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大量对岩石的研究以及岩石地基工程的实践情况可以看出,影响岩石地基承载力的因素特别多,相对于静荷载作用下的地基,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物的岩石地基应力和应变是不同的,应充分考虑岩石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质及构造地质背景。可以通过划分岩质单元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综合评价岩体的结构,这样方便给出各种岩质单元地基承载力值。本文介绍了岩石地基上高层建筑混凝土基础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前。根据输电线路工程在岩石地基地区岩石性质的多样化,输电杆塔的的基础形式也趋于多样化,特别是在基岩岩性较硬、完整性较好、施工难度较大的山区,岩石锚杆基础优越性非常突出,不但可以缩短建设周期,还可以节约成本、保护环境,在输电线路工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对岩石地基均匀性的评价,目前还没有非常规范的方法,本文通过对某军官住宅楼岩石地基均匀性的评价,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岩石地基均匀性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采用独立基础和一柱一桩基础的设计,制定多种能够及时应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不良地质问题的处治原则,加上施工过程中设计、施工、勘察和监理各单位的密切配合,使该小区岩石和软土组合地基上的基础工程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葙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当下部构造施工完成后,即可进行支架基础的处理.该桥为上跨主线的天桥,该段落地表覆盖层较薄,桥下挖至主线路基标高后,地基基本为强风化岩石,可对地基进行平整后在表面安放枕木,然后进行支架的搭设.支装搭设过程中,要确保支架钢管的垂直度,要保证每个受力部分连结的牢固性,保证其充分满足设计受力要求.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当下部构造施工完成后,即可进行支架基础的处理.该桥为上跨主线的天桥,该段落地表覆盖层较薄,桥下挖至主线路基标高后,地基基本为强风化岩石,可对地基进行平整后在表面安放枕木,然后进行支架的搭设.支架搭设过程中,要确保支架钢管的垂直度,要保证每个受力部份连结的牢固性,保证其充分满足设计受力要求.  相似文献   

7.
一般地说,岩土工程中的地基与基础,不外下列三类: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人工地基上的浅基础和天然地基上的深基础.事实上,在岩土工程中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优势明显,是基础工程方案的首选对象.本文对天然地基的勘察与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韩利辉 《城市建设》2010,(6):246-246,248
一般地说,岩土工程中的地基与基础,不外下列三类: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人工地基上的浅基础和天然地基上的深基础。事实上,在岩土工程中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优势明显,是基础工程方案的首选对象。本文对天然地基的勘察与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地基基础设计中包括了对基础的设计和对地基的处理,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地基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基础的选型和造价。本文就地基的处理和基础设计进行的讨论。在地基基础设计中,基础的选型必须根据上部结构的荷载、地基土体的承栽力和工程造价综合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确定。基础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  相似文献   

10.
公路路堤作为柔性基础,与目前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常用的刚性基础不同。柔性基础下的复合地基理论与刚性基础下的复合地基理论有很大的区别。目前随着高速公路的蓬勃发展,高速公路路堤下复合地基的研究是当前工程技术中比较热门的课题。本文将通过对复合地基在高速公路路堤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国内外目前的主要的三种研究方法的研究成果,对以后的复合地基研究提出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1.
在地基基础设计中包括了对基础的设计和对地基的处理,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地基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基础的选型和造价,本文将就地基的处理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在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的形式有很多种,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被增强体置换形成复合地基.对浅基础,荷载直接传递给地基土体;对桩基础,荷载通过桩体传递给地基土体;对复合地基,荷载一部分通过桩体传递给地基土体,一部分直接传递给地基土体.复合地基的本质是桩和桩间土共同直接承担荷载.复合地基形成条件是,在荷载作用下,刚性基础下的桩和桩间土沉降量相同.  相似文献   

13.
所有的荷栽最终将传递到地基上,由于上部结构材料强度很高,而地基土强度较低,压缩性较大,因此通过设置一定结构型式和尺寸的基础才能解决这个矛盾。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一方面处于上部结构的荷载及地基反力的共同作用,承受由此产生的内力;基础底面的反力反过来又作为地基土的荷载,使地基产生应力和变形,因此在公路工程修建过程中,对不良地基的处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注浆加固法是工程地基加固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是把能凝固的浆液利通过气压或液压等方式(同时配以填充渗透和挤密方法),均匀地注入岩土层中,目的是填充自身,驱走泥土颗粒间或者岩石裂隙中的水分和气体,待硬化后,改善持力层受力状态和荷载传递性能,即可将岩土胶结成一个整体,从而防止或减少渗透或不均匀沉降,起到加固地基的作用。本文以郑州市某一工业厂房为例,阐述了该项工程的概况,然后分析了工程地质,最后重点分析了地基基础注浆加固处理方案和工程桩基础土建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砼石垫层的作用:(1)提高浅基础下地基承载力。一般来说浅基础的地基承载力与基础土层的抗剪强度有关,以抗剪强度高的砂石代替软弱土,可提高地基承载力。(2)减少沉降可以量。一般地基浅层部分的沉降量在总沉降量中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大的,以条形基础为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湿陷性黄土和软土地基这两类特殊地基土上的基础加固方法进行了介绍,并讨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具体的施工方法,为特殊地基土上的基础加固提供了依据,可供设计和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砌体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1、地基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引起裂缝。 地基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使砌体内产生的附加应力超过极限强度时,在砌体薄弱处产生沉降裂缝。引起沉降裂缝的主要原因有:地基处理不好,地下水位升降影响地基承载力,上、下水道漏水引起地基变化,基础材质不符合要求,基础埋设深度不当,相邻基础地基受力叠加部分的影响,地表水渗入地基及基础长期暴露在土外等。  相似文献   

18.
一、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时结构的应力应变 建筑物通过基础把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轴向力)传递给地基,地基产生的反力作用在基础底面积上,与轴向力平衡时,才能保证建筑物结构的稳定与完整性。如果因某些原因,基础下局部地基土发生剪切、下沉、土层滑移等变位,破坏了轴向力与地基反力的平衡,地基与基础之间就成松散接触或不接触,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19.
杨建兴 《大陆桥视野》2012,(24):118-119
地基与基础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位,应引起施工作业者的高度重视,必须确保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承栽功能。本文对地基施工的一些新要求、新方法以及新技术做了简单地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20.
缪明军 《大陆桥视野》2013,(10):132-133
地基与基础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位,应引起施工作业者的高度重视,必须确保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承栽功能。本文就此对地基施工的一些新要求、新方法以及新技术做了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