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青岛市20年实施名牌战略和发展品牌经济过程中,青岛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既是倡导者,也是参与者,他们举全市之力,要风给风,要雨给雨,与企业风雨同舟,营造了青岛品牌和品牌青岛新天地。可谓青岛品牌兴市,政府一马当先。  相似文献   

2.
“传统名牌”绝大多数创立于计划经济时期,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国有品牌。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这批老品牌多半出现了“不适应症”,纷纷退出市场。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彩电、空调.冰箱等产品的品牌集中度继续增加,除一些不知名品牌退出市场外,行业排名前十位的品牌的总体市场占有率高达80%以上。而与此同时,一些过去企业数量成千上万的食品.饮料.乳品、啤酒、白酒等行业,现在也被少数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和地区性名牌所统治。……这些都已说明,在消费者的品牌消费中,企业如不能建立自己的品牌,等待自己的结果将只有退出市场舞台,如仅有品牌却不能成为名牌,市场留给自己的也只能是残杯冷炙。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近年来,获得中国名牌产品荣誉的企业的产品销售额平均年增幅在25%以上。在企业界,一个共同的看法正悄然形成:“只有拥有名牌产品的企业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存权”。目前,各地的经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地的品牌尤其中国名牌的数量有直接的正向关系。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多出现了以名牌产品为支撑的产业集群。一些地方的产业集群甚至已上升到区位品牌层次,典型的有“青岛家电”.“晋江运动鞋”.“郑州食品”.“佛山陶瓷”.“深圳IT”等。  相似文献   

3.
青岛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31个,获全国质量管理奖企业4个,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还拥有山东名牌产品109种,青岛名牌189个,品牌经济形成百花竞艳满园春的格局。“企业是创名牌的主体,政府是创名牌的先导,两股劲拧成一股绳,名牌一定层出不穷。”这句话恰如其分地解答了青岛创名牌“为什么能?”和“为什么会?”这两个核心问题,并深刻揭示了“青岛现象”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4.
《山东企业管理》2008,(9):24-24,25
张兰昌同志系青岛造船厂厂长、党委书记,自2002年6月任职以来,以其全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路,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带领企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引人注目的成就,产品由单一的军品向军民品并举共同发展的态势成功转型,优化了产品结构。产品打进国际市场,实现了“艇”到“舰”的飞跃,扩大了生产规模。确定并实施“搬迁扩能、改制重组、合资合作”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为企业长远发展确立了方向,成为青岛市三大船舶基地之,在市船舶工业大布局中占据重要一席。产值平均增长26.3%,效益大幅提高,员工工资收入平均增长198%,远远超过全币的平均增长水平,企业“跨越”式发展。获得了“青岛市著名商标”、“青岛市AAA企业”、“山东省技术中心”、“山东省校企合作示范单位”并拥有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研制项目及多项产品设计的自主知识产权。其本人也获得了“山东省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家”、“山东省机械电子行业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优秀企业家”等称号。  相似文献   

5.
中国嘉陵集团(以下简称嘉陵集团)不仅是国内第一家生产民用摩托车的企业,同时也是国内第一个把中国摩托车推向国际市场的企业。今年以来,嘉陵集团实施“蓝海”新战略,以自主品牌为核心竞争力,以差异化产品抢占新市场,分别对东南亚、南美洲、非洲、欧洲等地实施不同的战略决策,促进了企业的较快发展。目前,  相似文献   

6.
中国嘉陵集团(以下简称嘉陵集团)不仅是国内第一家生产民用摩托车的企业,同时也是国内第一个把中国摩托车推向国际市场的企业。今年以来,嘉陵集团实施“蓝海”新战略,以自主品牌为核心竞争力,以差异化产品抢占新市场,分别对东南亚、南美洲、非洲、欧洲等地实施不同的战略决策,促进了企业的较快发展。目前,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进出口银行的统计,在非洲投资的800多家中国企业中,100多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剩下的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日前透露,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家开发银行正在制定促进对非洲投资扶持政策和具体措施,让私营部门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 中国在非洲,今天的目的不仅限于第三世界国家间的兄弟情谊,经贸关系也不仅仅限于能源合作。在政府层面之外,中国的中小型企业和民间企业,正上演一幕幕版本各异但主旨类似的“非洲淘金记”。 专家预测,未来5到8年中国企业将掀起一个进入非洲市场的高潮。[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作为在政府工作十多年,青岛市人大代表、招商银行青岛分行行长王纪全从没忘记过自己肩负的责任,怀着一片赤诚之心,他积极为青岛市的发展献言献策。在2010年青岛市人代会上,他提出将青岛打造为“中国特色财富管理城市”和“绿色金融之都”的建议, 受到了代表们的热议。  相似文献   

9.
人们都说"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市场,四流企业做产品",有着百年厚重历史的青岛啤酒不但做产品,做市场、做品牌,也做标准,中国啤酒酿制标准就来自青岛啤酒,同时,青岛啤酒更做资源.  相似文献   

10.
区域     
《山东企业管理》2014,(10):22-22
1青岛“蓝色之星”颁出创新高成长榜单 10月17日,由青岛市股权与创业投资行业协会主办、青岛市市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中心支持协办的2014青岛股权与创业投资峰会暨“蓝色之星”颁奖典礼在青岛崂山金融新区举行,来自政府部门、全国知名基金机构及企业家代表200余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1.
多品牌策略的成功要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企业要在现代市场中站住脚,必须不断研究和开发新的产品,创建新的品牌。当企业发现自己的产品拥有一个具有延续性的巨大市场容量时,他们面对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很可能会采取“一品多牌”战略,创建一些新的品牌满足不同个性化的消费倾向。这样,企业既能提高市场总体份额,控制更大的市场,又能锁定“品牌转换者”。 、碧  相似文献   

12.
12月21日上午,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的2012青岛企业家峰会在香格里拉大饭店隆重举行。青岛市委副书记王伟,青岛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牛俊宪,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淑玲,青岛市企业联合会、市企业家协会会长吴经建。青岛市经济信息化主仟、青岛市企业联合会、市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项阳青及青岛市委组织部、青岛市发改委、青岛...  相似文献   

13.
2010年,青岛市规模工业企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大关,达到了10452亿元,成为全国第九个“万亿”城市。回顾2010,我们看到了青岛在变革中转型——“转型”,可能是最适合统领青岛市2010年的关键词。如何“转型”?如何继续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摆在青岛市民生就业工作中的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企业与市场》2006,(7):18-19
多年来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深认识到,品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在品牌基础上形成的品牌经济,则是最具市场竞争力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青岛作为全国最早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的城市之一,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创建品牌,90年代实施品牌战略,到本世纪初发展品牌经济、打造品牌城市,这样三个阶段的发展,品牌经济逐步升级,品牌产品、品牌企业、优秀企业家和青岛这个城市共同成长。青岛现象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青岛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31个,获全国质量管理奖企业4个,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还拥有山东名牌产品109种,青岛名牌189个,品牌经济形成百花竞艳满园春的格局。“企业是创名牌的主体,政府是创名牌的先导,两股劲拧成一股绳,名牌一定层出不穷。”这句话恰如其分地解答了青岛创名牌“为什么能?”和“为什么会?”这两个核心问题,并深刻揭示了“青岛现象”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6.
《山东企业管理》2011,(11):32-33
高峰会上,隆重表彰了2011年度(第十四届)青岛市优秀企业家和青岛市最具成长性企业家;发布了2011青岛企业100强,青岛制造业企业100强,青岛服务业50强排行榜;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余斌部长,作了题为“2012年经济形势展望”的演讲。  相似文献   

17.
区域     
《山东企业管理》2015,(1):21-21
1 2014青岛企业家峰会隆重举行 12月28日上午,青岛市企业联合会、青岛市企业家协会在海情大酒店隆重举行了“2014青岛企业家峰会”。本次峰会土题是:“新常态下企业家的挑战与责任”。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广正、市人大副主任吴淑玲、市政协副主席郄晋生、市企业联合会、市企业家协会会长吴经建等领导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8.
总体来看,中国品牌国际化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中国只有少数一线企业初步在国际市场上塑造国际化品牌,同时这些企业的品牌国际化之路普遍处于发展初期。 海尔(Haier)是中国品牌国际化的成功实践者,在各国际目标市场中初步济身于一线品牌行列。联想(Lenovo)在国际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认知度,近两年将是品牌国际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华为(Huawei)在非洲、拉美、中东、东南亚等相对低端市场取得了显著成功,同时在欧、美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也稳步增强。  相似文献   

19.
<正>青岛作为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除拥有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还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品牌,这些品牌成为青岛市的一张张靓丽的名片。海尔、海信、青啤、双星等名牌企业不仅树立了青岛这座"品牌之都"的城市形象,而且提升了青岛工业旅游的品位。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是企业一种无形的资产,它不仅反映企业产品品质,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企业综合形象,同时也标志着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市场开拓能力和持续发展后劲。近几年,莱钢特殊钢厂以“品牌特钢,追求卓越”为目标,以品牌做支撑,把实施品牌战略作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全力实施产品品牌升级计划,加快了企业发展,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