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汇票结算管理的必要性与时机 1.中国人民银行新《银行结算办法》实施至今,已有一年多时间。银行结算票据化改革,特别是汇票结算作为重要结算票据的确立。  相似文献   

2.
卢绳祖 《新金融》1991,(10):35-36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为了提高企业间相互结算的效率,加速商品的流通,中国人民银行在1988年12月19日颁发的《银行结算办法》中,把商业汇票列为主要的结算方式之一。该《办法》对于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以及商业汇票贴现均作了规定。然而,由于除上海市人民政府以地方法规形式于1988年8月1日发布施行的《上海市票据暂行规定》外,国家迄今尚未制定全国统一的票据法,而《银行结算办法》也确有不够完备之处,因此商业汇票通过银行承兑或贴现骗取国家巨额资金的事件虽屡屡发生。  相似文献   

3.
以三票一卡为核心的《银行结算办法》实行以来,银行汇票(以下简称汇票)结算方式体现了银行结算方便、通用、迅速、安全等要求。在异地结算中,企业、单位普遍乐意使用。新结算办法推行后,江西赣州地区汇票结算笔数、金额成  相似文献   

4.
<正> 新结算办法规定的结算种类,主要以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四种票据和汇兑、委托故款两种结算方式组成。各种结算各有特点,可以适应多种形式的商品交易、劳务供应和资金调拨的需要。但是,许多单位对旧的结算办法已习惯了,对新办法还不太了解,因此引导各单位根据各种结算特点、本身经济活动特点和对方信用情况等,正确使用新的结算种类,是银行推行新结算办法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而加以引导。 一、应根据票据的特点加以引导。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是把资金清算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票据。票据作为结算手段不同于结算凭证。首先,票据是一种权利证  相似文献   

5.
<正>银行承兑汇票是商业汇票的一种。在交易中,银行应购货人请求,允许购货人以自己为付款人签发汇票,经银行在汇票上签章,办过承兑手续,承认到期付款的汇票。因承兑者为银行,故名银行承兑汇票。这一结算业务是在我国停办三十多年后又新恢复的一项传统业务,1985年率先在全国工商银行系统内试行。经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银行承兑汇票这一业务的推广,对疏导商业信用,维护购销双方的正当权益,促进商品生产发展的流通和扩大,加强银行资金的管理,改善宏观控制,增强间接调控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各专业行为增加原有的结算种类,也相继开展了银行承兑汇票这一结算业务,但由于对这一结算业务的管理上没有跟上改革开放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配套管理办法及有关制度,以致出现了某些专业行严重违反结算纪律和银行结算制度,违章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现象,使国家银行的信用被套取,信誉受损害。这一现象,引起了各专业行的重视,金融部门的理论工作  相似文献   

6.
当前,结算渠道梗塞,资金周转缓慢,在经济生活中已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在《银行结算办法》出台后,通用、灵活、方便的汇票结算方式已在全国普遍推行的今天,为什么还会出现结算渠道梗塞的状况呢?我认为原因有五: 一、《银行结算办法》与资金管理体制不配套。  相似文献   

7.
对发展我国商业汇票业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商业汇票业务的发展现状我国在1988年制定的《银行结算办法》,建立了以汇票、本票、支票和信用卡即“三票一卡”为主体的结算制度,确立了银行结算票据化的发展方向,商业汇票初步被人们所认识,但商业汇票业务基本未能开展起来。1994年先后颁布了《商业汇票办法》和《再贴现办法》,鼓励和支持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五大行业积极使用商业汇票,并专门安排了再贴现额度,商业汇票业务在五大行业和一些大中型企业中逐步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8.
银行转帐结算方式(一)丁庆利编者按: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支付结算办法》从1997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新办法重新规范了现行的银行各种结算方式。为了使广大读者了解掌握有关银行结算的规定和手续,并于需要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结算方式,本刊从本期起连载由山东银...  相似文献   

9.
大力推广商业汇票业务苏薇1988年12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发了新的《银行结算办法》,并于1989年4月1日起施行。新的结算办法奠定了以“三票一卡”为基础的结算工具,即推行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和信用卡。为了规范商业汇票的使用,1994年...  相似文献   

10.
<正> 新的银行汇票与原来的银行汇票对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新的银行汇票属于票据范畴,收款人为个人的转帐汇票,可以背书转让,增强了票据的流通性;二是使用范围广泛,无论单位和个人需要支付各种款项,均可使用银行汇票;三是通汇、通兑面广,除支取现金的汇票须由本系统银行之间签发和解付外,转帐的汇票可在全国范围跨系统银行之间签发和解付。因此,目前银行汇票已成为单位和个人支付异地款项的一种最主要的结算方式。但是,新的银行汇票目前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亟待解决。 1.手续繁琐。一笔汇票须经委托、签发、  相似文献   

11.
<正> 票汇结算方式是银行的一项传统业务。自1984年恢复开办以来,它以在途时间短,避免交易双方相互拖欠,促进个体户和集体企业的经济活动,方便国营企业零星采购等优点深受广大企事业单位的欢迎,但是,随着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市场调节范围不断扩大,我们感到票汇结算方式还不尽完善,几年来尚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一、通汇面太窄。现行办法规定,汇票的签发和解付,只限于参加“全国联行往来”的银行机构办理。在没有全国联行行号银行机构开户的单位办理票汇结算,只能通过省、县辖联行转汇到省全国联行行号的银行才能办理。这就给基层银行和企业带来诸多不便。  相似文献   

12.
2003年9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实施了新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新办法》满足了经济活动各方当事人的结算需要,有利于规范银行业的竞争、防范金融风险,为进一步做好账户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一、《新办法》在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的界定、适用范围、核准申报环节等方面的重要改进内容同1994年颁布的《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相比,《新办法》在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界定、适用范围、核准申报环节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变化和重要改进。1.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的界定和适用范围。《新办法》中规定,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从1989年4月1日起实行以汇票、本票、支票为主体的结算制度,逐步实现资金结算票据化。由于现行有关规定尚欠完善,企业的会计处理没有统一规定,在使用中出现了会计处理不妥,使用范围不当,影响货款及时回笼等不正常情况。因此,学习新的结算办法后,以利推行。本文愿就下列问题求教诸家。 一 当前国家宏观控制信贷,紧缩银根。企业资金短缺成了普遍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旧有的结算制度还是过去高度集中的产品经济管理体制下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03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办法》适应了新情况的变化,加强了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但由于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存在牵涉面广、工作量大,存款人不理解、管理措施和监控手段相对较落后等原因,《办法》的实施增加了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实际操作的难度。一、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实际操作中的难点1.打破账户开立的属地原则给银行对存款人开户的审查增大难度。如果存款人在异地开户,从《办法》精神上理解,开户银行应对存款人是否确实在本地有经营活动负有审查责任,但是《办法》没有规定存款人异地开户时…  相似文献   

15.
简讯     
<正> 漳州市各家银行认真贯彻新银行结算办法。市人民银行成立了市结算改革领导小组,举办了全市非银行金融机构会计主管人员培训班,并在《闽南日报》上刊登实施新结算办法的通告及有关问题的解答。市农行把内部培训的面扩大到基层营业所、社的会计。市工行还举办了企业、个体经济户的财务、供销人员培训班,对新办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帮助他们正确  相似文献   

16.
一、存在的问题 (一)自然人银行结算账户在划分和使用规定上难以界定.《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简称"《办法》")未将储蓄账户纳入管理范围,只是规定自然人可以在已开立的储蓄账户中,选择申请并确认为个人结算账户.《办法》实施后,部分银行机构开立的"一卡一折"(存折与借记卡相对应)无法被界定,只能游离于结算账户管理之外.  相似文献   

17.
<正>“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应购货人请求,允许售货人以自己为付款人签发汇票,经银行在票上签章,办过承兑手续,承认到期付款的汇票。因其承兑者为银行,所以,它是一种具有高度信用的承诺付款,它对于方便结算,疏导商业信用,维护购销双方的正当权益,促进商品生产发展和流通的扩大,缓解承兑行资金暂时不足,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这项业务开办时间较晚,有关承兑汇票的规定本身以及承兑汇票在办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尽完善之处,也给一些谙熟银行业务的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利用银行承兑汇票骗取银行资金,给银行经营带来困挠,对国家资金造成了极大损失。因此,本文拟结合1991年我区在对全区专业银行集体、个体贷款检查中有关承兑汇票业务所暴露出的问题,就如何完善《银行承兑汇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谈些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人民银行于2005年在全国推广运行了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一期),2007年在全国推广运行了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二期)(以下简称账户管理系统),账户管理系统是银行账户开户许可的有效依托手段,从技术层面为《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等账户管理制度的实施提供了系统保障,方便人民银行高效实施核准类账户的行政许可,有效规范了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和使用,进一步贯彻落实了银行账户实名制。但随着业务的发展以及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账户管理系统已不能完全适应业务的发展需要,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以下简称“账户管理系统”)在全国推广运行后,基本能满足各级人民银行和有关金融机构账户管理工作的业务需求,为更好地实施《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但从该系统实际运行半年多的情况来看,其功能设置尚须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王刚 《金融会计》2006,(2):36-37
人民币结算业务印章是指银行在办理人民币支付结算业务过程中,在票据及结算凭证上加盖的印章,包括汇票专用章、本票专用章、结算专用章、现金收(付)讫章、转账收(付)讫章、业务公章等。长期以来,有关结算业务印章的使用规定一直散见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