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伦理价值角度看,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深化财税改革的论述非常精辟:明晰了财税改革的终极目的,即为了“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提出了深化财税改革的根本方向,即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确立了各项社会公共活动治理的终极目标,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对全社会的利益作权威性的分配。政策规划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利益分配功能.还包括分配前的利益选择和利益综合.分配后的利益落实。其中,利益落实是公共政策最关键的一环。同时,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群众为本。最终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3.
通货膨胀分配的特点及其克服措施董长瑞,于凤芹通货膨胀一般表现为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但它的实质却是经济利益的分配。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分配关系是通过货币和货币流通来实现的。物价的上涨,货币价值的下降,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实际收入,造成利益的再分配。在一定...  相似文献   

4.
改革过程实质上是利益再分配过程。因此,研究改革就必然要研究改革涉及到的主要的利益主体及其在改革过程中的地位。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主要涉及到三大利益主体,即党和政府、农民社员和供销合作社职工(包括供销社管理者)。改革仅仅依靠任何一个利益主体都不可能完成。各利益主体在改革中应当各司其责、相互配合、协同推进。只有这样,供销合作社才能有效、顺利实现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燃油税之利益博弈——对我国开征燃油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征燃油税虽然会导致经济利益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中的再次分配,给市场带来冲击,但总的来说,其符合公平税负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车辆产生的交通拥挤;也可以节约能源、抑止过度消费。无论从总体而言还是从长远经济发展来看,都是利大于弊。但是,燃油税的实施涉及到中央和地方、交通系统和税务系统各个利益主体的均衡问题。因此,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和协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海萍  康松  王静 《改革与战略》2011,27(12):75-77
财政省管县体制的改革不仅是行政管理手段的简单变革,也是涉及地方各层级政府权力的再分配,是一场深刻的地方政府制度改革。“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过程可以分为改革过渡期和改革深化期两个阶段。改革过渡期主要存在利益调整、管理监督和区域协调三个方面的制约因素;改革深化期主要包括行政体制、税收体制、法律体制以及政治体制四个方面的制约因素。“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应该针对不同时期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革政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税费改革已成为我国改革征途上的又一次“革命”。改革以来出现的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中央与地方、地方政府与老百姓之间的利益分配上,这种“利益分配”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制度问题,从广义来说,它是一个政治问题。一、制度约束:收入分配结构扭曲的根本原因经济分权式改革迫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地方财政问题。而目前财政问题的实质在于收入分配结构的扭曲。收入分配结构扭曲的根本原因,在于收入分配制度及其结构体系的失衡和失效。马斯格雷夫等人的研究成果显示,地方税设置应满足税源流动…  相似文献   

8.
市场竞争、激励机制与国有企业生产率决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利英 《南方经济》2006,109(6):30-37
本文用CASS数据实证检验了国有企业的主要改革措施对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的竞争、国有企业参与利润的分配、企业内部激励手段的运用和产量自主权、投资自主权的获得对生产率的增长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渐进式改革方式,仅就生产率增长而言,在不改变国有企业的产权归属的前提下,靠决策权力的下放和利益的再分配及市场竞争的压力也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改革本身就是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发展也有一个利益分配和利益导向的问题,无论是改革还是发展,利益都是核心。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反复现象和改制企业"新三会"与"老三会",孰主孰次等扯不清的问题,其关键就是利益关系没有理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指出我国当前经济、社会条件下对收入分配改革的迫切需求。在此基础上,解析既得利益集团对收入分配改革迟滞的影响,并提出破解既得利益集团的初步思考:构建多样化的公众利益表达机书】;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打破行业垄断,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财产收入的透明度,健全和完善实名储蓄制...  相似文献   

1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是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景,也是分配伦理的价值目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强城乡居民的收入。逐步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目前已到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的时候了,应当作为科学发展的一个中心课题,认真研究和谋划。鉴于分配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伦理问题,本文从分配伦理的视角.围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改革分配制度,整顿分配秩序,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提出6个方面建议: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深化改革,完善收入决定机制;重视理顺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大调节力度,遏止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突出一个“带”字,坚持先富带动后富,促进共同富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统筹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本领。  相似文献   

12.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对全社会的利益作权威性的分配.政策规划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利益分配功能,还包括分配前的利益选择和利益综合,分配后的利益落实.其中,利益落实是公共政策最关键的一环.同时,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群众为本,最终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3.
粮食政治     
全球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潜在生产能力更是绰绰有余,人类却面临着3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有8亿多人挨饿,近亿人面临死亡威胁,30多个国家出现粮荒和因之发生的社会政治动荡。 世界银行行长佐立克称“这是一场人为的危机,这是一场由利益分配和再分配导致的危机”。“经济创造财富。政治分配财富”——政治经济学这一基本要义诠释了这场危机在实质:这是一个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 企业的凝聚力是企业行为的基本标志,凝聚力的大小对企业的效率、利益、长远发展以及企业成员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当前,我国企业的改革正在进入攻坚阶段。“竞争上岗、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过程,也是利益再分配的过程。进行利益的再分配,势必会在员工中产生波动,这就会对企业的凝聚力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就此谈一谈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利益的大调整土地制度改革,首先是国有资产问题上土地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利益大调整。改革开放一开始就触及土地资源和利益分配问题。正如农村经济改革,最先改革的、以致每一阶段的改革都离不开土地问题。农业劳动者与劳动对象之间投入——产出——分配诸方面关系,都与土地体制密切相关。无论包产到户、承包经营责任制、农业规模经营等都与土地利用模式变革为基础。土地管理体制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决定了改革的成败,这是农村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同样也应牢牢抓住土地管理体制这个根本环节。虽然,城市土地与农村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社会中,分配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能否恰当地调整人们的利益分配养分,事关改革成败,我国在十二年改革中,对旧的利益关系进行了部分调整,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开始弱化,然而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研究和解决社会主义分配方式如何合理,优化,是九十年代改革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利益再分配是PPP模式再谈判中的一项重要问题,合理的利益再分配能促进再谈判以及整个PPP项目的进行。基于Rubinstein讨价还价模型,建立了PPP模式下利益再分配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出了减少自身的出价时间等手段可以提升再谈判中利益再分配公平合理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实质在于有关权力和利益的分配。财政税收制度是调整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财政税收制度变迁是中央与地方利益博弈作用的反应和直接结果。唐"两税制"和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是对中央地方博弈下的财政税收制度变迁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19.
曹喜民 《中国经贸》2013,(24):188-188
房产税改革不仅仅是社会利益的再分配,而且关系到社会公平与效率及老百姓的切实生活问题,因而,房产税改革要在深入分析现实问题的基础上不断深化,逐步推行,以确保税收的调节作用和民生问题的解决。通过发达国家房产税改革的成功经验的总结学习,能有效指导我国房产税改革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20.
政府采购制度是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它的实行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现有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是一种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因此,社会关注度很高。尤其是2003年1月1日《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随着供应商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日益增强,供应商的质疑投诉率也逐年提高。针对这一现象,天津市政府采购中心牢牢把握服务与监督并重的原则,以强化监督为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