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黎 《IT经理世界》2010,(14):94-95
最近,多家对冲基金出炉报告唱空中国,例如美国著名的对冲基金经理查诺斯和美国GMO投资公司都预警中国泡沫可能破裂。麦嘉华资产管理公司的“末日博士”麦嘉华放言“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甚至可能在未来9—12个月内崩盘。”英旧著名对冲基金经理亨德利说,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是被前所未有的信贷洪水推动的,而信贷洪水最终会毁了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2.
《董事会》2014,(1):14-14
正去年股票市场曾一度飙升,然而对冲基金经理总体上日子并不好过。根据彭博社报道,"价值2.5万亿美元的对冲基金行业,金融世界里收入最高的经理们,正面对着2005年以来最糟糕的年度表现(相对于市场而言)"。据悉,去年11月彭博社对冲基金综合指数落后于标准普尔500回报率22个百分点。如果这还不够糟糕,那么2013年对于一些久负盛名的对冲基金经理也是一个多灾之年。这些一直被投资银行家和交易员百般奉承的"大人物",曾经在  相似文献   

3.
期货市场、对冲基金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关于对冲基金投机活动对国际石油期货价格的影响存在广泛的争议。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国际原油价格、套期保值净头寸、对冲基金净头寸和商业石油库存之间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说明对冲基金的投机活动不是推动原油价格长期上涨的原因;短期内,套期保值净头寸增加使原油期货价格升高,对冲基金净头寸和商业石油库存量增加使原油价格下降,而原油价格升高使套期保值净头寸减少,对冲基金净头寸增加。这说明套期保值者是期货市场上的策略交易者,对冲基金投机是价格跟随者;国际石油期货市场运行机制良好,对冲基金的投机活动既不是国际原油价格长期上涨的原因,也没有放大国际油价的短期波动。  相似文献   

4.
从理财工具日益复杂化的趋势看,对冲基金业务将来会被商业银行纳入麾下,尽管这可能是一颗定时炸弹。在去年万圣节的狂欢派对上,美国Ama-ranth对冲基金老扳Nick Maounis和他的明星交易员Brian Hunter请了专门的造型师,把自己打扮成女人的样子,他们奇特的外表让人过目难忘。如果今年万圣节还有聚会的话,这两位曾经令人羡慕的基金交易员可能会穿上更古怪的衣服,因为他们成为了历史上最大的对冲基金破产案中的主角。Amaranth对冲基金成立于2000年,由于连续多年的两位数回报率,使该基金管理的资产达到了95亿美元。糟糕的是,由于在天然气期货交…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对冲基金的自身特点入手,分析了对冲基金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讨基加强金融监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董事会》2011,(3):110-110
安德鲁·拉德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摩尼卡运作着一只名为拉德资本管理的对冲基金,其规模大约为8000万美元。在2007年,他因准确预测到次贷危机而令其基金获得1000%的收益率,顿时声名鹊起。但是,让他被全球投资者所熟知的却不是他为投资者赚取的超额收益,而是他决定在事业顶峰的时候优雅地急流勇退,离开对冲基金行业。  相似文献   

7.
<正> 因东亚金融危机而备受瞩目的特殊投资基金——对冲基金(Hedge Fund)。投资基金在美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本世纪20年代,而对冲基金的历史并不长,它起源于60年代,创立者据说是位财经记者。“Hedge”一词本意是“针对可能发生的损失而采取的防范措施”,因此也有人将对冲基金称为“避险基  相似文献   

8.
油价上涨的最大获益者不是石油生产商而是交易商和投机基金,投机基金在能源领域的总体回报率达15%左右,全球有420家专业从事能源投机的对冲基金,每天用于交易的投机资金有1000亿美元,油市成为投机基金炒作的天堂。投机基金的行为具有“头羊效应”。这也加强了投机基金对油市的冲击力,但油价从根本上受供求关系制约,不会无限制地涨下去。靠炒作出来的高油价是当前世界经济中最大的泡沫,随时可能会破灭,对此应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9.
一、2001年基金重仓股趋向的预测 我们知道,1998、1999年设立的23家新基金占全部33家基金资产的比重超过80%以上,因此可以通过分析这23家基金的一些信息即可判断全部基金的大体情况。从各基金净值增长情况可以发现:把23家投资基金视做一个整体,各基金2000年的净值增长主要在第一季度完成。在第三季度中多数基金甚至出现净值下跌情况,如果扣除基金配售新股的收益则实际基本处在净值缩水的状态。从大盘同期涨跌幅可以看出,基金净值的增长和大盘涨跌呈正相关,实际说明基金也不可能逆市操作。(见表1) 23家基金在2000年平均净值增长在4…  相似文献   

10.
索罗斯真的来了。国际炒家索罗斯在香港设立的对冲基金公司11月8日正式开业。索罗斯带来的资金约为80亿~90亿美元,占其基金(Soros Fund Management)规模的三分之一。与过去一年中通过中介在香港买卖中国概念股票不同,此次索罗斯亲设分支机构,看中的远非阿里巴巴、中国淀粉、四环药业等单个股票所带来的股价翻番。  相似文献   

11.
《工业会计》2008,(12):22-23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理财产品中心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借助研究团队在全球经济与金融研究的丰富经验,推出了银行理财产品评价报告  相似文献   

12.
王能全 《中国石化》2023,(10):70-73
<正>国际石油市场中的期货对冲,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交易形式,比如航空公司等石油消费企业,为防止国际石油价格上涨购买对冲期货用于锁定经营成本,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等企业,也会为锁定收入而开展期货对冲交易活动。据行业机构统计,过去10年间,对冲基金的名义价值总计达到1630亿美元墨西哥财政和经济高度依赖石油生产和石油收入,为规避国际石油价格大起大落对自身经济的冲击,墨西哥政府多年来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期货对冲交易活动,且表现优秀  相似文献   

13.
梁锐汉 《工业会计》2007,(12):84-85
所谓灵活策略基金(Go-anywhere Fund)是指投资不受国家、行业、公司规模限制的基金,此类基金的基金经理采取灵活多变的投资策略,希望能最大限度的获取回报。灵活策略基金属于投资风格比较激进的基金,对投研团队的要求较高,需要随时追踪到最有投资价值的国家或者行业,所投资的金融产品范围之广甚至和对冲基金有一拼,灵活策略国际基金是灵活策略基金的一种,投资集中在美国之外的金融产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机电工业》2011,(7):13-13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纽约一家未公开姓名的对冲基金经理日前表示,过去一年投资中国股票唯一赚钱的方式就是做空。他最近参加了奥本海默的中国投资年会,并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同行加入做空阵营。  相似文献   

15.
《工业会计》2008,(11):20-21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理财产品中心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借助其研究团队在全球经济与金融研究方面的丰富经验,与本刊联合推出了银行理财产品评价报告。  相似文献   

16.
陆一 《董事会》2005,(10):85-87
2005年上半年我国基金业六成亏损.在有可比数据的104只开放式基金中.仅有42只基金的累计净值实现了增长。144只已公布资产净值和份额净值的基金.基金平均单位净值下跌2.52%。按照4400亿元基金净资产总值计算.上半年中国基金业总的亏损在66亿-110亿元之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增长幅度依然保持强势。2005年半年报显示.42家基金管理公司上半年累计提取管理费达到203亿元。具有可比性的31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费收入同比增长幅度达到678%.有7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费收入增幅同比超过100%。这些金融业的“财神爷们”到底是在代客理财.稳定市场.还是在为个人敛财?  相似文献   

17.
晓苇 《董事会》2011,(7):68-70
美国中介机构通过微观企业的操作来洗劫中国公司,不仅赚了中国公司钱,还打击了中国企业形象,甚至可能为对冲基金整体做空中国做预演和制造舆论。没有阴谋,怎么可能!  相似文献   

18.
公司动态     
美国对冲基金JANA获沈阳机床30%股权;霍尼韦尔加速在华发展;ABB全球性高、中、低压电力系统的两大生产基地落户北京开发区;北方重工收购NFM成世界级盾构机制造商;北汽与美国江森自控合资30亿打造零部件平台;济南二机床产品荣获2006年“国产数控机床优秀合作项目奖”;  相似文献   

19.
《化工管理》2008,(10):9-15
一、引言 从2006年下半年发端的美国次级债危机,在进入2007年8月后骤然形成席卷全球金融市场的风暴。对冲基金、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有的濒临解散.有的发出利润预警,有的宣布提高风险拨备。仅在2007年8月9日和8月10日两天,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等国家中央银行就在市场上注入了超过3000亿美元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20.
如今,当你管理的公司的业绩不理想时,对冲基金(资本市场里最常见的激进投资者)很可能会对你施加压力,要求你改变战略方向。我们的建议是,你不一定要听他们的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