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东平 《经济研究》2004,39(1):93-101
本文在一个由发达国家企业和发展中国家企业所构成的寡头垄断的产量竞争模型中 ,考察了在发达国家企业所进行的产品创新型R&D投资具有溢出效应的情况下 ,发达国家企业对发展中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 (FDI)所产生的福利效果。本文发现 ,即使发展中国家拥有生产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 ,发达国家企业对发展中国家的FDI也只有在溢出效应较小时才可能发生。但这种情况下的FDI也可能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同类竞争企业 ,甚至损害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福利。当然 ,以上结论并不意味着引进外资必然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外资引进对发展中国家所产生的福利效果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FDI的性质 (产品市场的所在国 )、发展中国家成本优势的大小以及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2.
3.
对外直接投资是否会引起母国就业的转移,部门资本是否向外转移而造成国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弱化,进而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相关文献梳理,总结对外投资对就业替代、就业创造、就业结构优化和就业质量及结构的影响,为后期学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Endogenous protection of R&D investmen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stract .  We examine firms' incentives to protect their non-cooperative R&D investments from spilling over to competitors. We show that, contrary to findings in most of the literature, the lack of full appropriability can lead to an increase in R&D investments. Consequently, as long as the R&D spillovers are not too strong, firms decide to let their R&D knowledge flow. Since, as we show, welfare is higher when R&D spillovers are present, it follows that public policies that promote the dissemination of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could be welfare-enhancing.  相似文献   

5.
李丽君 《经济师》2004,(2):85-86
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要途径之一 ,是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趋势。文章在对中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驱动作用及必要性深入探讨的基础上 ,用翔实的数据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 ,全面展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概貌 ,对探讨大力发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We construct an industry-equilibrium model in which it is costly for consumers who have previously purchased from one firm to switch to competitors. This gives firms a certain degree of market power over their established customers. The equilibria we identify under these conditions have the following properties: (1) there is a nontrivial size distribution of firms, although firms are intrinsically identical, (2) larger firms make higher profits, (3) larger firms spend more on R&D, (4) larger firms charge (on average) lower prices, and (5) profits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over time. These properties match empirical regularities concerning the manufacturing and retail sectors in the U.S. economy.  相似文献   

7.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international growth of e-commerce (whether business–business, business–consumer or consumer–business) can increase a critical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gap that disadvantages less-developed countries (LDCs) in their future e-commerce participation. This gap is linked to the type as well as the volum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which economie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development attract. The macro technical, legal and socio-economic problems that entwine FDI inflow and e-commerce growth in LDCs, reducing e-commerce attractiveness and also making FDI less attractive, are classified. Governments must recognise this interdependence, pin-point the types of macro constraints operating in their particular economy that curb FDI in e-commerce attracting investment and prioritise the desirability and incentives offered to the various types of FDI infrastructure.  相似文献   

8.

Over 75% of FDI in Poland originates from the EU. The EU also predominates in the exports and imports of FDI compani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amine whether FDI is likely to replace trade or to create new trade flows. In particular, the article shows the influence of FDI on Poland's trade with the EU. The FDI impact on Polish trade can be seen as its contribution to export creation. Moreover, externalities caused by trade and FDI inflow are influencing Polish specialisation patterns, which is important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ng the economy into the world market.  相似文献   

9.
不同来源跨国资本在中国FDI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立文 《财经研究》2007,33(6):29-42
文章对美国、欧盟、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中国大陆最主要的投资来源国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决定因素进行鉴别和分析,对比了在中国投资的不同来源跨国公司的投资规模、销售分布和本土化战略、投资区位分布、产业分布和投资绩效。文章认为,无论不同来源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是出于何种目的都将不断扩大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增加和巩固与中国的经济联系,以及在投资区位选择上,除东部之外将继续扩大在中部和西部的投资。  相似文献   

10.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总量的影响——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国内投资与外国投资、增量FDI与存量FDI对中国就业总量的不同影响得出,单位国内资本比国外资本、单位存量FDI比增量FDI具有更高的就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目标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国家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鼓励国内企业开展境外投资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非金融类境外企业和对外企业投资取得了重大进展。截止1999年全年新批境外非金融类企业310家,与1998年(309)相比,数量基本相同;新批境外企业和投资项目的中方协议投资额为6.19亿美元,增幅达131.8%。现在,中国的非金融类境外企业总数已达5976家,协议投资总额达104亿美元,其中中方协议投资额为69.5亿美元。上述境外企业及境外投资行业包括:贸易、交通运输、旅游、承包劳务、咨询、工业生产加工、农业及农产品综合开发、资源开发等。但是,目前我国境外投资金额仅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0.15%,与我国经济大国的身份很不相称;吸引外资与对投资的比例为1:0.09,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1:1.14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1,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1:0.13的水平,可以说,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有选择、有重点、有步骤地扩大对外投资,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和经济调整,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是当前我们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文章研究农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效应,运用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就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产品出口贸易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无论是初级农产品贸易还是农产品加工贸易,这种互补关系都是确定的。从长期来看,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短期内外商直接投资对农产品加工出口贸易促进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3.
马君潞  郭威 《当代财经》2007,(8):109-112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集聚经济已逐步成为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运用Panel Data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发现,提升一个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的集聚经济环境.我国需要全面致力于集聚经济的发展,积累集聚经济优势,在维持东部地区的引资优势的同时,更要发展西部的引资优势,使其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Economics -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cooperative R&D and advertising on innovation and welfare in a duopolistic industry. The model incorporates two...  相似文献   

15.
当前,加强对中亚国家的直接投资不仅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内实施"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选择。选取2003~2014年我国与中亚五国国别数据,对我国对中亚国家直接投资的母国产业升级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对中亚国家的直接投资,通过产业转移效应及技术进步效应有效促进了母国产业结构升级。此外,我国扩大对中亚国家出口规模、中亚国家汇率波动对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积极影响,而现阶段我国从中亚进口以及中亚国家对华投资对国内产业升级也存在一定负向影响。应从深化区域贸易合作、科学选择对外投资产业、推进金融合作以及加强政策指导与技术创新等方面推动我国向中亚国家直接投资、提升母国产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出口贸易关系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理论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相对独立的传统理论阶段,投资与贸易存在替代、互补关系的近期研究阶段,投资与贸易存在新型关系的理论新进展阶段。根据上述理论内容,若将行业限定于制造业,并仅考虑东道国的FDI流入与其出口贸易的联系机制,则从理论角度而言,双方存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对我国外资引导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进入十一五时期,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继续扩大,利用外资的质量不断提高,引资政策也有了明显的转变。国家大力引导外资投向新兴产业及西部欠发达地区。在新形势下,新疆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建立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具有新疆特色的引资发展战略。本文对过去新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新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新疆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具有新疆特色的引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基于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根据我国1985-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实证检验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工资水平对外商直接投资有显著影响,且前者的影响力高于后者,而人民币实际汇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力较弱。因此,中国应积极采取吸纳外商直接投资,努力改善投资环境,竭力控制通货膨胀以及逐步放松人民币汇率管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2003—2007年我国28个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参与度、FDI研发强度以及科技人员比重等因素对内资制造业自主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三个因素对全部内资制造业的自主创新投入的影响并不显著。将制造业划分为高技术行业和一般行业,外资参与度对内资高技术行业研发强度的抑制程度要小于一般行业。外资研发强度对内资高技术行业研发强度的影响显著为负,对一般行业亦产生消极影响,但不显著。外资科技人员比重明显促进了高技术行业的自主创新投入,对低技术行业的研发支出强度产生负面影响,但统计上也不显著。上述结论意味着外资参与对内资自主创新投入的影响较为间接,需要关注直接影响内资自主创新投入的外资研发强度和外资科技人员比重等因素。内资企业要主动提高自主创新投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缩小和外资的技术差距。  相似文献   

20.
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工资水平影响是不同的。本文以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为研究对象,对典型行业建立计量模型分别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这两类行业工资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两类行业中劳动力层次不同和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地区分布差异的影响,使得外商投资对工资的影响在不同行业其影响机制亦不同,而且外商直接投资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受东道国劳动力市场及外商直接投资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