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0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一年。2020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2021年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0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对此如何理解?  相似文献   

3.
明明 《金融博览》2021,(2):16-17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央首次提及“需求侧管理”。  相似文献   

4.
迈向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稳金融、去杠杆和降成本,新时代经济增长需要金融供给侧结构性的持续深入改革。过去的2020年,中国金融业控风险、降成本、推普惠,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银行信贷和资本市...  相似文献   

5.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明年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其中备受瞩目的是对“需求侧管理”的强调。在2015年底中国展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在新的一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进一步提出“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飾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6.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金融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既要我们从实体经济层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需求侧管理,又要我们从虚拟经济层面,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保障实体经济循环畅通的金融体系。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众志成城,金融业更要善于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统筹考虑短期应对和中长期发展,既要在战略上布好局,更要在关键处落好子。  相似文献   

7.
2020年年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紧接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强调,要注重需求侧管理,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这意味着,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五年后,中央终于首次把需求侧改革提上了日程。需求和供给原本就是一体两面不可偏废的,在供给侧改革之后,做好需求侧的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去年12月31日,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提出,今年财政工作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继续精准有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坚定支持和引导扩大内需。这与中央谋划和推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逻辑是一致的,手段是契合的。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举措,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也是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确立的战略思路。本文通过对供给侧改革背景、内涵、国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训进行阐述,进而分析金融政策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实体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阐述着力优化金融供给结构,促进实体经济与金融协同发展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勇 《中国金融》2021,(5):93-94
2020年底,人民银行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部署了"十四五"开局之年人民银行要着重抓好的工作任务,即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持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重要工作任务之一,是人民银行在开局之年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创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的重要举措。笔者认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精准把握改革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1.
赵赟莉 《财会学习》2016,(16):143-143
成本管理是核心的管理方向,也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永恒主题。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需要转变传统思维,着力推动结构性改革,构建全面、全员、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体系,以构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本文介绍了我国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以贸易型企业为例,分析了企业成本管理的现实问题,并指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成本管理的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12.
供给侧改革是一种结构性的改革,它是以"供给"优化"需求"或实现"供给"与"需求"有机融合的发展战略.围绕管理会计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在价值增值目标的基础上,完善管理会计的管理控制系统和信息支持系统.供给侧改革的管理会计创新离不开"价值增值"、"管理控制"与"信息支持"这三个价值创造的端口.供给侧改革促进了管理会计创新,管理会计的创新发展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微观层面的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中央根据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实际情况,推行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视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创举。许多学者用西方供给学派来解释供给侧改革,而本文认为西方供给学派不能指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可以指导这一改革。本文还提出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结构性失衡是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路障,要剔除这一路障必须同时实行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只有二者兼顾,才能促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面对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的挑战,加上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需要着眼于扩大内需,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新的国内经济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文章探讨了我国构建强大国内市场中需求和供给存在的问题,并从供需视角探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本路径,提出财政支持构建强大国内市场的路径及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矛盾日益尖锐,仅靠需求侧的相关政策已经无法阻挡经济下行的趋势。在此情况下,我国政府创造性的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求扩大有效供给,使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但因其与西方供给经济学都侧重供给而被一些学者认为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本文旨在从经济背景、理论依据、宏观调控方向方面对中国供给侧改革与西方供给经济学进行分析,找出其差异。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时期,短期的需求管理无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着力加强供给侧改革,加快人力资本积累、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7.
通常情况下,对金融需求侧的管理主要是依靠金融供给侧条件的约束来实现的,因此,金融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矛盾一直存在.究其原因,有些问题属金融供给侧的原因,有些系金融需求侧不足造成.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和奔向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特殊历史背景下,本着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原则,将金融需求管理置身于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布局下,紧扣经济双循环目标实现主题,对金融需求管理由被动式转化为主动式管理,对金融需求进行平台化、线上化、综合化管理,着力解决金融需求中的难题,以此来提高有效的金融需求,实现有序的金融需求,保持有度的金融需求,从而推动金融供需双方协调发展,充分发挥金融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沈琦 《征信》2017,35(4)
推进供给侧改革,是我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只有供给侧实现了全面的改革,才能真正地与需求侧相匹配,进而实现京津冀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促进消费回流,建立全球竞争优势,形成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动力.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对城市群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认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加强供给侧改革,立足供给侧改革是探索区域协同发展新机遇的核心所在,同时挖掘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9.
<正>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更加复杂的形势下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要更加注重需求侧管理,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消费扩容升级,从而形成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为顺畅的循环,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银行业需要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布局,坚持供需两端双向发力,在支持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展现自身的担当作为。  相似文献   

20.
普惠金融发展,牵动万家灯火,润泽乡村振兴。一直以来,对于普惠金融发展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都高度重视,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了发展的思路、原则和实施方案。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推进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既是促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促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