掘,就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接着,他又说:“据我看来,就是屋梁上那位君子,也是有良知的。”窃贼一听此言,情知已被发现,只得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2014,(2):88-89
诗是什么?现代思想家马一浮先生有四句话说得恰到好处:诗其实就是“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叶嘉莹教授认为,这是关于诗的最精彩的一句定义.诗是人心的苏醒,离我们的心灵最近.孔子说:不读《周南》《召南》,犹正墙面而立.一个人对着墙面而立,就是隔,就是将自己的心封闭起来.孔子主张的仁,就是人心与人心的相通.尽心尽情的精神,正是人心与人心的相通,人性与人性的照面,这也成为中国文化的基石,中国文化的千年之梦.  相似文献   

16.
身份尴尬的权威 最近,一位朋友对我说:“领导力也有保质期,领导需要知道自己何时到期.”此后,我一直在考虑这句话.我给“领导”的定义是:处于某个岗位、能够影响他人生活的人.根据这个定义,在营利或非营利组织中,领导可以是教练,是牧师,是家长,是老师,是政治家,是经理……  相似文献   

17.
“现在画家太多了,吹嘘自己的也多,标榜自己获奖无数。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人看了以后动心。打动人心,这是最关键的一点。”“不管大张还是小张,我每天都要画一张画。即便是有社会活动要参加,我也不能离开我的画。可以说我是一个勤奋的人。”谈到创作时,宋有才如是说。  相似文献   

18.
他说,中年创业,是在“用最不堪、最惨的方式,来试图摆脱中年危机”喜爱冯唐的粉丝,很难接受文字彪悍的他已经52岁了,他自己则选择“用最不堪、最惨的方式,来试图摆脱中年危机”。冯唐看起来瘦了。在伦敦的日子,不瘦也难。那段时间专注而自在:远离人群、饭局和无效应酬,一个人跑步,看书,录课。他说自己是一个内向的结巴,“而且是个社恐,如果有条件,我一定不说话。”不过,他现在跳进了一个以“说话”为主要产品交付形式的创业项目。从“决定回来”那一刻起,他再次拧紧了发条。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房屋登记业务量的不断增加,为一些特殊群体办理房屋产权登记的业务也越来越频繁.这类特殊群体是指在行为能力上受到限制的群体,<民法通则>规定了影响民事行为能力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年龄,10周岁以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10至18周岁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二是精神状态,我国法律规定,不能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完全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不能完全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相似文献   

20.
正确地给自己在社会中定位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每一个人必须给自己定位。也许很多人都能给自己选一个位置,可是要做到定位准确,就必须能够认识自己。 古希腊人曾把“能认识自己”看作是人的最高智慧。阿波罗神殿的大门上写着一句箴言:“要认识你自己”。我们也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习见,正确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 在大学毕业十周年同学聚会上,她朴实、平凡而生动的人生历程吸引了众人的话题。当年的她,从里到外都突出着“小”的本色,小巧玲珑的身材,小心翼翼地为人处事,似乎缺少一个当代大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