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改革》2010,(5):1-1
当选词: 因为他,中国西部美丽而又神秘的”湘西世界”才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因为他,中国作家才有过那么一次无限靠近诺贝尔文学奖的惊人之旅。当代中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文学大师并不算多,而他作为“乡土文学之父”,显然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2.
陈藜文 《时代经贸》2009,(8):172-172,180
一、文学翻译的定义及范围 要比较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的异同,首先应该弄清楚其定义及所包括的范围。一直以来不少翻译理论家都给文学翻译下过定义,例如苏联翻译理论家加切奇拉、翻译理论家A.A.斯米尔诺大、中国现代文学家茅盾同志以及后来的张今等。  相似文献   

3.
饶芄子,女,教授,暨南大学副校长、暨南大学出版社社长、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兼职副主席、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华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著述有《文学入门》、《中西戏剧比较教程》、《比较文学与文学批评》等。名字被列入英国剑桥大学《世界名人录》及《有成就的国际学术带头人名录》。记者  相似文献   

4.
当今的编辑世界因为读者的复杂性而变得纷繁复杂,在满足读者需求方面也是鱼龙混杂。萧乾作为作家、记者、编辑、文学翻译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新闻史上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具有非凡的意义。他一生从事编辑工作,在编辑实践中所产生的编辑思想,对今天的编辑工作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香港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的殖民地历史、充分发达的经济、与西方社会的频繁交流、世界各地文化的无选择渗透、政府的放任自流……,使香港的文化、文学呈现出不同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特点:亦中亦西、亦土亦洋、良莠并存,通俗文学盛行,而严肃文学却少有市场。 应该看到,香港的文化工作者为文化(文学)在极度商业化社会中求生存、走向世界,是作了许多探索、耗费了很大心血的。以香港电影电视论,虽不乏色情与暴力,但西方世界都公认李小龙、成龙的中国功夫是一种极具魅力的东方文化。在文学领域,香港出版界虽垃圾成堆,但也出现了不少主题严肃的文学作品,真正反映出灯红酒绿下的生活本质。即便是通俗文学作品,也不乏美文佳构,更令人称道的,是出现了堪称20世纪中国文学的辉煌代表者之一的金庸,他那博大精深而又通俗诱人,使阳春白雪下里巴  相似文献   

6.
于婧 《经济研究导刊》2008,(13):258-259
赋是中国文学中的一类独特体裁,具有重大的文化、社会、历史等多方面意义,故其体裁形式特点在翻译中应受到高度重视。注重赋文体裁形式的翻译,有利于西方学者深入了解中国的赋学以及中华文学,推进中西比较文学领域的文体缺类研究的发展进程,还可跨学科交流传播及研究,包括哲学、美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  相似文献   

7.
在比较文学研究领域中,文学伦理学是将文学与伦理学相结合,从而对文学作品中的伦理现象和伦理关系进行分析.在德莱赛的代表作品《嘉莉妹妹》中,主人公们所体现出来的种种伦理价值取向都是值得分析的文学伦理现象.本文将通过对伦理学基本概念,文学与伦理学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的分析,进而浅析作品《嘉莉妹妹》中,主人公伦理关系的步步堕落,以及其在社会伦理之巅坠落的"美国梦".  相似文献   

8.
涂成林 《开放时代》2000,(9):113-116
有人说詹纳教授是个怪人,也有人说他很"反动"。据说 ?从他在 1991年发表了《历史的阴霾--中国危机的根源》一书后,围绕他的争论和非议也跟着多起来。我也很纳闷,詹纳前前后后在中国呆了七、八个年头,普通话虽免不了洋味,但还算标准地道;在中国众多"机关"单位"工作"过,翻译过中国古典文学《西游记》和一大批当代中国作家的文学作品,按理说这么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浸淫很深的学者,应该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持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可他的观点近来却越来越极端、偏激,就是在这本篇幅不大却颇具争议的著作中,詹纳在字里行间充斥着对…  相似文献   

9.
创业,打工,再次创业;中国,日本,再到中国——吴晓斌的创富之路曲折而又艰辛。但是,他分明又是一个幸运者,因为他如今已拥有10多家公司,资产过亿。在即将开幕的西安世园会上,他带来的特许经营的产品将会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1990年代的中国散文民中国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林荣 《开放时代》2001,(11):82-91
伴随着国家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1990年代的中国文学在中国社会文化整体结构中的地位发生了微妙而重要的变化;一种受市场意识形态支配的文学写作动向首先在散文领域显现了出来;从1990年代前期“文化散文”和“学者散文”等文学/市场品牌的创制,到1990年代后期“黑马文丛”的风行,1990年代的中国散文写作和相关的理论活动,在积极参与意识形态话语重构的过程中确立了自己的主流品格,而真正在文学史和社会、艺术价值的尺度上达到较高水准的少数人的散文写作活动,却被屏蔽在主流现象之外。  相似文献   

11.
李文生 《经济师》2011,(4):126-127
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创作思潮的影响。意识流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是有轨可寻的,可以说,它的输入大大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接轨。  相似文献   

12.
秦沣  冯捷 《经济改革》2010,(12):30-33
他在俄国出生,但却怀着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回归故土;从国民党政府最后一任新疆省主席到新中国首任新疆省主席,他将自己的命运始终与祖国和平统一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而作为一个维吾尔族学者,他的《维汉俄词典》和《新疆五十年》等,都是产生过较大社会影响的大作。  相似文献   

13.
"和"与"善"影响了中国早期文学的风貌;"言志"与"缘情"孕构了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学.文学和美学携手并进,推动了审美意识的转变,也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宋宏 《经济师》2010,(8):6-8
自2009年3季度以来,中国经济摆脱了世界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逐步进入恢复性增长区间,令世界瞩目。但与此同时,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会上对中国提出的控制碳排放的压力、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等等接踵而来,又令人不能不给予关切。2010年盛夏时节,香港中文大学及亚太研究所研究员石齐平先生应邀到安徽出席一个学术论坛。笔者在听取他的演讲后访问了他,访谈的主题就选择石先生的演讲主题之一——"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  相似文献   

16.
方正 《资本市场》2008,(1):10-13
<正>我很荣幸也很高兴能够在这里,就中国经历前所未有的急速发展而跃升成为主要经济强国,并为香港带来新的挑战及机遇,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去年10月,我在香港召开的香港上市公司商会午餐会上,也曾经谈过这个主题。当时面对的都是香港商界的领袖.其中不少更在内地开展业务,我相信他们对这个题目都有丰富的亲身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封兰 《经济研究导刊》2009,(15):211-212
周作人是一个个人主义者,他以人性的二元为基础,以个人为本位。他倡导人的文学",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的文学,便谓之人的文学。"正是从人的文学出发,周作人发现了通俗文学的不足,故加以否定。但周作人又清醒地意识到通俗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并进一步肯定其巨大的影响。正是看到了通俗文学的巨大影响,同时也看到了其平民精神的光辉,只是由于其"文学价值的缺失",周作人在纯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找到了一个更合适的文学类型——平民文学,借以阐发他的"人的文学"的主张。  相似文献   

18.
季红 《经济导刊》2006,(7):26-33
28年来的改革,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重塑了中国,改变了世界。然而,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对改革各方面的争议,存在一种否定改革,反对改革的思潮,为此,我们访问了中国经济改革研究会理事长,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高尚全,他从始至终参与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非常熟悉。他曾经说过,有很多人认为历史上改革都没有好下场,但必须坚持改革,否则中国没有出路,只有死路一条。  相似文献   

19.
侯敏 《江南论坛》2003,(12):47-48
许思园会通中西学术,熔铸古今艺文,其致思趣向,显示了文学与哲学的交融。虽然他的德行、人生境界超出了传统儒学的范围,但在人生的底蕴上,他是与古圣先贤相通的,与同辈师友相应的,可说是他们的思想在现代的一种延续。他对中国文化精神的深湛体验,是以生命为底蕴的,他的文化诗学思想具有一种难以掩抑的活力和魅力。  相似文献   

20.
史传,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作为文史结合部的中间存在状态,史传文学以独有的双重身份以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影响着中国后世文学尤其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走向.就史传传统与中国古典小说的实际关系而言,无论是文体上还是观念上,前者对后者的积极影响与消极束缚、后者对前者的创造性继承与被动性接受是同时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