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省宁乡县西冲山乡党委、政府把村专职村干部每月领取固定补贴的制度改革为以职务工资、工龄工资和奖励工资三部分组成的工资制度,较好地解决了树干部“多干少拿钱,不干也拿钱,久干不加钱”的矛盾。具体做法是:以村干部所担任的职务和所在村规模大小,由乡政府确定职务工资;以担任村干部时间长短,按一年工龄5角钱为标准确定工龄工资;再从乡财政中每年拨款5,000元以上,按完成岗位责任制的情况,发给奖励工资。同时,还精减了村干部19人。双泉村党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襄汾县改革农村干部干好干坏一样拿固定工资的管理办法,对农村干部实行了基础工资、浮动工资相结合的工资同政绩挂钩制度,促进了农村干部抓工作、办实事。过去不少村的干部拿的是固定工资,存在着干多干少工资照拿、各项工作落不到实处的问题,影响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进程。群众说一些干部是“只受香火不显灵”。针对这种情况,襄汾县委、县政府在广泛调查研究、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今年初改革农村干部拿固定工资的办法,规定农村干部工资分为基础工资、浮动工资两部分。浮动工资不得低于全部工资的40%。浮动工资根据两个文明建设的各  相似文献   

3.
荣超  闻向阳 《乡镇论坛》2010,(34):26-26
<正>江苏省沭阳县大胆创新,从经济、政治、教育、关爱、管理等五个方面下工夫,强化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着力提高基层干部的干事业激情,有效推进了基层组织建设。强化经济保障,改善村干部生活条件。坚持以高于全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标准解决村干部基本工资问题,村党组织书记年工资不低于1万元,最高的已超过2万元;其他村居干部基本报酬采取系数法确定到人,具体系数标准由各乡镇根据村居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状况确定。对经济发展排  相似文献   

4.
这样“挂钩”行吗?年初,笔者下乡调查,听到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反映:少数乡镇为解决农村税费收缴难题,采取税费收缴与村干部工资挂钩的“一揽子”方法。个别乡镇甚至与村民小组长直接挂钩,即将农业税、乡统筹费和村提留的收缴按干部分片包干到人,并将干部的工资也列在...  相似文献   

5.
“村官”也应精简最近,笔者在鲁西南农村进行走访发现,不少农民对村干部职数过多意见很大,他们希望能引起上级部门的重视。据了解,在鲁西南一般的村,大小村干部就有七八个,多的甚至十几个,这还不算村小组干部。工资加补贴人年均达1500元以上,一年下来,每个村...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慈溪市祟寿乡有19个村,24,708个村民,94个村干部(含村支书、村主任,社长、治保调解干部、妇女主任、青年民兵干部)。以前,该乡的村干部报酬普遍较低,有的甚至几年未曾兑现,19个村的村支书享受月固定工资50元以上的仅6个村,月平均工资在30元左右的13个村,其他干部报酬更低,有的甚至还排不上号。针对上述情况,该乡党委和政府决定在1989年对全乡村干部实行误工报酬全乡统筹和考核  相似文献   

7.
今天,上级又来电话,催促我交全镇村干部学历达标的教育培训费。按县委组织部文件要求,全镇45岁以下的村干部都必须参加学历培训,力争在2008年全县80%的村干部都有大学文凭。每个参培村干部自己交600元学费,县组织部补助2000元。作为分管党务工作的副书记,我一方面觉得全镇36个村干部需交21600元,钱没有出路,另一方面对简单要求村干部学历达标的做法有意见。说老实话,在我们这些落后的山区,叫那些村干部自己掏钱拿大学文凭,根本是不可能的。要完成培训任务,只有镇财政出钱为村干部学历培训埋单。然而,镇上财力紧张得连工资都一拖再拖,哪还有…  相似文献   

8.
宁夏吴忠市民政局问:我市金积镇党委根据农村现实情况的变化,研究决定,人口在2500人以上的村村干部职数定为5人,人口在2500人以下的村村干部职数定为4人,当选的村委会委员(村委会主任除外)凡50岁以下且适合村级干部任职要求的,经考察合格,一律选聘为村干部,50岁以上的当选委员一律不考虑在村委会中担任实职。我们想问:1.村干部包括哪些人,村委会委员算不算是村干部?2.村上的妇联主任、民兵营长、团支部书记等职务由哪些人担任,怎样产生?这些人的工资(误工补贴)由谁来承担?3.金积镇对村委会委员进行再选聘行为,对不对?答:选举和选聘是根本不…  相似文献   

9.
如何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化解县乡债务是一个大课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永寿县通过创新财政管理体制。五年化解债务1亿多元。县级财政连续6年无赤字。全县干部、教师和村干部工资实现统一发放。陈欠工资即将全部足额兑付。  相似文献   

10.
当村组干部几十年,大好年华和大部分精力忙了大伙的事,退下来后却发现自己一无所有,这着实让村组干部黯然神伤。怎样才能调动村组干部的积极性,激活基层组织这一“细胞核”?去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天峨县在全县范围内试行提高村干部待遇和给村民小组干部发放“工资”、给退休或提前离任村干部发养老金的制度,使村组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本溪市石桥子镇7个村的村委会干部补贴,过去一直由镇政府根据所掌握的情况来决定。镇里发个通知,村里筹资发放。这种做法公开不够,透明度不高,且发放标准难免不够科学合理,有失偏颇。更为严重的是,村干部工资由镇政府决定,利益的来源出自上级政府,往往会导致村干部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这与村干部的民选性质背道而驰。因此,为了真正还权于民,帮助和支持村民依法实行自治,贯彻《村委会组织法》,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这个镇于1999年指导各村在全面实行村务公开的基础上,每半年召开一次村民会议,评议村干部,…  相似文献   

12.
志勇  荣凤  李玲 《乡镇论坛》2008,(7):10-10
“当了这么多年村干部,以往都是从村里领点工资,做梦也没想到,从今往后俺也能从办事处财政上领钱,再也不为领取退休金发愁了。”1月17日上午,拿着刚刚领到手的3362元工资,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季家街道办事处巨峰村62岁的老村干部孙世栋激动地说。  相似文献   

13.
“宁率千军,不领一村,村干部难当。”这是当前农村基层干部的普遍反映。那么,村干部工作究竟难在哪儿呢?最近,通过对保定市清苑、满城两县调查发现,曾一度使村干部头痛的农村工作“两台戏”(计划生育、宅基地),经过几年的努力,不少村干部感到不那么作难了。而作难、害怕的是上头念“七不经”。一怕领导不信任。调查中,一些村干部对我们说:“领导对我们只压任务,不教方法,只指责,不指导。工作难做,打不开局面,说我们‘能力低’,‘没本事’;出点儿差错,说我们‘靠不住’;给领导提点儿意见,说我们‘不听话’、‘两条心’。劳心费神了半天,落个上头不满,下头反感,里外不是人。”下边告小状,上边又不信任,使这些村的干部感到工作难干,干部难当,由此产生了泄气思想。二怕领导不支持。清苑县某村一个下台干部,依  相似文献   

14.
张芳 《乡镇论坛》2008,(31):17-17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的发展与稳定、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以及农民的共同富裕,最终都要靠村干部去“穿针引线”。为了进一步加强村两委建设,妥善解决村组干部工资偏低问题,充分激发和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甘肃省瓜州县结合实际,不断提高村组干部工资待遇,完善激励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陕西武功县大庄乡改革村干部报酬制度,尝试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计酬办法,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低谷回音大庄乡南傍渭水,北依陇海铁路,地平水浅,交通方便,劳力富足,条件优越。全乡共有17个行政村,自农村改革以来,村干部报酬这个“老大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集体经济‘空壳’,干部报酬‘断炊’”。家庭联产承包打破了“大锅饭”,村干部拿中上劳工分的“饭碗”也随之被敲碎。集体经济富实的6个村,干部的“大锅饭”照吃不误;集体经济薄弱的11个村,干部报酬“停火断炊”。——“掌柜太多,村民受不了。”村子不论大小,党支部、村委会、民兵、妇联、共青团、治保会、调解组,一揽子干部吃补贴。农民负担重,怨气大,抵阻逆反情绪强烈。  相似文献   

16.
五河县推出《关于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的暂行规定》安徽省五河县推出的《关于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的暂行规定》,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待遇作了具体规定。其生活待遇实行结构工资,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基础工资:一般每人年基础工资不低于550元。凡村人均纯收入...  相似文献   

17.
《西部财会》2006,(6):F0004-F0004
3月31日,新华社记者报道:“永寿县通过创新县级财政管理体制,近五年共化解债务1亿多元,县级财政连续6年无赤字,全县干部、教师和村干部工资实现统一发放,拖欠工资全部足额兑付到位”。  相似文献   

18.
在山东省莱西市朴木镇王福庄村,提起村干部来,村民们便会自豪地竖起大拇指,喷喷赞叹:“俺村的‘六不’干部,真是俺全村老少爷们儿的贴心人,好当家!”何为“六不”?一不乱吃喝。王福庄共有630口人,1996年人均收入2820元,全村公共积累80多万元。这样的村,干部不会在乎吃点喝点吧?不,村支部书记说,这些年。正是因为村干部管住了自己的嘴,才有了今天的积累。村里的干部,上至支部书记,下至一般电工,没有一个喝酒的。镇机关干部下乡开展工作,村干部则明说,如果下午没有特急的事要办,中午一律不留客。有急事留下吃饭的,也是…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少数地方出现了村干部“公职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对农村干部采取机关干部的管理办法、实行县乡财政统一发放工资等。对个别村实行干部“公职化”,短时期内可能会起到积极的效果。令人担忧的是,有的地方把这种做法当成经验在一个县甚至一个市进行推广。笔者以为,对村干部不宜实行“公职化”管理。村干部“公职化”不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和传统。村干部“公职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意味着基层政权的下移。从我国历史上看,基层政权一直建立在乡一级,“村官”的农民身份从来没有改变过。历史经验证明,这种做法符合…  相似文献   

20.
郑中 《乡镇论坛》2011,(13):7-7
当前国家不断向村庄内部输入资源,农村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让这些资源用到村民最为需要的地方,建设一个健全而合理的村级干部队伍体系就非常必要。而现实是当前村级干部队伍明显弱化。一些村干部认为:增加干部的补贴或许能留住人。村干部补贴是个人的收入,谁也不会拿个人的收入投入到集体事务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