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要求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部分。民族传统文化社区的发展,是经济水平和文化保护的共同促进和长远发展。本文通过对传统社区文化旅游开发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整理出构建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层面,综合民族社区的各个层面,构建传统文化社区旅游开发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以达到有效保护和成功开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汨罗市国际龙舟文化节的连续成功举办,汨罗端午节庆文化旅游的价值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开发端午文化旅游资源已成为了汨罗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合理开发利用汨罗端午文化旅游资源已迫在眉睫。通过运用SWOT分析针对汨罗端午节庆文化旅游开发提出对策与建议,希望能够对汨罗旅游的发展及我国传统节庆文化旅游的开发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族节庆作为旅游资源,对于发展旅游经济、促进民族、团结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有现实意义。以广西"壮族三月三"为例,采用l ogi t模型对调研数据进行模型拟合,研究游客对于民族节庆旅游资源的影响因素,得出游客对于民族节庆旅游资源的保护意愿,对其保护行为有正向作用。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公众的教育,进一步提升公众对民族节庆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和历史性的认知水平,并通过鼓励参与的宣传方式,进一步激发游客的保护意愿,进而强化游客的保护意愿并实现保护行为,这对于民族节庆旅游资源的绿色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构建了节庆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晋城社火节庆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晋城社火节庆旅游资源总体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其中,资源价值比较丰富,无论是文化、艺术、观赏上都有一定的价值。景点规模小、经济基础弱和交通不发达等是制约晋城社火开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民族节庆象征着民族的精神传统,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的集中反映,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节庆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积极开发少数民族节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成为新疆旅游业的一个新增长点。新疆是由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13个主要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节日,本文主要探讨新疆部分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诺鲁孜节”的乡村旅游开发意义以及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后在灾区经济重建的大背景下,新建羌寨在失去原有乡村旅游原生态特色的现实中如何突出其民族民俗特色,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成为一个亟待思考的现实问题。本文提出应理顺节庆体育资源的开发机制、正确处理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善激励措施,为羌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寻找传统节庆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驱动力,对中原传统节庆文化开发的关键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析,在深入了解社区居民,政府机构,民间团体和商业企业这四者间因传统节庆文化产生利益链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原传统节庆旅游资源开发经济驱动力模型。详细阐述了文化娱乐、旅游消费与商业活动三者间相互作用的原因与动力。最后健全了该驱动力模型的日常工作运转的内容与方式,使中原传统节庆旅游资源开发经济驱动力模型既能肩负起节庆文化传承的重任,又能在符合现代人消费理念的新形式下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族节庆象征着民族的精神传统,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的集中反映,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节庆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积极开发少数民族节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成为新疆旅游业的一个新增长点。新疆是由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迟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15个主要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节日,本文主要探讨新疆部分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诺鲁孜节”的乡村旅游开发意义以及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9.
广西具有秀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情,旅游资源禀赋优越,2014年广西区政府将“三月三”作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定为全区公众假。如何抓住这一机会,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节庆旅游,发掘少数民族传统节庆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推动少数民族文化节庆旅游可持续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族和谐,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传统节庆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韩国江陵端午节开发实践的分析,认为传统节庆旅游开发要在群众的广泛参与下,充分的挖掘传统节庆的文化内涵,以特色资源为依托,打造品牌化的传统节庆旅游,创造性地开发传统节庆旅游项目,以专业化的市场运作模式,整合开发传统旅游节庆产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关于文化旅游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产业价值和价值评价方法等方面已经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很多专家学者就文化资源分类和遗产所具有的价值已经达成共识,提出要保护文化资源,促进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综合现有研究,关于文化旅游概念、文化遗产价值和区域文化旅游价值评价研究方面还存在不足。据此,在合理开发与保护文化资源、重视遗产价值、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建设和提升文化旅游的社会价值方面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方兴未艾,但在开发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资源流失问题,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文章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特征的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指出了当地居民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现实主体。  相似文献   

13.
高绍仙 《新晋商》2020,(4):0168-0169
在窝尼文化传承保护工作中,桂山街道通过支持引导窝尼人开展传统节庆活动、积极举办各类文艺比赛、收集整理窝尼山歌小 调、民俗传统等多举措,帮助窝尼人树立民族自信,传承和保护濒危的窝尼传统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民俗节庆文化,中国传统民俗节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们通过特定时间、特定地点表达精神寄托和祈愿美好的文化产物,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因此,应充分挖掘传统民俗节庆的优质资源以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创新传统民俗节庆的展现形式以营造美美与共的民族团结氛围,增强传统民俗节庆的文化认同以提升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开发利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骄傲与资源,显得尤为重要。传统节庆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道德的集中体现,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通过分析传统节庆文化所蕴含的德育功能以及传统节庆文化对中学生德育功能发挥不佳的原因分析,对传统节庆文化对中学生德育价值进行有效探究。  相似文献   

16.
黄建勇  于萍  廖碧霞 《市场论坛》2013,(4):24-25,28
分龙节是毛南族传统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其节庆内容丰富多彩、寓意深刻,是毛南族人民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而新的社会大背景又赋予了分龙节新的时代价值,对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世居贵州少数民族生存、繁衍,形成了丰富多彩民族文化.有力的支撑了贵州节庆旅游的文化资源,带动了贵州节庚旅游业的发展.同时节庆旅游也为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生存空间.两者问关系是辩证的,更是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18.
贵州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本文通过对贵州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总结出贵州民族文化资源特点,并对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模式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部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但过度旅游开发导致西部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退化,甚至遭到毁灭性破坏。传统旅游开发模式往往不重视甚至忽略民族文化保护。泰文提出,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必须基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傩戏文化被誉为中国戏剧文化中的活化石,有着数千年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文化基础深厚、表现形态丰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与众不同的表演特色,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美学价值与旅游应用价值。文章通过把这种独特而古老的傩戏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对其进行开发应用研究,来探讨傩戏文化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的旅游开发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