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了解一下简化储蓄种类和降低利率後的储蓄工作情况,本刊编辑部邀集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一部份储蓄工作同志举行了一次座谈会。座谈的结果肯定了目前储蓄工作已经具备更为为利的条件,并且,无论在储户和金额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发展。目前开展储蓄工作的有利条件正在日益增长首先,座谈会提出了,目前开展储蓄工作的有利条件正在日益增长,这些条件是: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人民储蓄事业,是随着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建国三十年来的人民储蓄,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虽然曾经受到林彪、“四人帮”的干扰,但是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储蓄工作在积聚资金、支援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还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储蓄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当前,回顾一下建国三十年来储蓄工作的进程,总结一下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推动人民储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这里仅就个人了解到的一些情况,作一点叙述,谈一点认识体会。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们研究建国以来城镇储蓄工作发展变化的规律,认为“左”的思想在城镇储蓄工作中有种种表现,严重影响了储蓄事业的发展。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适当地降低储蓄存款利率,减少储蓄种类和档次,影响了群众参加储蓄的积极性。1965年将定期储蓄存款利率降低了35.3%,1971年又降低了18.2%。以沈阳市为例,1966年到1968年利率调低后,城镇储蓄存款年平均  相似文献   

4.
截止7月10日,建设银行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14.72亿元,提前实现了该行制定的1988年至1990年储蓄工作三年发展规划确定的增储目标。为把储蓄工作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7月19日,建设银行总行在黑龙江哈尔滨市又召开了储蓄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储蓄计划和规划的执行情况;总结储蓄工作的成果,交流经验;针对当前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讨论相应的措施,制定有关办法;修订全行储蓄业务发展规划,提出今后三年储蓄工作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定期在七月间召开第二届全国储蓄会议,明确方向,讨论当前国家经济建设进行中的储蓄工作问题。全国解放之初,人民银行即在全国各大城市开展储蓄,在物价还不稳定的情况下,对保障职工、市民的生活,扩大人民政府的政治影响起了应有的作用;并且为储蓄业务打下了基础。财经统一以后,由于物价稳定,人民开始改变重物轻币的心理,储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九五○年十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召开了笫一届全国储蓄会议,总结了过去的工作,制定了新的储蓄方针,统一了储蓄章则、制度、办法,为全面开展储蓄工作创造了主观条件。三年来,储蓄工作一直在迅速发展着,在金融物价稳定、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下,集中了庞大的资金,对巩固金融物价的稳定,加速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储蓄工作会议上,青岛市人民银行介绍了几个储蓄所在工厂、企业和部队中开展储蓄工作的经验;青岛驻军某部政治处副主任和青岛自行车厂党委宣传部长还到会介绍了在部队、工厂中如何运用储蓄工作,辅助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阶级教育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储蓄工作与机关、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相结合,与安排好职工生活相结合”方针的进一步发展。储蓄工作,从储蓄工作专业部门来说,就是根据职工群众安排生活的需要,把广大职工生活上暂时不用的钱集聚起来,支援国家建设。储蓄工作的开展必须建筑在以下几方面的基础上:第一,广大职工有储蓄能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国的人民储蓄事业发展很快。储蓄工作在社会上的地位有很大提高;储蓄存款在整个资金来源中的比重在上升;通过储蓄集中的资金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在加强。现在,党中央、国务院对储蓄工作很重视,把它看成是政治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银行储蓄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从今年开始,我国已进入“八五”计划,储蓄业务如何发展,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张庆寿同志在《开创“八五”时期储蓄工作的新局面》一文中,阐述了发展储蓄业务的指导思想、业务规划和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9.
何学义 《中国金融》1990,(11):39-40
当前,储蓄发展如何进一步发挥储蓄工作的机制,把握影响储蓄业务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从而从总体上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争取主动,乘胜前进。当前,对储蓄业务发展有利条件很多,首先是社会经济和人民收人稳定增长,国家和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提高了工资收人,与此同时采取了控制物价上涨.上调利率等相应措施,增强了人民群众信用心理的承受能力,增强了人民群众储蓄的潜在可能,为稳定储蓄来源创造了一个良好环境.其次,银行干部、职工经历多年来多种复杂情况的严峻考验,大大地增强了应变能力,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在网点设置,人员素质、管理技术方面有了进一步加强,为进一步发展储蓄事业奠定了一个比较雄厚的业务基础。第三,各级党政部门加强了对银行工作的领导,重视了储蓄工作,把它作为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0.
工商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的全面储蓄代办工作近两年有了较大发展。1984年末,全省共有全面代办所2,760个,代办人员3,900余人,储蓄余额11,678万元,比省内一个中等城市的全部储蓄余额还要多。  相似文献   

11.
从1985年以来,各地县、市农行都陆续聘用了一批储蓄代办员。时至今日,储蓄代办员已经成为一些行、处储蓄工作的重要力量,推动了农行储蓄事业的发展。如来宾县农行1985年前没有一个储蓄所,现已有15个储蓄专柜,分布于县城和乡、镇圩集,在从事储蓄工作的73人中,有44人是聘用的储蓄代办员,占总数的60%以上,1984年末来宾农行储蓄余额仅有466万元,至1990年8月底止已有储蓄余额4758万元,比1984年底增加4292万元。翻了三番多,为筹集资金,支持农村商品生产做出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今年上半年的城镇储蓄工作有很大发展。一至五月份,全国城镇储蓄存款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一点六倍,这是建国以来城镇储蓄发展的最高水平。由于保持了安定的政治局面,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广大银行职工的努力工作,以及储蓄利率的调整,人民群众参加储蓄的积极性空前  相似文献   

13.
关于农行城区储蓄发展战略的思考黄竹农行城区储蓄发展战略是指农行储蓄工作在巩固农村储蓄阵地的基础上,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区(集镇),以发展城区储蓄为重点带动全行储蓄事业发展的策略,目的是增强农行资金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这是一个与农行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战...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金融》1989,(8):10-12
长期以来,我国的储蓄工作一直受到普遍的重视。解放初期,储蓄作为稳定物价、稳定市场的手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发展到今天,数以万计的储蓄网点遍布城乡,数以十万计的储蓄工作人员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随着金融事业的发展,储蓄工作的重要作用日益显著。到目前,在银行  相似文献   

15.
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徐汇区办事处储蓄股有干部十五人,分为综合、推动二组,共同负责领导下面六个储蓄所、二个储蓄专柜及八个派出服务组开展储蓄工作。对储蓄业务的组织领导方法已初步累积了一些经验: (一)加强对区办事处领导的请示汇报制度储蓄股在领导基层开展工作时,加强了对区办事处领导的经常汇报,并做到了有制度、有数字、有情况、有办法,帮助领导及时了解全区储蓄工作情况,以便更好地提出适合辖内情况的工作任务,并动员与组织全区储蓄干部积极来完成。因此储蓄  相似文献   

16.
人民银行沈阳市分行最近召开储蓄宣传工作座谈会,座谈讨论了储蓄部门搞好储蓄宣传,抵制精神污染,积极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问题。同志们回顾了近几年来,广大储蓄干部解放思想,突破了“四人帮”制造的不准宣传物质利益,不准宣传储蓄利息的“禁区”,在工作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储蓄宣传,推动了储蓄事业的发展,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这次会议开得很好,各地银行介绍的经验很丰富,说明一年来我们的储蓄业务规模和工作经验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在教育青年干部,培养储蓄工作接班人方面,在结合“五讲四美”活动,改善服务工作质量,文明礼貌办储蓄方面,经验很好,事迹很动人。我相信,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我们的储蓄工作一定会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使银行储蓄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情况:一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要求银行储蓄集聚更多的建设资金;二是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将为银行带来更多的储蓄;三是证券市场的发展,居民储蓄将继续分流。在新形势、新情况面前,如何做好银行储蓄工作,初步提出如下的对策思考: (一) 转变思想,树立大储蓄观念储蓄的概念有大有小,有宽有狭,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 广义的储蓄,即全社会积累。包括政府的积累、企业的积累和个人的积累。(2) 中义的储蓄,即个人的价值积累,也就是居民持有的各种金融性的资产,包括:  相似文献   

19.
发展人民储蓄事业是集聚国内资金用于经济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当前进行四化建设和经济调整时期,进一步组织人民群众参加储蓄,以解决发展经济的资金需要,其重要性和可能性都更为明显了。我国的人民储蓄事业一直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持续发展的,特别是在粉碎“四人帮”后的近三年多时间里更是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目前人民群众参加储蓄的热情很高,潜力很大,而储蓄工作的薄弱  相似文献   

20.
储蓄工作是一项经济工作,又是一项群众工作和政治工作。如果不深入细致地进行调查研究,就不能熟悉储蓄工作发展趋势,掌握不了储源增减的变化规律,也就不能有计划地开展储蓄工作。过去在储蓄调查研究工作中,往往只计算一下当地国民经济计划的“大帐”,就得出储蓄进度计划。近年来工作有了改进,进一步从调查研究人民经济生活的收支变化(简称为算“小帐”)着手,了解群众的货币收支情况和思想动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来检验储蓄工作并预测储蓄发展趋势,使储蓄工作进一步接近了实际。但在调查研究工作中,对算“小帐”的意义,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