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MBO的绩效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98年~2002年间我国上市公司中实施MBO的三十家公司为样本,选用七类十七个财务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市公司实施MBO前后的综合绩效变化做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BO并未从根本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绩效和经营成长质量。文章同时还对其成因作了定性分析,并得出在目前股权非全流通、相关措施并不完善的情况下,不鼓励上市公司实行MBO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吕红 《商业科技》2008,(25):53-56
本文以1998年~2002年间我国上市公司中实施MBO的三十家公司为样本,选用七类十七个财务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市公司实施MBO前后的综合绩效变化做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BP并未从根本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绩效和经营成长质量。文章同时还对其成因作了定性分析,并得出在目前股权非全流通、相关措施并不完善的情况下,不鼓励上市公司实行MBO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以2001~2009年沪深交易所实施MBO的3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根据选定的相关财务指标构建公司财务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对样本公司财务绩效进行评价。通过构建的公司财务绩效增长模型对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在实施MBO后财务绩效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陈彦妤  田德新 《中国市场》2014,(38):150-151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就是一种把各种财务比率结合起来的综合分析法。这种方法以权益净利率这个评价企业绩效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指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层层分解至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等财务指标。本文首先介绍了杜邦分析的基本框架,然后以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来说明杜邦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具体运用,并以此对该公司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冯骢 《商业科技》2014,(6):94-95
本文以2006年-2011年间我国77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以销售净利率为关键指标界定出成长型企业,考察了成长型企业社会履责行为与其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成长型企业加强对顾客、政府和长期债权人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从而提升企业财务绩效。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中,以我国15家电器类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能够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营业利润率(OPR)、净资产收益率(ROM)和净利率(NPM)3项评价指标,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这15家公司进行Q型聚类分析,从而得到了3个不同盈利能力级别的电器类上市公司分类。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2018年沪深二市发行的29家塑料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从塑料行业发展现状入手,运用杜邦体系得出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代表性因素,以权益净利率为被解释变量,以各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系统分析塑料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8.
余耀 《现代商业》2014,(18):265-266
财务指标是反应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通过SPSS软件实证分析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每股收益、销售净利率和权益乘数对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有显著正影响,速动比率对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有显著负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彦伶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2):175-176
以截至2008年4月30日,深市中小板221家上市公司中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2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存在较显著的非线性相关关系;(2)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规模对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影响不显著;(3)公司的成长能力对高管层持股与公司绩效关系影响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正确把握目前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状况,为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公司盈利能力和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琼琳 《北方经贸》2004,(10):10-11,23
以 2 0 0 1年以前在中国上市的 2 1家上市公司 2 0 0 2年度的年报数据为样本观察值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 ,输出结果表明主营业务净利率和资产净利率是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 ,且公司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存在中度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上市公司的财务决策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从而进一步影响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统计学的因子分析法,对我国2001-2002年17家实施了MBO的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在MBO当年和后一年有所上升,但在MBO后两年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在目前,由于我国MBO运行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尚不成熟和不完善,上市公司MBO还须慎行,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规范上市公司MBO,以使上市公司MBO后的经营绩效能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环境动态性、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有关资本结构选择的研究受到了业界、理论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因为资本结构决定治理结构 ,进而与公司绩效紧密相联。目前 ,国内对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缺乏理论依据和实证检验。本文通过融合组织经济学和战略管理学理论 ,研究环境动态性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及公司绩效的关系。文章对深交所截至 2 0 0 1年 1 2月 31日的共 1 5 3家上市公司 ( 765个样本观测值 )的环境动态性、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旨在检验在我国这样一个以环境动态性为主要特征的转轨经济国家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研究设计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体系及其实证分析指标,以432家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单位资产实现EVA(EPA)为公司绩效类标号属性,采用数据挖掘(DM)技术对样本公司治理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公司治理机制不同组合和EPA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可信度和支持度相结合的原则对得到的对应关系进行检验,从中遴选出科学有效的规则。这些规则为优化和设置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公司绩效和创造新财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6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100强中符合研究条件的58家的财务数据作样本,用二次曲线表示股权集中度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并构建模型,同时采用TOBIN'SQ(Q值)和绩效总得分(F值)两个指标衡量公司价值和绩效,以资产规模和负债水平为控制变量,对其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论证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价值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为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7年至2009年在上海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电子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总样本,对其股权结构与其绩效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一、国有股(包括国有法人股)比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呈"U"型区间效应;二、股权集中度可以提高决策效率,从而有助于提高公司绩效。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管理层收购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采用了以财务会计数据为基础的综合评价分析方法来衡量管理层收购前后的业绩变化.通过对13家上市公司MBO绩效的实证分析和与一般企业并购绩效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至少在短时期内,整体上看上市公司MBO绩效不显著,且MBO相对一般的企业并购整合风险小.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全面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绩效变化情况。通过选取10个财务评价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全面研究并比较总体样本公司(收购公司+目标公司)、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的并购绩效差异。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并购使总体样本公司的经营绩效在短期内会得到改善,但长期并没有提高;并购没有实质性提高收购公司的经营绩效;并购提高了目标公司的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18.
王崴 《商业会计》2023,(3):60-63
公司绩效的影响要素包括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非企业可控,内部因素主要为管理层的决策和企业相关的政策,而管理层的决策则主要取决于不同的领导权结构。文章以沪深股市2016—2020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单相关性分析及回归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就领导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领导权结构为两职兼任的上市公司绩效明显比两职分离的上市公司绩效要高。  相似文献   

19.
《商》2016,(8):148-149
股权集中度和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长时间以来都是经济学界、企业理论界和资本市场研究的热点问题。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经营绩效息息相关。本文以2010年至2012年间我国沪深股票市场西藏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西藏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的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正相关,就此证实了加强西藏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有利于提高公司绩效。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5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与公司绩效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公司规模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将高管薪酬和公司绩效挂钩,高级管理人员将会不断努力来提高公司业绩,进而实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