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对后配额时代准备好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月1日纺织品配额全部取消后,中国纺织品出口将会出现爆发式增长,纺织品贸易摩擦将进入高峰期。相关企业当如何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2.
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从2005年1月1日起取消配额,我们把从现在到2005年1月1日命名为后配额时代。在此前的十年,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格局在WTO下的《纺织品服装协定(ATC)》的规则下形成,发展中国家控制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抑制着本国的纺织业的发展,发达国家利用配额抑制进口保护了本国的纺织业,为本国纺织业结构的调整争取了十年的时间。这十年(1995—2004)间形成的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格局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做出了巨大让步的前提下形成的,是扭曲的贸易格局。遵循WTO基本的自由贸易原则,配额时代必须如期结束。同时,绝对不能以配额时代的贸易格局、观念去看待后配额时代,后配额时代新的贸易环境将会产生新的观念,形成新的贸易格局。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全球纺织品出口总量最大的国家,其纺织业六成以上的收入来自于出口。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前,许多国家对我国纺织产品的进口数量实行硬性配额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纺织品出口规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按世贸条约规定:纺织品配额于2005年1月1日取消。在配额取消之前,许多专家及学者曾预言,没有配额限制的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将畅通无阻,形势将一片大好。如今,配额取消已半年了,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事实并非如此。配额放开后,由于出口数量增加,引起了诸如美国、欧盟等进口大国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正> 乌拉圭回合谈判的重要结果之一,是签订新的性质完全不同的纺织品服装协议(ATC),取代了生效21年的多种纤维协议(MFA),首次将纺织品贸易纳入多边自由贸易体制。 中国是纺织品生产和贸易大国,中国的纺织工业与世界纺织品贸易的联系日益紧密,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越来越高。从多种纤维协议过渡到纺织品服装协议,这一国际纺织品贸易规则的重要转变将对中国的纺织工业生产发展和纺织品出口贸易产生重大影响。而我国能否在这一过渡中,抓住机遇,因势利导,则至为关键。  相似文献   

5.
自2005年1月1日纺织品配额取消后,世界纺织品市场的变化情况备受业界关注。美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纺织品市场,也是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市场。研究分析配额取消后的美国纺织品市场的现状及变化情况,对发展中美纺织品贸易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纺织品配额制度是发达国家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的不公平待遇,几十年来,这一制度严重扭曲了纺织品的正常贸易,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极大的伤害。2005年配额的取消,使纺织品贸易回归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配额的取消,使中国纺织品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2005年.本应是我国纺织业大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大展宏图的1年。但意想不到的是.我国纺织业连续遭遇美国、欧盟和其他国家的阻击,身陷纺织品贸易纠纷的困扰之中。由于我国和欧盟双方都采取了合作博奕的政策,先是于2005年6月11日中欧在上海达成《中国部分输欧纺织品和服装谅解备忘录》,  相似文献   

8.
中欧纺织品贸易达成协议一周来,国内纺织品企业开始感受到协议带来的诸多好处,一是企业有了一个稳定的贸易环境,不再忧心忡忡、不知所措;二是企业接到的欧洲订单明显增加;三是出口欧洲纺织品的价格也在上升。  相似文献   

9.
2005年1月,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制将被取消。 有评论称,届时历史上规模最大、最迅猛的一次全球性就业和财富的大迁移将拉开序幕。《华尔街日报》更认为,随着纺织品进口配额制的取消,全球纺织业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专家认为,全球纺织品贸易已全面进入后配额时代!而对于世界第一大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的中国来说,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发展前景将更加灿烂!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月1日纺织品配额全部取消,实施纺织品自由贸易不久后欧美就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工作组报告书》的内容为据,宣布对中国的纺织品实施特殊保障措施,由此中国与欧美之间的纺织品贸易摩擦不断。为和平协商的解决中国与欧美之间的贸易争端,中国应积极寻求对策,尽量采用谈判磋商机制化解纺织品的贸易纷争。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取消,进入纺织品全球化时代,这对于作为我国优势产业之一的纺织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机遇.然而我国纺织业刚刚享受了半年"后配额时代"的自由贸易带来的利益,就沦为"特保"措施的打击对象,欧美国家纷纷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设限.面对欧美频频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设限,我国纺织行业应冷静思考,对欧美设限纺织品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应对措施并加快我国纺织品产品结构优化和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一、美对我三类纺织品进口设限的缘由 在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纺织品和农产品一直受到GATT/WTO相关规则的宽容,因而长期被排斥在自由化进程之外,纺织品和服装贸易自1974年起一直受双边协议的数量限制。中美之间的纺织品贸易也是通过双边协议来进行的,历史上中美曾经签订了5个纺织品配额协定,而配额限制是违背CAT原则的。为结束纺织品服装贸易实行了三十多年的数量限制,乌拉圭回合达成的《纺织品与服装协议》要求在10年过渡期内,使全部纺织品和服装纳入自由化的轨道。一是逐步取消设限产品的数量,二是逐步扩大受限产品的配额。随着1999年底中美关于中国加入WTO协议的达成。美国于2001年1月宣布取消对我国生产的针织布、袍服和乳罩三种纺织品的进口配额限制。  相似文献   

13.
6月11日签署的《中欧纺织品贸易问题备忘录》终止了欧盟对源自中国的棉布、T恤衫等10类纺织品的调查,并决定到2008年,欧盟将对中国“全面开放”纺织品市场。本来以为在2005年就能进入“后配额时代”的长三角纺织行业,却又迎来一个“前全面开放期”,纺织品出口面临重新“洗牌”。  相似文献   

14.
孙琳 《中国工商》2005,(2):110-113
根据世界贸易缚织《纺织品与服装协定》(ATC)规定的期限,2004年是实行纺织品服装配额管理的最后一年,从2005年1月1日开始取消纺织品服装配额、配额的取消,意味着在国际纺织服装市场上一个更加公平、自由、互利的贸易竞争时代的到来,而深受配额限制之苦的中国将在这个新的时代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我们所共同关注的。  相似文献   

15.
路华 《山东外贸》1991,(6):16-17
东欧五国(捷克和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地处欧洲中部,其国土总面积为88.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东北三省及河北省面积之和。1988年五国总人口9,599万,人均年收入低的约1,900美元,高的则达5,000美元以上,在世界范围内属中、上等水平,这一情况决定了该地区对纺织品需求量是比较多的,80年代后期,五国生产的各类用布产量增加较多。以1986年为例,该年棉布总产量为28亿多平方米,针织品11.5亿多件,近十年来,该地区进口的纺织品大幅度增长,人均纺织品消费量已大于生产量,在世界上属中等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6.
后配额时代纺织品服装贸易壁垒与我国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1994年乌拉圭回合达成的<纺织品与服装协议>(ATC),从2005年1月1日起,全球纺织贸易配额将被取消.截止2004年6月,美国、欧盟和加拿大这三个仅有的尚未废除纺织品配额制的成员,已正式通知世贸组织纺织品监督机构,明确表示如期取消各自的纺织品配额,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的自由化至少在形式上已成定局.但全球范围的贸易保护主义不会轻易退出纺织品服装行业,各种公开或隐蔽的贸易壁垒依然存在,因此,全球纺织品服装行业"后配额时代"的来临,既给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带来机遇,又给我们提出了如何防止与克服"后配额时代"的各种壁垒,促进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WTO《纺织品与服装协议》(ATC)将于2004年12月31日终止,从2005年1月1日起,各国将取消纺织品服装进口配额,届时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将进入零配额时代。自《ATC协议》1995年1月1日生效以来,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尤其是美国为应对《ATC协议》,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签订了多项与纺织品服装有关的贸易协定,使这些发展中国家对美纺织品服  相似文献   

18.
日前,海关总署宣布,我国从2005年1月1日起到2007年12月31日止,对向全球出口的6大类31种纺织品采取从量计征方式加征出口关税。这是我国首次对纺织品计征出口关税。有关人士称,这是后配额时代全球纺织品贸易将要实现一体化背景下,我国主动设立的出口门槛。  相似文献   

19.
刘芹 《大经贸》2002,(1):56-57
中美纺织品贸易在中美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自1980年9月第一个双边纺织品协议签订以来,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基本保持着递增的势头.纺织品与服装一直是中美贸易的一项大宗商品(中国每年配额项下的纺织品和服装对美出口约达40-50亿美元),双方对纺织品贸易的摩擦一直都很敏感.  相似文献   

20.
江倩云 《商》2013,(20):296-296,292
据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了《ATC协议》,即从2005年1月1日起,WTO取消纺织品配额限制,因此,世界纺织品进入了“后配额时代”。这使以纺织品出口为支柱产业之一中国拥有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但也同时使中国纺织品贸易面临更艰难的挑战。中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在北美、欧盟、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香港。因此,本文将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日本、和中国香港作为对象,来研究这些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发生的纺织品贸易概况;从而进一步研究中国将如何应对挑战;同时也为中国如何构建纺织品出口竞争优势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