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0月25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禁止生产或进出口含有DEHA(己二酸二异辛酯)增塑剂的PVC食品保鲜膜.已生产和出售该类保鲜膜的企业应立即停止生产,并召回已出厂产品.此时,据第一财经时报10月13日独家报道日韩生产PVC保鲜膜可能致癌,仅仅13天.  相似文献   

2.
“我国将禁止含有DEHA等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的,或氯乙烯单体含量超标的PVC食品保鲜膜进出口;禁止企业在生产PVC保鲜膜时使用DEHA;禁止企业经销含有DEHA或氯乙烯单体含量超标的PVC食品保鲜膜;禁止用PVC保鲜膜直接包装肉食、熟食及油脂食品。”在10月2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质检总局向社会发出公告,用四道“禁止令”杜绝市场上保鲜膜的安全隐患,在我国加强食品保鲜膜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划下了坚定的一笔。  相似文献   

3.
持续多日的保鲜膜事件已经引起政府高度关注。10月2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国家质检总局将会同专家尽快制定PVC保鲜膜新的国家标准。10月24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说,据透露,此次保鲜膜事件已经引起中央政治局有关领导关注,并要求国家质检总局尽快给全国人民一个说法。国家质检总局针对这个问题也于当天召开了紧急会议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10月25日,国家质检总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了进出口PVC食品保鲜膜检验,国内生产企业和产品专项检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已经踏入2006年的门槛。回忆2005,各种各样的质量黑幕被媒体曝光,时至年终岁尾,让我们回眸一下这一年来的部分质量丑闻。PVC保鲜膜不保“鲜”2005年10月14日,由于在本国受限,日韩致癌聚氯乙烯食品保鲜膜问题转道中国。这种被超市广泛用于包装生鲜熟食的保鲜膜,在高温或包裹含油食品的情况下,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据相关人士介绍,国内PVC保鲜膜品牌主要是LG、三菱、三荣,三大品牌占据整个市场的70%~80%,而日韩产品在整个市场占据逾80%。如皋假酒浮出水面2005年1月28日,时间有些久远了,可是关于“假酒村”的记…  相似文献   

6.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古训看来并没有在食品安全领域发挥多大作用,在老百姓翘首以盼权威说法的急切目光中,行政效能慢半拍的顽症一直治而不愈。从苏丹红、三氯生到甲醛,历次风波莫不如此,悲哀的是,这次的“癌膜”事件仍然照例落入窠臼。恐慌起于10月13日,食品包装保鲜膜致癌的报道在大江南北引起轩然大波。传媒唱了一个星期主角之后,终于有了说法,“有关部门”称按照国标生产的PVC保鲜膜对人体无害。这次表态对PVC保鲜膜沾油加热有毒的“传闻”却只字未提。最新的消息是,在高层领导的督促下,“PVC保鲜膜新的国家标准”将“尽快制定”…  相似文献   

7.
洪涛 《大众标准化》2010,(12):24-25
<正>新国标规定,PVC保鲜膜应在包装上标注"不能接触带油脂食品"、"不得微波炉加热"等警示语。从2010年9月1日起,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鲜膜》已开始正式实施,无警示标志的保鲜膜将严禁上市销售。  相似文献   

8.
据京华时报报道,因有效期届满未延续,乐百氏(广东)饮用水有限公司粤东分公司的饮料生产许可证被注销.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消息,包括河北小洋人生物乳业有限公司、北京市身宝饮料厂等在内的720家企业的768张食品生产许可证被注销.  相似文献   

9.
有些厂家生产保鲜膜的原料聚氯乙烯确实有毒,使用聚乙烯、聚丙烯原料做的,相对比较安全。不过有关专家忠告消费者,可以采取一些自我保护措施,以减少对人体健康的侵害。尽量避免使用保鲜膜直接包装食品,尤其是高脂肪食物。高脂肪食物将吸收更多的塑化剂,在室温中的吸收比冷藏时更多。消费者在使用上要特别注意,没有注明适用微波炉的保鲜膜,就不宜在微波炉内煮食及加热用;即使有些保鲜膜声称可用于微波炉,使用时间也不宜过长,以防止保鲜膜熔化,粘在食物上。使用保鲜膜在微波炉煮食时,最好用较深的容器,食物不宜盛得过满,保鲜膜与食物表面应有…  相似文献   

10.
保鲜膜真的像宣传中说的那样———能把新鲜裹起来吗?记者曾向多位消费者询问,结果无一人认为保鲜膜会有问题。事实真的如此吗?目前市场上保鲜膜的生产材料有三种:聚乙烯(PE)、聚二氯乙烯(PVDC)和聚氯乙烯(PVC)。家庭用食品保鲜膜的原材料大多标称为PE。专家们对PE和PVDC的看法比较一致:PE比较稳定,安全性有保证;PVDC阻氧率最高,是很理想的保鲜材料。PV的物理性能表现为强度好,但比较脆硬,要将其软化到足以制造薄膜的柔软程度,就必须在生产过程中添加大量的增塑剂。如果保鲜膜材料的耐热性差在加热时便会有增塑剂渗出,被食物所吸…  相似文献   

11.
标准要览     
<正>食品保鲜膜:并非都可加热时下,许多市民习惯在剩饭剩菜或者水果上蒙上一层保鲜膜,放进冰箱冷藏,方便下次放进微波炉加热食用。那么是否所有的保鲜膜都适合加热呢?从2010年9月1日起,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的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国家质检总局12月13日发出通知(国质检监[2006]623号),决定暂缓对休闲肉制品实施免检制度。通知指出,近期,使用回收产品作为原材料生产加工肉制品的问题受到消费者和食品行业的普遍关注。为此,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关于严禁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使用回收食品作为生产原料等有  相似文献   

13.
保鲜膜对大家来说已经不再陌生,相信每个家庭都会准备有保鲜膜。然而自央视曝光有毒塑化剂藏身PVC保鲜膜(袋)的消息后,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关注。其实,很多人对保鲜膜的使用有很多误区,总是不分类型,统一当做万能保鲜工具使用。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保鲜膜从原材料上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聚乙烯(PE或LDPE),主要用于普通水果蔬菜等的包装;第二类是聚偏二氯乙烯(PVDC),主要用于一些熟食、火腿等产品的包装;第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记者李英杰)5月29日至30日,国家质检总局在北京召开食品生产监管司成立后首次全国食品生产监管工作会议,国家质检总局党组书记李传卿、副局长蒲长城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司长邬建平在会上做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有媒体报道了永辉超市疑用保鲜膜蒸包子的消息,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虽然记者调查后发现,超市在蒸制过程中并没有使用薄膜,只是在托盘上垫了一层保鲜膜,但仍有不少市民抱有疑虑:这烫手的包子放在保鲜膜上,会不会导致有害物质析出?据了解,市面上售卖的保鲜膜分PE、PVC、PVDC和PMP四种,其中PVC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了塑化剂,安全性最低。PE、PVDC、PMP可加热记者在永辉、家乐福等超市看到,货架上保鲜膜  相似文献   

16.
数据统计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食品保鲜膜、食品包装袋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等12个省、直辖市33家企业生产的45种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产品实物质量合格率为93.3%。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食品保鲜膜、食品包装袋行业健康发展,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食品保鲜膜、食品包装袋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四川、重庆等12个省、直辖市33家企业生产的45种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产品实物质量合格率为93.3%。  相似文献   

18.
《大众标准化》2010,(5):57-58
国家质检总局:家用电器召回制度力争年底出台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司长刘兆彬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关于家用电器的召回制度,有望在今年年底出台。  相似文献   

19.
在严厉监管下,一批不符合食品生产条件或存在严重违法生产行为的企业已被逼退出市场。9月22日,上海公布了近期打违除患专项行动情况,披露了7家被查处的违法食品生产企业。据了解,自今年4月13日打违除患专项行动以  相似文献   

20.
质监回声     
《大众标准化》2010,(5):66-67
<正>国家质检总局:家用电器召回制度力争年底出台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司长刘兆彬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关于家用电器的召回制度,有望在今年年底出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