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厚国 《活力》2005,(10):151-151
修改后的刑诉法进一步强化了法律监督,完善了法律监督的内容。在立案监督方面,刑诉法第8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成立的,应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这一规定既可以有效地防止公安机关在执法活动中出现的有案不立、有罪不究、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刑事立案监督立法现状的分析 对立案阶段的法律监督问题,我国<宪法>及<刑事诉讼法>对此都作了规定.<宪法>第129条和第135条是关于刑事立案监督立法的原则性、宏观性、普通性的规定,<刑事诉讼法>通过第7条、第8条、第86条、第87条的规定将其具体化,而其中一条极为重要也是最为具体的规定是<刑事诉讼法>第87条的表述:"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  相似文献   

3.
岳政军 《活力》2010,(14):65-65,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讼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对于不批准逮捕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说明理由。不捕案件说理就是根据这个法条的规定开展的工作。不捕案件说理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案件.经审查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后.在向公安机关送达《不批准逮捕决定书》的同时,针对为什么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从犯罪构成、证据、逮捕条件、法律适用、犯罪危害与诉讼风险等方面充分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4.
被告人≠被告在法律文书和报刊上常出现"被告人"和"被告",有的人认为"被告"是"被告人"的简称。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被告人"与"被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法律概念。被告人属于刑事诉讼的范畴,是指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证明其确实实施了犯罪行为,予...  相似文献   

5.
王岐岭 《活力》2010,(8):197-197,199
职务犯罪初查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专门职权。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这里所指的审查,即立案前的审查和调查.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初查。  相似文献   

6.
王秀丽 《活力》2010,(19):44-45
刑事案件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依其职权,对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不符合法律规定终止刑事诉讼.不应或不必对犯罪嫌疑人定罪处罚,从而做出不将犯罪嫌疑人交付审判机关进行审判的一种诉讼决定。  相似文献   

7.
盛江  王利民 《活力》2009,(9):38-38
一、捕后变更强制措施的现状(一)立法现状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3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其立法规定主要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变更逮捕是实施逮捕强制措施的补救措施。其次,启动变更逮捕措施的主体具有多元性。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 1月 14日 法工委复字 [2 0 0 2 ]3号审计署 :你署 2 0 0 1年 11月 2 2日来函 (审函 [2 0 0 1]12 6号 )收悉 ,经研究 ,现答复如下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 1999年 12月 2 5日刑法修正案第一条的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办理会计事务时对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 ,进行隐匿、销毁 ,情节严重的 ,构成犯罪 ,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关于刑事案件侦查管辖的规定 ,除法律规定的特定案件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以外 ,其他刑事案件的侦查应由公安机关进行。隐匿、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  相似文献   

9.
华方君 《活力》2011,(11):27-27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基层检察工作的检察官。在对举报人所处境地非常同情、对当事检察院所处尴尬局面非常无奈的同时.仔细思索何种原因使这当事双方都处在这尴尬的局面之中,笔者认为,主要是国家法律对举报人和证人的保密权利没有明确的规定。 一、我国举报人和证人权利的法律缺陷 近年来.我国开始注重对证人权利的保护。虽然没有专门的证人保护法,但也在相关法律中对此作了规定。如《刑事诉讼法》第49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肋、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  相似文献   

10.
杨海浪 《活力》2005,(11):133-133
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第2款规定,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刑事案件包括以下四类案件: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个人查询、冻结、扣划客户存款,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那么,法律规定哪些单位有权要求银行协助扣款呢? 一、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中国人民银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查询、冻结、扣划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银行存款的通知》中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或执行案件,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查处的经济犯罪案件作出不起诉、撤销案件和结案处理的决定,在执行时,需要银行协助扣划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  相似文献   

12.
应当移送检察机关的案件。1999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人收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据此,审计机关在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的过程中,发现的贪污贿赂、国家工作人员渎职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儿子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等违法行为,达到立案标准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检察机关。  相似文献   

13.
岳政军 《活力》2011,(8):96-96
按照中央和高检院的部署要求,省级以下检察院职务犯罪案件由上一级检察院审查决定逮捕。高检院《关于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由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逮捕的规定(试行)》的文件下发后,望奎县检察院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坚持在思想上抓深,在工作上抓细、在措施上抓严、在效果上抓实,认真研究改革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应对,快速落实职务犯罪案件审查决定逮捕权上提一级的改革要求,确保这一改革措施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孟庆东  田成民 《活力》2011,(11):99-99
立案监督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新确立的一项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指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以及刑事立案活动是否合法所进行的法律监督.对于监督公安机关的立案工作和完善我国法律监督制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法律规定的原则性和不具体性,导致这项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现阶段立案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捕后变更强制措施的现状 (一)立法现状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3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其立法规定主要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变更逮捕是实施逮捕强制措施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任何单位和个人隐匿、销毁会计资料,情节严重的均构成犯罪,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日前对审计署关于隐匿或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犯罪主体函询的明确答复。去年,审计署驻济南特派办在对某单位财务收支审计时发现,这个单位多名会计人员有隐匿或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的行为,涉嫌重大违法违纪问题,资金达数千万元。由于涉案人员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我国现行法律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隐匿或故意销毁会计资料能否构成犯罪规定不明确,一度影响到了案件移交工作。根据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并…  相似文献   

17.
车志双  王秋成 《活力》2009,(9):91-92
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作为国家司法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历经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和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得不充分.检察监督的权威性、有效性、规范性和法律确定性尚未真正确立和实现。  相似文献   

18.
鞠红梅  辛雨山 《活力》2004,(9):100-100
人民检察院对法院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进行审查提出抗诉,是实行法律监督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对促进司法公正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人民检察院对民事申诉案件中证据进行审查是至关重要的,它对提高民事抗诉的质量,强化监督具有重要意义。对此,笔者认为,对于民事申诉案件,检察机关应从以下几方面审查诉讼证据。  相似文献   

19.
李黾  才卓立  陈国栋 《活力》2010,(18):65-65,67
海伦市检察院在审查批捕工作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锐意创新,通过《海伦市人民检察院不捕案件说理制度》的建立,确立了说理范围、程序、内容、方式、送达“五项标准”.全面推行不捕案件书面说理制度。近年来,共办理不捕案件24件28人,全部按照不捕说理制度的要求进行了说理,公安机关、当事人等各方均表示满意,无一复议、复核案件。较好地发挥了侦查监督的职能作用,不捕说理机制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税收司法是指各级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国家司法机关.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处理有关税收刑事和行政案件的活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税收刑事案件的处理活动被称为税收刑事司法、改革开放以来.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与相关,涉税犯罪活动也逐渐增多,多年来,我国在税收刑事司法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有力地打击了各种涉税犯罪行为.保障了国家税收秩序的严肃性.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加入WTO后,随着政府管制手段的放松.税收成为国家和公民发生联系的重要领域:各种涉税的问题将会更加复杂。在严峻的现实挑战面前.我国的税收刑事司法实践尚不容乐观.还须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