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水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于1993年1月成立的全国水文标准化组织,编号为CSBTS/TC199。委员会由水利部、电力部、交通部、铁道部、地矿部、国家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及有关院校、科研院所等25位水文标准化专家组成。  相似文献   

2.
1、水文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我国水文标准化工作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始于50年代,以学习前苏联经验为主,1956年制定了我国最早的水文测验标准《水文测验暂行规范》,60年代全国水文站网调整时期的不断探索和充实,出台了一系列水文标准;60年代后半期~70年代为相对停滞阶段;从80年代开始。  相似文献   

3.
梁龙 《中国纺织》2014,(5):63-63
为了进一步做好麻纺织行业标准化工作和全国麻纺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全面落实布置2014年麻纺织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任务,并根据《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要求,研究调整全国麻纺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工作,4月15日,“2014年全国麻纺织行业标准化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中国麻纺行业协会许吉祥会长、黑龙江省纺织行业协会李妙云会长以及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麻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相关企业代表、科研院所等代表近80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20 0 0年 10月至 12月股份公司分别组建成立了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炼油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信息与计算机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股份公司审计规范标准化直属工作组。目前股份公司所属各地区分公司也根据股份公司的统一要求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股份公司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标准化直属工作组的建立标志着股份公司企业标准组织体系已基本建立。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组织体系建立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天然气技术委员会(ISO/TC193)的成立背景,10年来该组织机构变化状况,以及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动向.同时,对我国天然气工业的“采标”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本期导读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宜林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健全标准体系,为石油工业的科学发展服务>一文中指出,2008年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有四个亮点:一是标委会组织建设上台阶,成立了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液化天然气分技术委员会;二是编制出了新版<石油工业标准体系表>,基本满足了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未来几年发展的需要;三是完成了技术标准制修订达到年度工作目标的要求;四是成功举办了ISO/TC67第28届年会和石油工业装备标准化国际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全国防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前不久在京成立。全国防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司长陈渭担任,委员会由国家技术监督局直接领导和管理,秘书处设在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负责有关防伪标准  相似文献   

8.
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的简要回顾  原石油工业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都十分重视石油工业的行业标准化工作。 1984年 11月 ,石油工业部批准成立了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负责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的技术归口工作。 1994年 11月 ,根据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管理体制的变化和海洋石油标准化工作的需要 ,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了海洋石油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独立负责海洋石油行业标准的技术归口工作。这两个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天然气标准化…  相似文献   

9.
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11月26日以技监局标发(1992)548号函告水利部,同意成立全国水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号为CSBTS/TC199。该技术委员会由水利部领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是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油气标委”)成立,标志着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随着国家政府机构体制改革和职能调整,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的主管部门由国家发改委工业司调整为国家能源局:成功地举办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石油石化设备材料和海上结构技术委员会(ISO/TC67)第28届年会及石油装备标准化国际研讨会.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中的地位和形象。一年来,全国油气标委在标准化组织建设、标准体系研制、国际标准化工作、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标准化人员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1.
从第三届麻纺织品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始,麻纺行业标准除以往的亚(大)麻行业和苎麻行业纺织品标准外,还吸纳进黄麻行业,自此麻产业产品标准体系更加健全。7月30日,"第三届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麻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换届成立大会"在内蒙古包头市召开。会上,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正式接手标准工作并组建了新的工作班子,自此,麻纺织行业标准翻开新的篇章。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会长许吉祥、国家标准委处长王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部标准处副处长孙锡敏、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郑宇英、上届麻纺织品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窦如真,以及麻纺行业协会部分副会长、相  相似文献   

12.
1 健全组织机构和管理机构1999年成立了“海洋石油总公司企业标准化委员会” ,在此基础上逐步调整和充实了各级标准化管理机构 ,总公司所属各单位都设立了标准化管理机构 ,配备了相应的专职或兼职的标准化工作人员 ;2 0 0 0年 ,海洋总公司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又成立了以总公司 5个职能部门 ,即勘探、开发生产、海洋工程、安全环保、信息技术为主体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共有专标委委员 74人 ;2 0 0 2年 ,为进一步加强专标委的工作 ,在原专标委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充实和加强 ,现有专标委员10 2人。为提高效率、减少重…  相似文献   

13.
《轴承工业》2010,(1):28-29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筹建的98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名单中,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获批筹建“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节轴承分技术委员会”。该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负责“关节轴承和专业测试装置的外形尺寸、公差、机械和工作性能、测量和试验方法、检测规则、包装等”国家标准制修订等工作,  相似文献   

14.
在日前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丝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标准审定会上,江苏苏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松荣获“第一届全国丝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1)先进个人”证书,并连任第二届全国丝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5.
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并加以推行,至今已有6年,贯标和体系认证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成立了“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151),以等同采用为原  相似文献   

16.
8月11日,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羽绒服装分技术委员会在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该委员会的成立,将有助于推动羽绒服产业掌握国际标准主动权,全方位地参与全球竞争,标志着我国羽绒服装技术标准化  相似文献   

17.
12月20日,全国家用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江苏梦兰集团召开床上用品分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这标志着我国在床上用品技术标准化方面迈出了接轨国际的步伐。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家纺行业协会会长杨东辉,国标委工业二部主任刘霜秋为床上用品分技术委员会揭牌。  相似文献   

18.
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CSBTS/TC 15 1)是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领域内从事全国性标准化工作的组织 ,负责该领域的技术归口工作。作为我国对口ISO/TC 176的技术委员会 ,它具体承担将ISO 90 0 0族标准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的工作。随着 2 0 0 0年版GB/T 190 0 0—ISO 90 0 0族标准发布日期的日益临近 ,该委员会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届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CS -BTS/TC 15 1)是在 1989年成立的第一届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基础上经换届、改组而成 ,成立…  相似文献   

19.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TC176 )是在原联邦德国标准化协会(DIN)倡议下 ,ISO中央秘书处于 1977年通过决议成立的 ,其目的是制定世界性的有关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通用的和基础性的标准 ,以利于在国际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中有统一的概念和方法 ,并负责相应的质量技术领域中的标准化和协调工作。TC176秘书处设在加拿大 ,目前TC176共有 43个P成员和 16个O成员。自 1991年西班牙马德里年会后 ,我国申请由O成员转为P成员 ,现在已正式成为P成员。TC176下设三个分技术委员会 :第一个分技术委员会 (SC1) :术语。秘书…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7月15日,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孙翠华副司长和国家标准委工业一部丁吉柱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宣读了国家标准委对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批复,并向委员颁发证书。与会委员审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秘书处工作细则、标准体系框架以及第一届委员会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