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信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常胜将军。他被汉王刘邦拜为大将之后,单独率领一支军队,出奇兵,打硬仗,连灭魏、赵、代、燕、齐等国,最后率部与刘邦于垓下合围项羽,使刘邦能够得以获胜。由此。刘邦在夺取天下后对群臣说:“连军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将其与张良、萧何并称为“三杰”。  相似文献   

2.
颠覆者陈平     
如果说宅急送时期的陈平是”带着镣铐起舞”.那么现在的陈平就如脱缰的野马,他要做的就是颠覆自己所有的过往,去证实自己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陈平就像他的公司的标志——孙悟空一样,为了取得真经,哪怕九九八十一磨难。陈平刚刚走过的十年,就是宅急送栉风沐雨的十年。  相似文献   

4.
审计人员除了应具备必须的财会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以外,在审计实践中还应学会"变通"。西汉时期,刘邦为了巩固刘氏江山社稷,杀白马盟誓:"非刘氏为王者天下共击之!"刘邦死后,吕后篡权,她想让吕家的人控制朝政,向大臣们提出封吕家人为王的建议。维护刘邦盟誓的人极力反对,结果轻者被罢官,重者被杀头。丞相陈平和大将军周勃则采取变通之策,同意吕氏封王,获得吕后的信任。后来,吕后死了,陈平、  相似文献   

5.
刘邦与诸葛亮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政治人物。刘邦打败项羽,建立了西汉政权;诸葛亮亦辅佐刘备,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作为封建政治家,他们都懂得功成名就离不开人才,但在用人制度和用人方法上,他们又有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很值得我们后人借鉴。首先,刘邦与诸葛亮都能做到任人唯贤,知人善  相似文献   

6.
或许没有人会想到,陈平会离开他一手创办的宅急送。  相似文献   

7.
李延杰生于1952年。他祖籍在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老乡。刘邦衣锦荣归的歌风台,离他老家不远。2200多年前,刘邦在歌风台上唱响“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凯歌,而今的共产党员李延杰迎着戈壁风沙,把天山当作歌风台,用自己的生命谱写改天换地的《大风歌》!  相似文献   

8.
<正>人不能太有本事,太有本事了就难免要骄傲,一骄傲就目中无人了。这样的人是最不讨人喜欢的。这是个平庸的世界,你有本事已经够不讨人喜欢了,又骄傲就更惹人嫉恨。西汉初年,韩信很有本事,战场上一肚子韬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把刘邦带出了困境。刘邦的天下,难道不是韩信替他打下的?韩信太有本事了,于是便遭人妒忌。不但大臣妒忌他,刘邦也忌讳韩信。于  相似文献   

9.
汉高祖刘邦原是秦时一乡间小吏,无任何凭借,不像项羽等人有显赫的家世。他能够崛起于草莽之间,除了有萧何为他掌管后方,韩信、樊哙、周勃等为其冲锋陷阵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有一个能够运筹帏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的头号智囊张良。在最困难的时候,刘邦总是问张良:“为之奈何?”张良智计百出,总能给出最睿智最有效的建议。刘邦则对其言听计从...  相似文献   

10.
本土物流业翘楚宅急送公司创始人陈平,由于家族企业的桎梏毅然离去,重新创立了快递公司星辰急便,他说这样做才能给自己一个交代。  相似文献   

11.
当国人对宅急送这种门到门的小件快递服务还很陌生时,一位东渡日本的学子,在日本亲身体会到这种服务的便利后,已按亲不住自己的兴奋,要回国实现他创办中国的民营快运公司的梦想了。他就是本期所采访的北京双臣一城快运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陈平。编辑部:首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双臣公司的创办动机、发展过程及今后目标。陈平总经理:成立快运公司主要是在日本学习时受到了启发,有人说快运业不过是搬搬卸卸,还要向日本学吗?其实不然,我做出来了,你看到,觉得简单。但在我做出之前,你就不会做,或者想不到。甚至没有认识到它是一个行业…  相似文献   

12.
骂人者刘邦     
刘建强 《中国企业家》2006,(19):112-112
左手铁沙掌,右手棉花套,刘邦把“天下”这个陀螺转得轻松自如中国的历代皇帝里,刘邦的语言风格独树一帜。见到秦始皇出巡的威仪,刘邦很羡慕:“奶奶的,做这样的男人,挺好。”面对同样的场景,他后来的对手项羽说得干脆利落:“彼可取而代之。”刘邦没有项羽勇敢,但是要比项羽从容得多。他总是被当时的民间精英们推着走,结果就走到了项羽的前面。  相似文献   

13.
陈平之败     
房煜 《中国企业家》2012,(7):63-65,13
星晨急便之败,与陈平在宅急送的"改革"受挫,如出一辙。他还有机会卷土重来吗?"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但做了20年快递业务的快递老兵陈平,还是犯下了相同的错误。3月5日,一条据传是陈平所发的短信在微博上如病毒般传播开来,将陈  相似文献   

14.
小人不可不防□黑龙江宋言小人,即无德者。在《论语·颜渊》中曾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的论述,小人者,必然是狡猾阴险之人,是高智商、胆大傍权势之人,以“刻苦钻研人际关系”为人生之主题,费尽心思琢磨人,绞尽脑汁把人整。他有两张嘴脸,你当权...  相似文献   

15.
危机背后     
星辰急便在从成立之初便获得很高的关注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陈平本人的知名度,他是媒体眼中比较受欢迎的采访对象,在采访中,他立场分明,常有惊人之语,"敢说"是人们对他比较普遍的评价,可以说,多年的摸爬滚打让陈平有着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这一点也为他博来了不少的人气。所以,当他于知命之年再战江湖  相似文献   

16.
萧何是中国古代著名丞相,是汉高祖刘邦建立汉王朝的得力襄助:萧何原是文吏,在夺取天下的连年征战中,萧何不曾参加一次战役,未有尺寸之功,刘邦却力排众议,裁定他功冠群臣,因而封邑户数最多。汉王朝建立后,他是第一任丞相,并担任此职一直到生命的终点。  相似文献   

17.
陈平在1979年把大量的时间都放在了自觉推动中国改革开放上面,“什么适用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就研究什么。不能直说的,就拐弯抹角地说!”  相似文献   

18.
马蕾 《东方企业家》2005,(12):65-65
走进袁岳的家,你可以一边品尝他反复调研多方汇总后自创的佳肴,一边欣赏书房整面墙壁上出自他画笔下的365个小人千姿百态的壁画.也许你还能听到他吟诵的这天早晨新鲜出炉的诗歌.如果你还想知道他的心情指数.那就打开MSN,他的名字就是他心境情绪的动态晴雨表。  相似文献   

19.
古今“韩信”多的是,就是人主不会识。秦朝末年胸怀大志的韩信,先是投奔在项羽麾下,因得不到赏识而转投刘邦,结果又因没得到重视而逃跑,幸被独具慧眼的萧何发现并力荐成功。试想,倘若没有萧何这位高明的"伯乐",韩信能否名垂青史就很难说了。  相似文献   

20.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在总结夺取天下的经验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粮道胜。人杰也。良、投地首推;镇国家,抚百姓,给,吾不如萧何;连百万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馈饷,之军。不绝战必此三人,皆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任何读这段文字的人,都会对张萧何、韩信的文韬武略佩服得五体。其实真正值得崇敬和景仰的,当汉高祖刘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