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制造业国际转移是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东道国通过承接制造业国际转移,能够更多地进入全球工业体系之中,并通过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销售网络扩大出口,带动制造业出口结构的升级.本文根据我国制造业承接制造业国际转移的实际,对制造业国际转移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结构升级的贡献进行了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生产工序国际转移和生产制造外包为主要特征的全球生产分工体系逐渐发展起来,中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国际生产,融入全球生产分工体系就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文章重点探讨了外包推动下的自主成长模式,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参与国际生产的外包承接策略.承接跨国公司及其在华投资企业的生产外包业务完全可以作为现阶段中国部分制造业企业参与国际生产的主要途径,从而有可能借助外包承接活动的推动实现制造业产业的成长和升级.  相似文献   

3.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各国推动本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有着自己的特征:制造业是主体行业;服务业成为新热点;跨国公司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流向不平衡。近年来,结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应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外资和发展跨国经营等方式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增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不断加快了对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步伐,河南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区位和资源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进行河南产业集聚度的计算和分析,提出河南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优势产业选择的问题,以期在高效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促进河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产业转移是生产资源从一个地区向另外一个地区转移的动态过程,是实现产业承接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积极承接国际和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河南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在考察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现状的基础上,采用SWOT方法分析了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从宏观、区域、产业和企业角度提出对策,为政府制定、调整有关经济政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也出现了承接的部分产业与环境、资源相冲突,发展不可持续;承接产业转移区域分布不平衡,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承接转移的产业不均衡,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过度依赖国际产业转移,技术创新受到阻碍等问题,提出了积极承接低碳产业和绿色产业,提高产业承接质量;改善地区经济发展软环境,促进产业转移均衡发展;加大服务业转移承接力度,提高辽宁省服务业发展水平等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基础、规律及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产业资本的跨国流动和转移是国际经济分工中的常见现象,产业资本跨国转移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整合利用其它国家的优势生产要素,其转移的载体是跨国公司,其转移的理论基础是比较优势原理。国际产业资本转移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所转移的产业也不相同。在国际产业分工更加深化的条件下,国际产业资本将向具有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集聚。  相似文献   

8.
在产业集聚视角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着产业集聚区内分工协作水平及产业配套能力弱、工业园区建设滞后、产业集聚的具体规划和政策缺乏、现有集聚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恶性竞争等一些具体问题。皖江城市带要提高其产业承接能力,应发挥各级政府在培育产业集聚和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引领作用,扩大产业集聚规模,发展有地区特色的产业集聚,建设工业园区,以吸引东部发达地区产业持续转移和投资,促进皖江城市带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作为跨国公司全球竞争新战略正逐渐显现。我国要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对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积极承接产业国际转移。应优化人力资本培养,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创新能力,完善法律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转向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加工业,加工贸易增势迅猛,软件等新兴国际项目外包业务也取得了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成为全球制造业转移的最大受益国。从国际经济的发展取向看,国际产业转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显著提高。文化贸易出口的增加有助于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拉动就业、促进文化产业"走出去"、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互通、提升一国文化"软实力"。我国作为文化贸易大国,文化产品出口额逐年攀升,现阶段文化产品出口主要以设计类文化产品和工艺美术类产品为主。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品出口呈正相关关系,贸易对象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影响本国居民的需求,进而影响其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基于上述分析,从文化产业生产周期角度对文化产品出口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产业升级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韩国、中国台湾国际代工企业升级模式和我国本土代工企业的特征,提出了国际代工企业基于产业升级的品牌阶段发展模式。最后,论文从识别发包商的异质性等五个微观层面和国内市场的重要性等三个宏观层面分析了影响国际代工企业升级模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产业结构大调整过程中。国际产业转移充当了重要的角色。从近几年发展看,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产业转移也正在逐步深入,同时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和趋势。基于产业转移理论,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指出了中国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造纸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测算1997—2002年的市场占有率、RCA指数、TC指数和MI指数,对我国造纸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和实证分析,得出了我国造纸业出口缺乏竞争力的结论。在分析我国造纸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我国造纸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15.
会展理论研究综述与前沿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会展经济在我国方兴未艾,会展理论研究正处起步阶段。国外会展发达国家已开始向我国实施战略转移。基于以上背景,系统分析国内外会展理论,提出会展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将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中,为我国会展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阐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结构特征基础上,选取1983-2007年外商投资数据,实证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越多,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不断提高;外商直接投资比间接投资对第二、三产业的影响更为显著;注重外资引进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进一步改善承接环境,实现利用外资产业政策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的网络化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都市旅游推动了当地旅游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已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综合现象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现代化的国际旅游大都市需要更加完善和成熟的城市服务功能,其中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是国际旅游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以上海为例,提出上海大都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网络化体系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的轨迹.认为从1952-2001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吸纳空间经历了高空间期、空间下降期、空间进一步缩小期三个时期.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已经超过国际标准模式的水平,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空间相对较小,如果没有新的服务需求出现,第三产业进一步吸纳就业的能力难以提高.为了提高第三产业就业吸纳能力,提出8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以后,为我国政府及企业带来了机遇。也对政府的作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挑战。无论从经济持续增长、国际资本的利用。还是从提高企业竞争力出发,中国政府应加快公司治理改革的进程,为社会资金、基金,国际资本顺利地、源源不断地流向生产发展开辟通道。并对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关于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含义和主要表现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既包括证券市场的开放,也包括制度的转换,两者必须有机地结合运行;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应该同人民币的国际化和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化协同进行;同时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一定的次序分阶段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