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地震灾害中,人员的伤亡绝大多数是由于建筑物倒塌造成的.5.12 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绵阳安县桑枣中学教学楼内的700 多名师生,无一伤亡,造就了地震中的一个奇迹.这个奇迹,是由于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在担任校长以来,连续三年时间,用了多于两倍于造楼的资金,加固了桑枣中学的教学楼.由此可见房屋抗震加固的重要作用.此文介绍了房屋加固的程序和抗震加固措施,给房屋抗震加固的实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地震灾害中,人员的伤亡绝大多数是由于建筑物倒塌造成的.5.12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绵阳安县桑枣中学教学楼内的700多名师生,无一伤亡,造就了地震中的一个奇迹.这个奇迹,是由于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在担任校长以来,连续三年时间,用了多于两倍于造楼的资金,加固了桑枣中学的教学楼.由此可见房屋抗震加固的重要作用.此文介绍了房屋加固的程序和抗震加固措施,给房屋抗震加固的实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南疆农村中小学校舍现状,以“5·12”汶川地震中暴露出的农村中小学建筑抗震设防标准不足、结构抗震薄弱、破坏倒塌严重为背景,在南疆历次农村中小学震害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对其地震破坏机理和倒塌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研究了适合南疆农村中小学砖混结构教学楼的抗震鉴定排查、抗震加固方案选取与设计以及施工质量验收等技术环节,旨在从中总结经验,形成一套较为成熟而完整的抗震加固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砖混结构多层砌体结构由于其构件组成和连接方式的内在原因,抗震性能较差.但抗震分析研究和震害调查表明,只要在多层砌体结构的设计中,进行合理的抗震设防,采取适当的构造措施,经过必要的抗震验算,切实保证施工质量,则多层砌体结构仍可满足抗震的要求.在分析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基础上,本文对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从规范中对“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的定义来看,“抗震措施”定义中的“包括抗震构造措施”,表面上似乎可以直接理解为,它们均应对应相同的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抗震措施”中的“抗震构造措施”所对应的设防烈度与“抗震措施”中的其他部分所对应的设防烈度可以不同。  相似文献   

6.
建筑物抗震鉴定对于抗震减灾意义重大.为改善我国在新施行的<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应用经验不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河北省任丘市某已建砌体教学楼进行进行抗震鉴定实例分析,说明抗震鉴定的目的、依据、内容等,对比新旧国标的差异,利用新国标判断其综合抗震能力,希望能够弥补目前应用新国标进行抗震鉴定方面的空白,以便类似工程借鉴,服务于工程建设,也为以后的相关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是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常用的结构形式。框架房屋的抗震设计通过梁柱及节点核心区箍筋的配置、纵向钢筋的配置、混凝土强度等级、截面尺寸等几方面,合理地采取构造措施,使抗震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和延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所造成的损失。结合现行有关规范及工程实践。提出了框架房屋抗震设计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结构设计忽略了楼梯对结构的影响,也忽略了地震作用对楼梯产生的效应,这是造成楼梯破坏的根本原因.本文即根据对楼梯闯遭受地震灾害时的破坏类型及原因分析,对楼梯结构的受力情况及设计方法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探讨.针对框架和砌体结构,阐述了楼梯结构性能化抗震设计及抗震构造措施的设计新思路.运用抗震概念设计理论,在楼梯间建立多道抗震防线,提高楼梯的抗震性能,确保楼梯阃的稳定,使楼梯间形成应急疏散的"安全岛".  相似文献   

9.
由于地震的不确定性及随机性使得抗震设计成为结构设计的首要问题,文章通过新旧抗震规范计算理论和方法进行比较,介绍了新抗震规范的特点,并对新抗震规范对抗震设计影响进行分析,并归纳了新抗震规范的精髓.  相似文献   

10.
目前桥梁工程抗震的研究问题是当今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桥梁结构地震破坏的主要形式基础上,阐述了桥梁抗震设计原则,最后对于桥梁抗震设计方法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桥梁抗震概念设计、桥梁延性抗震设计、地震响应分析及设计方法的改变以及多阶段设计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建筑物的抗震加固是实现其在地震时安全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是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整体性较差,抗震能力低,因而需要重点进行加固改造。以提高其综合抗震防灾能力。文章就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加固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建筑抗震设防是当前建筑工程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浅谈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近年来地震灾害给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国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保证了在地震灾害发生时由建筑破坏所造成的损失.本文概述概括现阶段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内容,介绍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的主要计算方法和步骤,并提出抗震构造要求,供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设计工作中应如何考虑楼梯构件对整体结构的影响,已成为广大设计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旨在总结楼梯抗震设计原则,归纳不同结构体系中应采取的抗震构造措施,并对在设计中如何落实规范有关规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发展趋势,提出了在桥梁抗震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一些设计原则与措施,以提高桥梁结构的防震和抗震效果.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的汶川地震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给社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如何减小地震所带来的危害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相关解决方法,对设计人员合理、正常地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邓军 《城市建设》2011,(5):89-89
本文通过对地震高烈度区桥梁的震害调查,分析了桥梁的主要震害形式,并对桥梁结构的抗震措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村镇建造木结构房屋时,由于缺乏抗震方面的规范条例,房屋的抗震能力得不到保证。为此,本文介绍了村镇木结构房屋的整体抗震措施,并对如何提高房屋墙体的抗震能力和村镇木结构房屋的抗震加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吕斌林 《大陆桥视野》2014,(12):159-159
当建筑结构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短柱时,本着“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的抗震原则,可考虑提高、改善短柱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0.
论文从1、抗震设计思路发展历程;2、现代抗震设计思路及关系;3、保证结构延性能力的抗震措施;4、我国抗震设计思路中的部分不足;5、常用抗震分析方法这五个方面,结合对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现代抗震思路及我国设计规范抗震设计方法的理解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