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行家》2014,(9)
正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中国银行业近年来"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覆盖地域不断扩大,海外战略布局初见雏形。我国金融业"十二五"规划也提出了"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发展我国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在继续推进和优化中国银行业海外布局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家层面引领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保监会逐步放宽保险业海外投资政策的背景下,中国信保、中国人寿、中国太平和安邦保险等保险机构通过为中资企业出口业务提供风险保障等方式推动自身的国际化进程。但是,目前中国保险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过于注重投资海外地产投资,而且存在保险保障缺失、人才国际化发展滞后、投资渠道局限、海外持续投资能力匮乏等问题。此外,中资险企的国际化发展受到主观和客观双方面的制约。对此,保险业应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同时,中资险企应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契机,拓展国际保险业务而且应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支撑,加速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温灏  田惠敏 《中国金融》2022,(12):95-96
<正>深处百年变局的历史交汇期,新冠肺炎疫情叠加俄乌冲突,对国际格局和外部环境带来更大不确定性。纵观对外投融资合作全局,我国对海外重大项目的资金、资本、资源等系统性投入逐步增加,海外资产安全和海外利益保护压力逐步增大,存在的中长期风险敞口将威胁安全与发展大局。为促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  相似文献   

4.
从联想进军海外市场的"三部曲"、三个发展策略和"大船结构"管理模式几个方面分析其发展海外直接投资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出中国企业发展海外直接投资的有效途径和举措.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在我国银行业改革逐步深化,与美债、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在经济一体化与金融全球化的浪潮中全面推进跨国经营战略,海外并购的规模不断扩大,海外设立机构的数量稳步增加。本文在总结和阐述相关动因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工商银行与中国银行的发展实例,比较不同的策略选择与战略侧重,分析和研究银行海外发展的不同模式,结合实际案例寻找共性因素和成功经验,在研究国际环境的前提下,提出理性对待海外发展,踏实积攒过硬实力,积极迎接监管挑战等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6.
《会计师》2019,(15)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尤其是建筑企业纷纷"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实现了海外跨越式发展,创造了骄人的业绩。建筑企业在海外工程实施过程中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难免会遇到各种财税风险,本文就海外建筑企业项目施工在会计准则差异和税务风险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其财税风险,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持续活跃,从纵向的时间维度回顾中国企业走出去征战海外的历程,可以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分为不同的阶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机也从初始注重自然资源获取逐步向获取技术等优势无形资源转变。基于无形资源的视角,立足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演化特征与动机意图进行了深入剖析,对于促进中国企业更好地实施海外并购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内上市公司逐步加快了国际化发展步伐。目前,许多上市公司海外业务已延伸到世界各地,为加强海外资金风险管理,大都实行了资金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建立了全面资金风险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建设银行努力在新的竞争格局中培育竞争优势,在"综合性、多功能、集约化"的战略导向下,加速在海外的网络布局,努力打造"领先同业的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在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信息技术工作要与业务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积极提升技术对业务的支撑能力。近年来,建设银行建立全面的业务持续性管理体系,灾备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已经逐步从总行扩  相似文献   

10.
陈扬 《中国金融家》2015,(2):126-127
保险公司走出国门参与海外竞争的步伐将会加快。预计在未来几年,保险行业还会出现更多并购事件,包括寿险和非寿险公司。买楼、买银行、买保险公司……近两年爱上"海外血拼"的保险企业们可谓出手阔绰。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监管政策逐步放开,中国险企"走出去"的步伐也不断加快,险企海外投资正逐渐成为常态。买楼才是真"土豪"在险企的海外投资计划中,不  相似文献   

11.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资本投资市场逐步萎缩,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跨国投资格局中逆势而动。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业务从模和广度两个维度实现跨越式发展。企业"出海"有助于实现现阶段经济"调结构,促转型"大格局;有助于我国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有降低国际贸易摩擦发生频率,抑制投资保护主义兴起等问题。在这一实践过程中,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依托自身优势资源,从经济转型的大背景出发,探索出一条跨国并购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在海外设立子公司及分支机构,布局海外实体产业,并逐步成长为跨国企业集团。近年来,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变化不确定性增加,新兴市场国家汇率波动幅度扩大,中国企业集团如何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外汇风险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跨国企业集团开展外汇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建设银行在香港的成功上市,海外分行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当前形势下只有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逐步实施海外发展战略,才能实现建设银行有竞争实力的先进的国际化大银行的发展目标。要想真正做大海外分行,提高银行的国际知名度,就必须大力发展国际银团业务。笔者认为积极参与国外银团贷款有助于开拓国际金融市场,落实建设银行海外发展战略,学习外资银行的信贷管理模式和经验,带动和规范建设银行国内银团贷款业务的发展,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海外创业板市场发展状况及趋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75家海外创业板市场基本概况、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自1995年以来,海外创业板市场整体规模逐步扩大,交易日渐活跃,波动性较高;多采用附属于主板的设立模式,板块内部细化态势明显;新陈代谢率高,开设和关闭时间较为集中。同时,海外创业板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上市资源不足、规模化运作压力较大和市场监管难度较高等问题。海外创业板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为:市场集中度趋于提高,两极分化的格局基本形成并向纵深发展;公司化运作和并购重组将更加明显;全球范围内的上市资源争夺将成为各创业板市场竞争的主要策略;上市公司行业结构差异化将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程渡 《财会学习》2020,(2):201-202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我国企业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和巨大挑战。我国企业在走向全球的道路上,逐步提升了自己的国际竞争力;但经济全球化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适应国际市场的发展要求,实施海外并购策略成为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选择的主要投资方式。通过海外并购可以加强国际企业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我国企业学习国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本文以我国制造企业为例,主要探究其在海外并购中存在的问题。制造企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重视我国制造企业海外并购有利于推动制造企业更好的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了一系列的问题,解决制造企业海外并购存在的问题成为此战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为了转变经济发展的形式,着手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大力发展贸易出口服务,逐步使我国由货物贸易出口大国向服务贸易出口大国的转变.为了推动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健康稳定发展,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海外项目应税服务退免税的优惠政策.在"营改增"的全面执行后,部分服务行业已经归入到我国的增值税征收范围内,同时对部分海外项目服务推行零税率及免税的政策,不过因为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退税政策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在零税率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给政府和企业都带来很多的麻烦,因此我国海外服务出口的税收筹划工作急需解决.  相似文献   

17.
中信保出口卖方信贷保险项下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可以通过各种风险缓释措施有效防范风险,满足各方需求,可应用于融资期限长但买方资信较差的工程承包项目。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规模稳步增长,企业竞争力逐步提升,中国工程公司经过多年的积极海外拓展,海外业务已成为国内公司总部主营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8.
张勇 《中国外资》2014,(5):105-106
我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进行海外经营,从事投资融资等活功。我国企业参与海外市场交易,需要遵守项目所在国的法律,不但要应对本土企业的竞争,还要面对其他国家企业的挑战,财务管理质量和水平关系着企业海外项目的运营与发展,因此要重视财务管理。本文首先指出了我国企业海外经营面临的挑战,其次分析了投资经营面临的财务管理风险,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资企业海外并购经历了1979—1983年的萌芽阶段、1984—1991年起步阶段、1992—2000年动荡阶段、2001—2006年稳定发展阶段、2007—2012年快速增长阶段、2013年至今恢复理性阶段,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发展壮大的重要手段、战略转型的重要推手,并作为国际市场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全球并购市场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资企业海外并购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对国外标的评估和风险把控能力不够、对海外并购的资产权益力度保护不足和并购企业自身实力不强。中资企业海外并购的发展策略要重点围绕加强并购风险评估和防范、加快建立安全审查及权益保护机制、积极捍卫多边主义原则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逐步加快,跨国并购项目呈现“井喷式”增长。从最初的消费电子和家电企业的海外收购尝试,到现在的汽车业、金融业、能源矿产业、重型制造业等各个行业一系列的海外收购举措,已成为跨国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跨国并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但由于绝大部分企业没有过海外收购项目的经验,并且没能充分了解到收购项目的操作流程,使得收购项目大多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