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以亚欧大陆桥为东西通道,东部可通过中国其他省区与东亚国家相通,西部可穿越中亚等国与西欧大陆交流,南部与印度和巴基斯坦接壤,北部与蒙古国和俄罗斯相连.新疆是我国邻国最多、边界线最长的省区,也是我国通往中亚、西亚、南亚和俄罗斯及欧洲的重要陆路通道,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地缘优势.  相似文献   

2.
环里海大中亚包括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外高加索三个国家(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伊朗和中国。阿富汗则在中东复合体和中国之间起着边界的作用,并且是中东、中亚、西亚、南亚的分水岭,但历史上阿富汗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一直与中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蒙古和俄罗斯等8个国家接壤。西藏是仅次于新疆的第二大省区。新疆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许多民族跨国而居。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环新疆经济圈各经济体之间贸易的现状出发,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模拟环新疆经济圈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各经济体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环新疆经济圈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将显著提升经济圈以及全球的贸易水平,改善全球贸易环境,促进国际分工、强化EU和ROW竞争优势,拉动EU和ROW的贸易需求。  相似文献   

4.
一、新疆纺织品出口现状(一)出口市场主要以中亚五国为主新疆位于亚欧大陆中心,中国西部边陲。东北部边界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接壤,西南部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接壤,国界线5,400多公里,其中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个中亚国家就有长达3,700多公里的边境线。由于历史的原因,中亚五国的轻工业发展比较薄弱,而新疆与中亚五国居民的语言和风俗习惯相近,因此为发展新疆与中亚经贸关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1世纪以来,新疆与中亚五国的经贸额比20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5.
环新疆经济圈内的贸易投资合作关系为该区域内经济合作提供了现实基础.在环新疆经济圈视角下推进以新疆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合作、扩大中国依托新疆参与区域合作的途径,以及未来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疆口岸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位于亚欧大陆腹地中亚地区的东部,分别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8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5600多公里,是我国邻国最多、边界线最长的省区,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地缘经济优势。截至目前,新疆共有一类口岸17个,二类口岸12个,形成了陆地、航空交叉,公路、铁路、管道运输并举,沿边、内陆互补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口岸对外开放格局,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前沿和国际通商桥头堡。  相似文献   

7.
《财经界(学术)》2011,(7):66-66
10年前,20国集团(G20)中没有一个经济体的首要贸易伙伴是中国。如今,该集团中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度、俄罗斯与南非这6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均是中国。该集团的另一个经济体巴西,其最大的出口市场也由美国变成了中国。除此之外,中国从G20其他经济体的进口规模也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8.
上海合作组织是我国与俄罗斯以及中亚最重要的合作平台,随着合作的日益深化,投资和贸易已成为该组织内区域合作的主要内容。但是,相比我国与其他区域的合作而言,中国—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合作在地缘上主要还是立足于新疆。因此,探索新疆的外贸问题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与中亚区域经济的融合与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是从制约新疆外贸发展的若干因素出发,思考在上合组织背景下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大连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工业、贸易、旅游城市,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国际物流中心和外汇结算中心。大连位于东北亚、东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以及环黄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连接点,是东北  相似文献   

10.
张涛 《中国市场》2013,(48):44-4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城市之间协同、联动发展成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组建城市经济圈成为区域发展的新模式。沈阳经济圈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是东北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和阜新八城市,是东北地区最大和发展程度最高的经济核心区,区位优势明显。本文着重分析沈阳经济圈内的区位优势和经济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 新疆边贸概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6,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它分别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8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KWW方法并基于2016版WIOD数据测算出中国及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服务贸易增加值,以此为基础重新估算了2000-2014年中国及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服务贸易出口复杂度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时期内,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大多数经济体的总体服务贸易出口复杂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但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相对差距在逐渐拉大;按要素密集度进行分类测算,中国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复杂度与其他经济体相比则处于相对领先地位,但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复杂度不仅落后于发达经济体,也落后于同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巴西和印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疆与中亚诸国贸易竞争力与贸易互补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颖  李道军 《商业研究》2006,(17):192-195
比较中国、中国新疆以及中亚部分国家的贸易结构,应用巴拉萨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的贸易互补性,发现双方在贸易上存在互补性,但互补性指数不高,因此只有采用合适的产业政策加速新疆产业结构的升级,才能在未来的双边贸易中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  相似文献   

14.
促进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规律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可以断定,随着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贸易发展各种有利因素的逐步释放,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贸易的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的贸易在不久的将来会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更大的规模和更高的水平。中国新疆要依托上海合作组织,充分利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要素全球范围的广泛流动,也催生出了一些发展速度快、对全球影响较大的新兴经济体。研究发现: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这些新兴经济体的人均GDP在时间上发生了显著性变化,各个新兴经济体间的人均GDP也存在显著性差别。近十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基本保持了平稳状态,GDP的增长率波动不大,巴西、俄罗斯、印度以及南非经济增长波动均较大;中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的货物与服务进出口、国外直接投资均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彼此间影响也不明显。未来中国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制度环境建设,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要加快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建成开放型经济体;促进机会平等,走包容性经济增长之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毋庸讳言,中亚区域经济整合对于新疆、中国西部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谋划新疆发展必须考虑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必须使新疆参与中亚区域经济的整合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农业发展处于新的战略选择时刻。中亚五国与中国毗邻,具有发展农业的自然资源优势。中国和中亚五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存在很强的合作优势。近年来,中国和中亚五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迅速增长。通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互补指数TCI的计算表明:中国和中亚五国的农产品优势各异,贸易互补性很强。但是,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规模较小,与中国同其他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发展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8.
《商》2015,(49)
2009年中国政府开始全面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来,虽然人民币在中亚对外经济活动中的使用数量仍然较为有限,但随着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人民币势必将在中亚地区发挥更大作用。双方经贸合作成果与问题共存:实现了贸易额的快速增长但贸易发展不均衡、优化了贸易商品结构,但中国出口中亚贸易产品竞争力小导致贸易货币选择权较弱、具备人民币中亚区域化内在动力但发展障碍较多。新疆依靠自身优越的区位优势、文化优势等与中亚五国贸易往来密切,金融合作潜力大。为此,应以不断增长的边境贸易为契机,以哈萨克斯坦为重点推进国,充分发挥新疆与中亚五国的地缘优势,以点带面促进中亚人民币区域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金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经贸合作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中国和印度作为规模巨大的毗邻经济体,相互经贸发展前景广阔。从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发展现状出发,实证分析了相互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而探讨贸易合作的前景;发现中国和印度之间贸易发展的潜力巨大,互补性大于竞争性,经贸合作富有开拓的空间;政策上建议加强中印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20.
随着欧债危机愈演愈烈,过度依赖欧美市场的中国正在加紧对新兴市场的开拓步伐。为了提高中国出口商品在新兴市场的国际竞争力,本文通过测度出口商品技术复杂度指标,首先计算了SITCRev.3至5位码下2600多种制成品的技术含量,在此基础上将所有制成品按技术含量从低到高排列后分成五类,然后计算了中国与11个崛起中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在每类产品上的出口份额,构建各新兴经济体的出口技术结构。通过比较中国与新兴经济体国家出口技术结构,考察中国与新兴经济体国家之间贸易的竞争域、贸易的发展空间、贸易的发展潜力,以及这种相互间的贸易替代域与贸易发展空间的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入世以来,中国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继续升级,但是升级速度落后于印度;中国与印度、越南相比,低技术含量制成品的优势已经不明显,与俄罗斯、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巴西和墨西哥相比,中国在高技术和中偏高技术制成品上处于劣势。在这种后追前堵的趋势下,中国有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据此提出了优化中国与各新兴经济体国家之间出口技术结构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