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新红 《经济师》2007,(11):84-85
法院调解是民事诉讼法上一项基本原则,虽然在司法实践中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存在一些缺陷,但在现阶段仍有着存续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起源于美国的法院附设ADR制度,作为一种司法调解制度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运用。近年来,我国在司法实践中为完善法院附设ADR制度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我国的法院调解制度进行了全面规范,确立了协助调解人制度、独立调解人制度、和解协议确认制度以及和解协调人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尚存在许多程序方面的缺陷,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司法ADR制度,需要通过立法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刘铮 《经济论坛》2010,(8):221-224
调解作为一种有效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曾几度兴衰,究其原因,学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本文从经济学角度,运用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社会、当事人及法院各自的价值判断标准进行经济学分析,试图找出法院调解兴衰的原因并对法院调解的未来做出理论上的预测。  相似文献   

4.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在法律实践、政治设计、文化引导、经济效益、社会效果等方面都有独到的作用,在化解社会冲突,促进义务的履行方面一直也在发挥积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活跃与发展,我国的诉讼调解制度逐渐暴露出自身的矛盾和弱点,完善的方向和思路也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纷繁复杂的社会纠纷也日益突显,司法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建立多元化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更符合社会和法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的法院调解兼具司法与替代性解纷机制两种特征,从ADR的角度来看,法院调解与其他非诉解纷机制一样具有相同的制度补充机能。从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概述入手,针对中国法院调解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中国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在法律实践、政治设计、文化引导、经济效益、社会效果等方面都有独到的作用,在化解社会冲突,促进义务的履行方面一直也在发挥积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活跃与发展,我国的诉讼调解制度逐渐暴露出自身的矛盾和弱点,完善的方向和思路也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7.
调解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部分,对于行政诉讼法中是否应当加入法院调解制度,长久以来都是学界争论的焦点,笔者试图从行政法调解制度的历史原因、现状、未来展望进行分析,以其对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立法做出一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鑫 《现代经济信息》2011,(19):272-273
法院调解,即司法调解,是在审判人员主持下,双方当事人依法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实体权益的一种诉讼活动和结案方式。被被誉为"东方经验"。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开展以及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民事调解制度中的不足逐步显现,制约了调解制度在民事诉讼活动中作用的发挥。因此,完善我国的民事调解制度,对推进司法进程、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调解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部分,对于行政诉讼法中是否应当加入法院调解制度,长久以来都是学界争论的焦点,笔者试图从行政法调解制度的历史原因、现状、未来展望进行分析,以其对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立法做出一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法院行使着国家的审判职能,裁判权行使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法律的公信力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如何运用完善的处理方式,有效地解决纠纷,以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赢,成为热点问题,调解制度因此也被广泛关注。如何改革调解制度,发挥调解作用,完善调解程序,已成为法院实现司法为民的工作理念,提高审判效率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