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晨 《审计月刊》2004,(7):16-16
全面推行“审计日记制度”是贯彻落实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颁布实施,受到了广大审计人员的关注。对照《办法》的要求,结合我们试行“审计现场工作记录.制度”一年多来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记审计日记时,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2.
一、正视撰写“两个审计报告”存在的缺陷 在日常审计工作中.我们将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报告》和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称为“两个审计报告”。其中前者是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实施审计之后.向本级政府(或政府首脑)提出的关于审计情况和审计结果的书面文书:后者是各级审计机关受本级政府委托.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交的关于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全过程和全部情况的书面文件。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一些地方撰写这“两个报告”普遍还存在一些缺陷.比较突出的是:  相似文献   

3.
期后事项审计应关注的几个重要日期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册会计师在期后事项的审计中,应关注以下几个重要日期:(1)结账日,《企业财务报告条例》规定年度结账日为公历每年的12月31日;(2)资产负债表日,我国的资产负债表日与结账日基本上一致,即为公历每年的12月31日;(3)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指对财务报告的内容负有法律责任的单位或个人批准财务报告向企业外部公布的日  相似文献   

4.
风险导向审计的新发展及其借鉴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布衣 《财会通讯》2004,(10):75-76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下属的国际审计和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于2003年10月发布了一系列审计风险准则,其中包括《会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准则》、《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和评估重大错报的风险准则》、《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风险的反映程度准则》和《审计证据准则》。这些准则(以下统称为“新准则”)将从2004年12月15日起正式施行。新准则有如下主要变化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1.审计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印发的审计风险准则之一《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一会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准则稿),将审计风险作如下定义:“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小企业会计制度》在境内小企业范围内执行。财政部还要求会计师事务所,“了解掌握《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各项规定,在接受小企业委托进行审计服务的过程中,以《小企业会计制度》作为会计标准进行审计,提供审计报告”。  相似文献   

7.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提出了“知识经济”这一概念,其主要特征是“以信息为中心,以高科技为动力,以人才为条件,以服务为手段。” 1998年 10月,世界银行发表的经济展望报告命题为《知识促进发展》中提出的论点之一,就是新的知识和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将不断增加,而知识的不断创新又推动经济的发展。那么知识经济是否也能推动审计工作的发展呢 ?回答是肯定的。   一、正确认识知识经济必将推动审计工作的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商品中的现代知识含量增多,即…  相似文献   

8.
2005年3月1日,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The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ofSecuritiesCommissions,简称“IOSCO”)下属技术委员会(TheTechnicalCommittee)发布了《加强资本市场防范财务舞弊报告》(ReportonStrengtheningCapitalMarketsAgainstFinancialFrauds)。这份报告是对近期全球  相似文献   

9.
年初审计署发布的《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即“六号令”,我县审计局对“六号令”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研究,我们认为“六号令”对审计人员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和业务素质,明确审计责任,防范审计风险,将会起到防息于未然重要而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六号令”确定的“三级复核”制度,更是保证审计项目和报告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程延 《现代审计》2004,(6):8-10
2004年6月23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200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内容公开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长达22页的审计报告中,有19页都是关于对各级财政审计后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所涉问题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这场“审计风暴”席卷全国,震撼海内外。其特点:  相似文献   

11.
2003年3月4日,国家审计署4号令颁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下简称4号令),该规定自2003年5月1日起施行。这部新的行政规章与1995年7月14日审计署1号令颁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下简称1号令)相比较,有以下三方面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2015年12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以下简称《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这对于我国审计事业创新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为深入学习理解《框架意见》及《实施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进一步推动审计理论研究的新发展,南京审计大学组织从事审计科研的学者,专题学习和研讨了上述两个重要文件,从“党政同责、同责同审”、国家审计“革命”、党政同步审计、审计制度创新、审计全覆盖、审计独立性、审计职业化、审计能力建设等角度进行了全面解读和阐释,为深刻理解并实施有关文件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在审计工作中.要实现审计目标.必须收集和整理审计证据:要形成任何审计意见和决定都必须以充分的证据为基础。否则,审计文书就不可信赖。因此.审计证据是审计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核心概念。通过学《规范》,对《审计证据准则》“第三条”谈点个人学习体会与粗浅认识,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河北审计》2001,(2):39-41
一九九五年1月13日省审计厅与省电视台办“大家来欢乐”节目 ,宣传《审计法》。1月18日河北省审计厅对荣获“献计奖”的11个单位进行表彰。1月19日叶连松等领导同志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审计调查的综合报告》做了重要批示。叶连松省长批示 :“建议很好 ,要认真研究”。1月23日至25日全省审计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市召开。2月7日省长叶连松、常务副省长陈立友、副省长郭世昌《对全省土地管理部门1992—1993年度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审计的综合报告》作了重要批示。郭省长的批示为 :“请土地局、建委…  相似文献   

15.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规定对财政资金运用实行跟踪审计。实施跟踪审计,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是国家审计发展的本质内在要求.是财政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只有实施跟踪审计.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  相似文献   

16.
新修订的《审计法》第四十条规定:“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第四十一条规定:“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署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并对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一并研究后.提出审计机关的审计报肯”。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双审计报告制”,  相似文献   

17.
林木 《审计月刊》2005,(2):23-23
中国审计教育网(http://www.shenji.org)主办,《审计月刊》杂志社、河南省审计厅、吉林省内部审计协会、贵州省内部审计师协会、河北省内部审计师协会、云南省内部审计师协会、天津财经大学现代会计研究所、北京中平建会计师事务所协办,北京五洲仕通国际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2004中国内部审计论坛”于2004年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圆山大酒店成功举办并圆满结束。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审计专业网站举办的内部审计领域的高层次论坛。  相似文献   

18.
《审计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报告应当重点报告对预算执行的审计情况。必要时,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对审计工作报告作出决议”。“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的问题的纠正情况和处理结果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相似文献   

19.
一、期后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定义与分类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5号一期后事项》(以下简称《审计准则》)规定:“期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会计报表公布日发生的对会计报表产生影响的事项。  相似文献   

20.
继国家审计署提交给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计清单”向社会公开之后,又先后有重庆、河北、河南等多个地方审计机关向社会公开了其“审计清单”,而北京市包括非典资金使用不规范等违纪内容在内的“审计清单”,也出现在7月30目的《北京娱乐信报》和《京华时报》上。另据《华西都市报》7月30日报道,四川省人大常委会7月30日将通过表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