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全国“质量月”活动,历经20多年,“质量第一”思想已深入人心。质量是兴国之道,是强国之本已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今年的“质量月”期间,本刊特约了几位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论述了质量发展、质量安全与质量强国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质量多棱镜     
策划语:“质量多棱镜”栏目,意在将与质量有关的知识、文化故事等以轻松活泼的行文方式呈现给读者,拟分为“质量名人”“质量文苑”“质量哲学”“微博平台”四个板块。  相似文献   

3.
人员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在借鉴了质量产生和发展成果及新的理念及方法研究思路,基于国内宏观质量管理研究、质量型发展研究以及国外的未来质量研究、质量4.0方法等基础上提出来“人员质量三部曲范式”。其由人员质量、团队人员质量、大众(民众)质量构成,其主体都指向“人”,但内涵是“个人”到“集体”到“全民”的演变,从而也演变出了不一样的范式。该方法在现有质量管理范式的基础上,能够系统性提升人员自身的质量,从而促进高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笔者拙文《论经营质量与质量经营》(见本刊2002年第7期)刊出后,有读者对其内容提出了一些意见,要求笔者进一步加以说明。为感谢读者厚爱,且不弃浅陋,再来罗嗦几句。1质量是生产要素的一种属性在ISO9000:2000中,质量被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显然,要使产品“满足要求”,就必须有必要的投入,包括人、财、物、信息等等。投入不足,或投入的人、财、物、信息等本身的质量不高(包括它们之间协调不好),产品质量就不能得到保证,也就难以“满足要求”。从这个角度说,产品质量是由投入的质量来决定…  相似文献   

5.
全面质量管理(TQC、TQM)主要是对质量形成全过程进行控制,其“质量改进”内涵偏重于“减少错误”、“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它通常只能使产品质量接近或达到设计水平。21世纪的质量管理将向全面质量创新(TQI)阶段发展,即不仅要减少错误,更重要的是不断创新和提高。文章分析了全面质量创新阶段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现场质量管理”进行了定义,提出了现场质量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和提高产品的符合性质量”、现场质量管理的任务是“不合格品的预防、质量的监视和测量、质量保持和质量改进”。并对如何搞好现场质量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制造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质量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质量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党中央、国务院把增强全民质量意识、提高质量效益、振兴国民经济提到了战略高度。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坚持质量第一,采用先进标准,搞好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及朱镕基总理最近指出的“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放任假冒伪劣,国家就没有希望”的指示,为质量振兴指明了道路。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产品质量和质量技术监督的现状,就如何实施质量振兴的目标,质量技术监督在质量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强质量和质量技术监督,伸张正义,取信于民,提高其有效性等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质量经营 标准先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量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决定因素,“质量是企业之生命”,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是一些国有企业不能持续发展、质量上不了台阶,原因在何处呢?江泽民总书记曾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企业能不能持续发展,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往往是决定性的。管得严、管得好,好的企业可以发展得更好,原先不好的企业也可以改变面貌;管得松、管得乱,好企业也会被搞糟”。他还进一步强调指出:“科学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加强企业管理,要从基础工作做起”。标准化作为企业技术基础工作中的排头兵,是质量的源头。所以,要抓质量…  相似文献   

9.
现代质量管理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所选择的管理模式和体系结构不尽相同,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特点。但是,质量管理运行机制就其科学性和规范化来说,应该符合以下共性特征。质量目标多元化传统企业的质量目标,其“质量”含义仅限于工业产品的性能方面,把是否达到技术指标和符合既定的产品标准作为衡量“质量”好坏的唯一尺度,把提高“产品合格率”作为质量管理的唯一目标,企业质量管理的目的是确保产品生产的质量符合技术标准,追求的是名目繁多的质量金奖、银奖、铜奖,忽视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样就出现不少合格品、一等品到了市场上却成…  相似文献   

10.
“质量环”是GB/T6583-1994第四部分中提出的第一个术语,也是“质量体系原则”中首先阐述的内容。质量环的概念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认真研究分析质量环的概念、特点、作用和意义,对于建立有效的质量体系、搞好质量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一、质量环概念及特...  相似文献   

11.
“质量改变人生。”“质量渗透到方方面面。”“质量是大的,是理念、是思路;质量也是小的,是细节、是操作。”这是参加美国质量大会的人员带回来的信息。5月1日,“2006年世界质量与改进大会”在美国召开。市质协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重新认识质量”。  相似文献   

12.
培育企业质量文化的核心是增强质量意识四川眉山车辆厂姜诞渝人,是“社会人”,也是“文化”的人。人,既是一种社会存在,也是一种文化存在。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约束,又受到文化的驱使。人的思维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都是某种文化影响、渗透、作用的结果。文化,广...  相似文献   

13.
盛宝忠 《上海质量》2008,(10):29-30
近几年来,在国内,无论在政界,有的领导提出“要有市场经济的大质量观念”;还是在学界,有人专题撰文论述”大质量概念”,但是究竞什么是“大质量”呢?文章都未给出定义,语焉不详。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世界不少国家的媒体,特别是美国的媒体,对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进行了“排山倒海”的炒作,一时间,“MADEINCHINA”(中国制造)成了有毒食品、有害商品的代名词。使中国的出口产品面临着一场严重的质量危机。  相似文献   

15.
张力 《上海质量》2008,(8):64-66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了大量的质量工具。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老七种工具”、“新七种工具”了。利用质量工具管理质量,就像利用数控机床加工机械零件一样会起到高效、精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每个质量工作者都应对质量工具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在全国开展“质量和安全年”的重大决策.使“质量和安全年”成为质量宣传年、质量提升年、质量服务年、质量整治年和质量建设年,进一步增强全社会质量观念,提升企业质量责任意识,健全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和政府监管体系.本市政府质量主管部门,有关协会等已积极行动,将全面启动沪上“质量和安全年”活动。  相似文献   

17.
鲍晓 《上海质量》2011,(3):13-15
为了激励女性在质量岗位上作出更大贡献,在今年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上海市质量协会推选出一批“上海优秀女质量工作推进者”和“上海优秀女质量工作者”,其目的是弘扬上海女性为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而奋斗的奉献精神,激励更多女性投入质量事业,为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贤畅 《上海质量》2010,(2):44-45
“2009年上海市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日前揭晓,并在上海市质量协会会员大会上举行了颁奖仪式。全市共有14个项目荣获“2009年度上海市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其中一等奖空缺.“宝钢一次冷轧荫罩带钢质量改进”等五项成果荣获上海市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二等奖:“地区电网调度事故处理专家系统知识库的研究”等九项成果荣获上海市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三等奖。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中央电视台的质量报告连续报道了“龙口粉丝”、“阜阳奶粉”和“四川泡菜”等质量事件,联想前几年的“增白面粉”和“毒大米”事件,使人们对食品安全隐患愈感到严重和忧虑,真让人们有“望餐兴叹,欲食不敢”之畏,食品质量安全再度引起政府部门和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和担忧,由于在食品生产企业中,私营中小企业较多,相当一  相似文献   

20.
《上海质量》2007,(12):56-56
日前,2007年度“上海市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评选揭晓,“基于六西格玛的企业流程重组及持续改进的研究与应用”、“质量链耦合技术的研究及其在卷烟材料采购中的应用”和“输变电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研究和运用”等3项成果获得“上海市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