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地方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出台的扩大内需计划,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保持本地区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在保增长中,某些措施与做法存在一些问题。完善地方政府保增长政策须正确处理“四个关系”,大力推动“四个转型”,努力防范“四种风险”,深入推进“四项改革”。  相似文献   

2.
年初.胡春华省长在政府报告中明确指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我省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那么,如何扩大内需,促进增长?从政府报告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理出我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3.
2008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动荡和信贷紧缩,对世界各国经济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中国政府加大经济刺激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同时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也使得有些地方政府的银行贷款急剧增长,由此产生的信贷风险可能引发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因此防范地方政府信贷风险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就如何积极应对地方政府信贷风险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2009年中央实施4万亿投资计划以来,地方政府为配合中央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地方融资平台加大了铁路、公路、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为2009年我国通过政府投资带动经济增长,从而实现经济企稳,完成保八任务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与  相似文献   

5.
2009年,金融危机尚未见底,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扩大内需,为此,安排中央财政赤字7500亿元。并且,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发行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在即,以此来满足中央投资项目和地方项目建设的资金需要。地方债破冰,是当前我国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6.
2009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国九条"、"国三十条"意见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配合地方政府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有关政策措施,加强形势监测分析,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改善金融服务质量,努力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落到实处,促进辖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涛 《金融博览》2009,(6):16-17
据报道,在财政部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2009年预算报告中,中央财政赤字达9500亿元,其中包括了2000亿元的中央代发地方政府债券,这背后蕴含了重大的财政改革尝试,“代发地方债”昭示市政债券发行改革破冰在即。过渡性尝试众所周知,允许地方政府发债的争议一直很大,而在扩大内需凸显地方政府财力紧迫时,中央代发成为一种过渡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2008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的一个最重要信号,是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而改善民生,则成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9.
所谓国债专项资金,是指1998年以来,中央政府为了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通过增发国债为重点基础 设施建设所筹集的资金,国债专项资金分两类:一类列入中央预算支出,用于中央项目建设和补助地方项目建设,一类转贷给地方政府和中央部门,用于地方项目和中央部门项目建设,由地方政府和中央部门还本付息,不列入中央预算,也不作财政赤字处理。  相似文献   

10.
<正>为应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2008年底,我国适时出台了4万亿元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为实现与中央经济刺激计划的对接和配套,许多地方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利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大量增加基础设施投资。这一做法,对实现"保增长、扩内需"的战略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带来融资规模扩张太快、潜在的财政和金融风险增加以及管理不尽规范等问题。如何完善相关制度和管理,促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范健康发展,成了当前经济金融宏观调控的一个节点。带着这些问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为遏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促进国内经济尽快稳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为配合经济刺激方案的实施,充分发挥金融的现代经济“核心”作用,中央各部门和各地方政府纷纷鼓励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在此背景下,甘肃省各级政府融资平台作用日渐突出,吸引了大景的信贷资金,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2022年底,《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发布。如何扩大内需、激活我国经济增长引擎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时代背景:扩大内需面临更高要求从历史上看,扩大内需战略一直是我国应对外部冲击、稳定经济运行的有效途径。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央提出“立足扩大国内需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期间,中央提出“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赵加祥 《云南金融》2011,(1Z):96-97
<正>为应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2008年底,我国适时出台了4万亿元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为实现与中央经济刺激计划的对接和配套,许多地方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利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大量增加基础设施投资。这一做法,对实现"保增长、扩内需"的战略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带来融资规模扩张太快、潜在的财政和金融风险增加以及管理不尽规范等问题。如何完善相关制度和管理,促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范健康发展,成了当前经济金融宏观调控的一个节点。带着这些问  相似文献   

14.
"今年年初,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9年力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全球各国政府对中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下坚持如此目标给予了积极评价。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在完成"保八"目标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货币政策如何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如何操作落实?上半年新增的7万亿元贷款如何使用?银行信贷如何管理好、使用好、发挥好效益?银行信贷如何在支持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发挥作用?如何更好地运用并购贷款促进产业升级?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如何得到更有效解决?金融机构如何创新出口企业融资担保方式,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稳步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证券保险行业在"保八"中如何作为?这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既是金融业为实现"保八"目标而努力的方向,更是中国经济复苏并走向平稳发展轨道的重要信心来源和有力保障。为此本期《独家策划》栏目全面呈现"保八"中的金融业。"  相似文献   

15.
在“保增长”背景下,银行信贷支持经济增长是非常重要和必需的,但银行业的系统风险也值得警惕。风险一:中央和地方政府大规模的投资计划,可能引发新一轮产能过剩。风险二:目前,银行加大信贷投放规模,加上全球经济进入低利率时代,一旦世界经济开始企稳和国内GDP下滑势头得到抑制,宽松货币政策的时滞性加大了新一轮通货膨胀的潜在威胁。风险三:在“保增长”背景下,  相似文献   

16.
1980年开始兴起融资,2010年中央各部委下发文件,要求清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严控贷款规模,加强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县级政府及企业该怎么做呢?本文指出了融资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概念、特点?导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快速增长的深层次原因、县级政府及企业的出路。  相似文献   

17.
陈志昆  安树伟 《中国外资》2012,(10):149-150
在"保增长,扩内需"口号的影响下,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对经济企稳回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风险,因此,地方政府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管理和控制其融资平台风险。  相似文献   

18.
在“保增长,扩内需”口号的影响下,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对经济企稳回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风险,因此,地方政府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管理和控制其融资平台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中央经济工作会确定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强凋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达到扩内需、保增长的目标。而扩内需的重点在扩大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20.
<正>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在未来一个时期,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将是黑龙江省各级政府工作重点之一。如何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府投融资方式和相关管理运行机制,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课题之一。一、黑龙江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保障能力概况据亚洲开发银行两年前在吉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