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她变卖房产,先租后建,创办了山西省忻州市首家大型民营养老院。从那开始,她11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每一位入院老人。直到今天,共有1803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在这里颐养天年,其中286位老人在她无微不至的呵护下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她就是忻府区新建路办事处老年福利服务中心负责人张娟利。  相似文献   

2.
崔璨 《乡镇论坛》2014,(20):36-36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目前已接收158名大学生村官,在岗94人,正常流动64人。为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管理,近日,祁阳县县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规范大学生村官队伍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明确了七项规定。  相似文献   

3.
在河南省桐柏县的大制路上,每天天刚蒙蒙亮,人们就能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肩背编织袋、手拿铁钩子徘徊于肮脏的垃圾堆前捡垃圾。 老人如此辛苦,她生活困难吗?她是孤寡老人吗?答案是否定的。她的真实身份是离休老教师,月工资2000多元;她的孩子都是桐柏县的公务人员,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看完这些你可能会认为这位老人肯定精神上有问题,要不怎么放着清福不享,这么大年龄了还去捡破烂?  相似文献   

4.
她是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自学英语20多年.坚持每天用英文写日记,并6年义务给社区的老人讲英语课。10年前,她以优异成绩自考上了大学.是当时考生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为教育后代,她写了一本自传,书名叫做《平凡的人生》。  相似文献   

5.
扶起的美德     
王纯 《乡镇论坛》2014,(26):47-47
这天中午,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下着倾盆大雨,66岁的河南籍老太符金变穿过滨海大道时突然跌倒在快车道上,途经的一辆路虎越野车主见状后及时报警,下车扶起老人并在雨中撑伞守候,直到将老人送上救护车后才离开。 “她最多讹我钱,讹不了我命,我不救她,她很可能会死在我面前!见死不救的话,我的良心会不安一辈子!”朴实的话语、感人的画面被定格在公众的视野中,人们无不拍手叫好。在老人摔倒没人敢扶的关键时刻,越野车主及时扶起老人,就为了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相似文献   

6.
九月的一天下午,某物业管理处王小姐正在办公室忙着核对代收三费的帐目,突然走进一位白发长者,小王忙起身为老人让座,并递上一杯水。她热情地询问老人,家住哪里,有何事需要帮忙。老人说他是慕名远道而来,专门向管理处经理请教几个问题的。小王说小区经理不在,她让老人把问题和电话号码都留下来,等经理回来一定会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  相似文献   

7.
丁丑 《广东质量》2003,(5):94-95
当年,林彪家有一位不是家人、如同家人的工作人员,她就是王淑媛。如今她已届耄耋之年,然而精神矍铄,有时甚至透着天真。无论是在艰难的岁月中,还是在宽松的日子里,她都是一位快乐的老人。平时,同事们(包括年长的,年轻的)都亲切地称她老王或老太太。近年,一些媒体对老太太有过报道,称她是林家的保姆,老人对此十分反感。她正色地纠正说:  相似文献   

8.
失踪的戒指     
周海亮 《乡镇论坛》2008,(27):44-44
老太太的戒指丢了,她伤心欲绝。戒指是老伴当初送她的礼物,老人说,天啊,他送给我一轮太阳。  相似文献   

9.
湘客 《乡镇论坛》2014,(12):19-19
阳光灿烂,春意盎然。近日,笔者来到湖北省石首市北河口村六组,拜访一位老人,她叫周长儿。老人今年95,耳不聋眼不花,十分健谈。周长儿17岁时,从湖南安乡嫁入北河口村,生育了8个子女。她从小就懂裁剪、精刺绣,凭着这双巧手养活一家十来口人,村里百来户人家,都穿过她纯手工缝制的便装。  相似文献   

10.
龚道沿 《乡镇论坛》2013,(29):26-27
“如果你是一缕阳光,就要温暖每一个角落;如果你是一滴雨露,就要滋润每一寸泥土;如果你是一名护理员,就要孝敬每一位长辈。”这是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官亭乡敬老院护理员胡年珍的座右铭。她担任该院护理员以来,将一颗火热的心全部奉献给了78位老人。老人们都说:“她虽不是女儿,却胜似女儿,我们一刻也离不开她。”  相似文献   

11.
郭军  柯玉根 《乡镇论坛》2014,(17):38-38
2007年3月,从小长在县城里的宋俏利,被选聘到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城关镇南长固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到村任职第一天,一个人都不熟悉的宋俏利,开始走家串户。她说:“这一关总要过的。一方面了解村情民意,一方面也是宣传自己。”在走访过程中,有十多位老人向她反映自己的户口簿丢了,想请宋俏利帮忙解决。宋俏利觉得事关老人们养老金的发放,一定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接下来几天,她一上班就往乡镇派出所跑,向民警详细说明情况,并陪同民警下村调查,经过几番周折,终于为老人们成功补办了户口簿。  相似文献   

12.
《中外管理》2011,(2):113-113
这是近期郑渊洁新浪微博上引起热议的一段文字:“一老人倒在北京东四附近的人行道上。路人不敢管。小学四年级女生忻妍看见老人伸出的手,她将自己的手放在老人手中。老人戴着写有家人电话的老年人胸卡。女孩儿给其家人打电话。老人获救。  相似文献   

13.
她笑嘻嘻地和每个人打招呼,既热情又家常,忙碌在她的企业家客户之间。她来北京为想拥有大杨创世(600233.SH)西服的企业家们做个人定制,场面更像一个和蔼的老人在开家庭聚会。  相似文献   

14.
童星不可为     
葛颖 《秘书》2014,(4):47-48
秀兰·邓波儿走了,人们以各种方式怀念她。,李敖先生有微博云:“秀兰·邓波儿所过之处人人要她签名。她面露悲哀,说她6岁就不信真有圣诞老人,因为百货公司的圣诞老人竞向她要签名。问题不是她6岁时不见了圣诞老人,问题是圣诞老人见到了6岁以后的她。这就是人间,互相令人梦碎。”  相似文献   

15.
荆晶 《现代企业》2011,(12):69-69
日本老妪柴田丰不仅是年届百岁的长寿老人,还是诗歌界的“后起之秀”,她对生活依然充满激情。她2009年至今接连出版两本诗集,总销量近200万册.  相似文献   

16.
《乡镇论坛》2008,(19):38-39
读者徐振汉发来电子邮件问:国家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是一件大好事,但对谁有权享受农村低保,我有两点疑问想请教:一是某老人的儿女已成家立业且收入颇丰,该老人能否以年老体弱、经济困难为由享受低保?二是某女村民承包地几乎全被征用,成了失地农民,而她的丈夫有正式工作,属“非农业户口”。请问,如果她生活困难,能否享受低保?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稀衡阳市衡山县的76岁老太太刘兰英没有想到,她以76岁高峰创造出了一个中国之最:她打赢了中国劳资关系最长的退养官司。 刘兰英老人的这起官司,目前在中国因劳资关系引发的诸多退养纠纷中,它具有一种难能可贵的范例作用。 2006年10月,循着刘兰英老人的故事,我们来到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何竞 《乡镇论坛》2014,(4):28-28
近日,安徽省蚌埠市的程先生,回村看望92岁高龄的姑姑。老^虽是高龄,但身体不错,耳聪目明。当程先生问姑姑,可领到政府发放的每年360元的高龄老人补贴时,姑姑说没有。程先生感到很意外,当天下午就赶到村委会,见到了相关经办人。对方解释说,因为老人本人没有带户口本、身份证来村委会登记,所以她未能领到高龄老人补贴。  相似文献   

19.
有位年长的外国学者,专程来中国拜访一位作家,他们约在一家餐厅见面。这位老人步行赴约,路上特意到花店买了一束鲜花,新采的马蹄莲和绿叶簇拥在一起,显得格外清雅。老人熟悉这位年轻作家的创作风格,他清楚,她喜欢这样的花束。  相似文献   

20.
江维 《乡镇论坛》2009,(26):10-10
日前.浙江省诸暨市宣何村73岁的何花波老太坐在村托老室里看电视。她说:“这里有电扇,很凉快,还有人给我们烧饭、打扫卫生。我们可以看看电视、聊聊天,边上还有麻将室、活动室,大家在一起打打牌、搞搞活动.感到都很开心。”宣何村老年协会共有老人498人,70岁以上的老人有300多人,许多子女在外工作,不能在老人身边照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