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和第一大顺差来源国,韩国则是中国第六大贸易伙伴、第六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国。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两国贸易结构和竞争力以及国际市场地位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并带来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中韩两国之间贸易结构的变化及竞争力状况,对两国贸易关系予以展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韩两国建交短短的16年来,经贸合作关系发展迅速。现在,韩国已成为中国的第六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本文探讨了中韩经贸关系的背景、现状和其中所引发的问题以及对前景与趋势的分析。为保持中韩贸易的健康发展,文中更为详细的探讨了中韩经贸关系的特点,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如:加强两国的双边磋商,妥善解决贸易争端;着手解决两国关系中的贸易逆差问题等。  相似文献   

3.
正中韩两国于1992年8月正式建交,同年9月两国签署了贸易协定。目前,中国已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而韩国也已成为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和投资对象国。2012年5月2日,中韩两国共同  相似文献   

4.
中韩贸易关系前景与展望田夫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交后,双边贸易发展迅速、中韩贸易在各自的对外贸易中己占相当重要的地位,中国是韩国第三大贸易伙伴,韩国是中国的第七大贸易伙伴.两国在贸易、投资和劳务合作上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中韩经贸关系迅速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中韩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关系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特别是中韩自由贸易区构想提出以来,两国的经贸合作更是进入持续高速的发展阶段。中韩贸易额从1992年的50.3亿美元跃升至2012年的2151亿美元,比建交之初增长了42倍。目前,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和第一大投资对象国,同时韩国也成为继日本、美国之后,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吸引外资的重点对象,双方合作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自1992年建交以来,中韩两国贸易发展迅速,经贸领域不断拓展,中国多年来持续保持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国地位;韩国也已成为中国贸易伙伴中双边贸易规模超过千亿美元的国家,两国贸易交流密切。但是,伴随着双边贸易额的快速增长,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日益突出。从1992年至2012年短短的二十年间,中国对韩贸易逆差竟然激增了238倍,年均增长33%,高于同期双边贸易年均29%的增长速度。韩国对中国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值得我们对两国贸易不平衡问题进行深刻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韩自1992年建交以来,至今已有20余年。在这20年里,双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和最大的投资对象国,而韩国则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和第四大出口目的国。但与此同时,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也不断扩大。如何看待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以及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对中韩双边关系的发展尤为重要,这也成为了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斯楚 《国际贸易》1995,(11):18-19
自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步入高速增长阶段,韩国已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为增进中韩之间经济贸易合作向更高水平发展。吸引更多的韩国企业对华投资,本刊举办了《中韩经贸专栏》。  相似文献   

9.
韩国是中国第六大贸易伙伴、第六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中韩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可是中韩贸易商品结构.中存在着中国向韩国出口的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中国出口产品增长潜力不大等问题,给中韩贸易带来了不利影响。为此,中国应通过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强科学技术领域的合作,扩大服务贸易出口,进行战略性贸易合作等调整对韩贸易的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10.
中韩两国从1992年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发展迅速。2005年中韩双边贸易总额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119.3亿美元。韩国成为中国第六大贸易伙伴。2005年,中韩两国政府发表了《中韩联合公报》,为未来双边贸易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2012年双边贸易规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以来,沪韩经贸合作快速发展 1.贸易 上海同韩国的贸易最初是通过第三国进行间接贸易,其规模一直比较小。1992年8月中韩两国建交以来,沪韩贸易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势头。1992~1997年,沪韩两地贸易额年均增长率达47.4%,其中上海对韩出口年均增长率为58.7%,进口年均增长率为40.35%。1997年,沪韩进出口总额为12.6亿美元,其中上海对韩出口6.5亿美元,进口6.1亿美元。1997年韩国为上海第四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日本、美国和香港。  相似文献   

12.
中韩两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国,中韩建交以来两国贸易规模不断增长,但增速放缓,呈周期性波动;中韩贸易逆差不断增加,增速也呈周期性波动;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影响中韩贸易的主要原因是两国经济的差异性、中国进出口结构不合理;韩国对华直接投资、贸易保护政策。发展中韩贸易应改善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加大鼓励出口力度,创造良好的出口环境;合理有效利用韩国直接投资;加快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韩国建立外交关系的24年来,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逐年向好。特别是近几年,对于韩国来说,中国已经成为了其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对于中国而言,韩国也是其在全球当中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因此,中韩贸易不仅是中国也是韩国的对外贸易当中重要的一环。为此,先是对中韩贸易的历史进行简要回顾,并且分析了中韩贸易之所以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最后对中韩贸易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重新审视,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中韩建交以来,两国间的经贸合作与交流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中国已成为韩国的第三大贸易国,第二大出口市场,而韩国也成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国。与此同时,中国也成为韩国最大的投资市场,2005年韩国已经跃居成为中国的第四大投资方。与之相对应,中韩农产品贸易也发生了较快的增长,中韩农产品贸易在我国  相似文献   

15.
自与韩国建交以来,我国对韩国贸易呈现持续逆差。中韩贸易关系在得到不断改进的同时,双方贸易逆差连年扩大。据海关统计,2005年中韩贸易中,中方逆差400.11亿美元,同比增长16.46%。截至2005年底,中韩贸易中,中方逆差累计已达1714亿美元。2005年中韩贸易额首次突破了1000亿美元。在中国贸易伙伴中,韩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成为第三大贸易国,但韩国同时又是第二大贸易逆差来源地。  相似文献   

16.
韩国是中国的近邻和重要的经贸伙伴。自1992年中韩建交后,韩国对华直接投资迅猛增长。2005年韩国是中国第四大直接投资来源地,而中国也是韩国第一大海外直接投资对象国。中韩两国在区位上的接近、中国市场的迅速扩展、较低的劳动力成本、适合中小制造业企业活动等都是韩国扩大对华投资的主要动因。然而韩国对华投资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具体表现在投资产业和投资区位上。本文将在分析韩国企业对华投资概况的基础上,针对韩国在华投资的不平衡性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品牌》2014,(12):14-15
韩中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在过去20多年的长足发展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政治上,两国发展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在经济上,自2011年两国的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以来,中国已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韩国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另外,在中国投资的韩国企业数量仅次于在美国投资的韩国企业数量,  相似文献   

18.
韩国对华投资现状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国是我国的近邻和重要的贸易伙伴,其对华投资自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以来快速增长。本文在分析韩国对华投资的发展状况与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韩国对华投资特征形成的原因,并从客观方面分析了影响韩国对华投资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中美建交将近四十年以来,双方经济贸易交流程度日益加深。截至2015年,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第三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在中美双边贸易中,中国处于贸易顺差地位,并且两国的贸易失衡愈演愈烈。本文从中国汇率变动角度说明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并不是人民币币值的低估造成的,同时从要素禀赋论、恩格尔系数、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等方面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给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20.
中韩建交16年来,两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次贷危机"的爆发对中韩两国经济与贸易形成重大冲击。包括贸易逆差在内的中韩双边经贸关系中的固有问题发生了一定变化。面对全球金融风暴,中韩两国应该加强金融合作、改善贸易环境,同舟共济、勇闯难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