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两年来,广东省东莞市邮政局针对当地以外来劳务工为重要用邮群体,以传统函、包、汇业务为支柱业务的市场特点,全面推行"千所策略",即经过3-5年的努力,在800人以上的工厂内设立1000个左右固定或相对固定的邮政代办所,贴近市场,把工厂的外来劳工当作大客户,提供上门服务,把汇款、包裹、代发工资等业务"封"在厂内。通过这一策略,东莞局把流失和潜在流失的业务逐渐从竞争对手中抢夺回来,走出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的扩张之路。 东莞局经过市场调研和汇兑业务流量分析,发现东莞800人以上的工厂有1000家左右。在选点"设所"上,该局始终坚…  相似文献   

2.
刘勇 《中国邮政》2013,(11):34-35
作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广东省东莞市驻扎着上万家工厂企业,分布着近千万外来务工人员。如何从这庞大产业经济中找到生财之道,一直是东莞市邮政局经营工作中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3.
搏浪弄潮创辉煌──记广东省东莞市邮电局局长李庆培周素芳仿佛是东江塑造了他的性格,李庆培有着海边人那特有的宽阔、执著与坚毅,也许正因如此,当时代大潮涌起时,他与东莞邮电局“一班人”驾驶着东莞邮电这艘航船稳健而疾速地驶入改革发展的洪流。从此,东莞邮电发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福建省晋江市经济发展迅速,各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增加,有着“品牌之都”的美誉,是福建省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晋江市各类企业的手工用工量大,使其成为外来农民工的集中区,外来员工因此也成为了晋江发展与建设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这种用工特色也导致了晋江企业的工人流动性大、稳定性弱,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当前,“以情留人”成为晋江各大企业的一张主牌。晋江市邮政局紧紧抓住这一特点,策划了“关爱外来工”贺卡寄送项目,为政府、企业与外来员工之间搭建起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广东省东莞市,随着当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地方各级政府纷纷加大了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整理和开发力度,通过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型文化活动品牌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东莞独有的文化产业优势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炎炎夏日,随着一场激情澎湃的水鼓表演,广东东莞移动"玉兰花开"艺术团成立暨首届文化艺术节开幕仪式隆重举行。品质精良、形式多样的表演让东莞移动的员工目不暇接。此举不仅标志着东莞移动"玉兰花开"艺术团成立,还意味着东莞移动在"新征程、再奋斗"这一精神纲领指导下,创新开展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再次踏上新征程。  相似文献   

7.
市场上活的沙丁鱼要比死鱼的卖价高出好几倍,但沙丁鱼极不适应离开大海的环境,捕捞上来后不久就会死去。聪明的渔夫将几条吃肉的鲶鱼放进鱼槽,沙丁鱼由于紧张四处游动躲避,从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一条条沙丁鱼就活蹦乱跳地回到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在企业经营管理层面,"鲶鱼效应"反映的是员工激励与活力激发的问题,而这里的"鲶鱼",既可以是企业、团队的领导及成员,也可以是一种激发员工活力的管理机制。 近年来,面对金融危机、市场竞争加剧以及行业转型等一系列接踵而至的挑战,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东莞分公司(简称东莞移动)着力推进卓越班组建设,引入多样化、系统化的活动和机制,激发了班组员工的工作活力,发挥了员工的工作潜能,为企业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抢占先机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8.
东莞是一个我国实行“开放改革”政策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地级城市,位于广东省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中部偏东,全市面积2465平方公里,本地人口146万人,水陆交通发达,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全市“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14000多家,1997年外贸出口创汇超过100亿美元,居全省第二位。迅猛发展的外向型经济大大促进了东莞邮电事业的发展,1992年,东莞市邮电局已进入“全国500家最大服务性企业”的行列,1997年被原邮电部评定为一等一级通信企业。1998年我  相似文献   

9.
郑欣 《中国电信业》2005,(10):42-44
身在外地,心系故乡。与家乡亲人的沟通向来是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依托。吃住均在偏僻山野的福建龙岩龙长高速公路建设工地的上千名外来务工人员尤其感谢福建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这项全国重点工程原先没有一家通信运营商实现网络覆盖,福建移动龙岩分公司在龙长高速公路建设初期就以最快的时间在沿线设立了移动基站,并专门派出“龙长高速公路服务队”为工人们制卡。  相似文献   

10.
孙艾青 《邮政研究》2017,33(1):45-46
文章基于中国邮政网络学院的资源建设实践,分析了员工综合素质学习的特点及其对学习资源的需求,从资源体系构成、资源形式与服务模式以及资源建设模式三方面提出了面向邮政企业员工综合素质提升的资源体系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1.
2008年以来,福建省邮政运输局深入开展了以“思考员工在想什么、思考客户在想什么”为主要内容的“两个思考”活动,建立、完善“员工满意”和“客户满意”的工作环境,畅通员工和领导、员工和客户之间的沟通渠道,较好地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机融合,营造了和谐氛围,促进管理作风和员工服务态度的转变,使管理层不断贴近员工、员工进一步贴近客户,实现了员工满意度和客户满意度的稳步提高,也为企业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毕延玲 《邮政研究》2021,37(3):58-61
立足互联网时代背景,分析了邮政核心网点的品牌困境,以东莞邮政为例,从外在品牌形象、业务产品品牌形象、营销方式品牌形象三方面总结了邮政核心网点品牌建设实践,并提出了邮政核心网点品牌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13.
陈锡挺 《邮政研究》2011,27(5):18-18
近年来,中国邮政十分重视邮政企业员工队伍的和谐与发展建设,有效调动了邮政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当前社会环境、竞争压力和发展机遇等因素的影响,员工往往会出现观念上的困惑、思想上的疑虑、心态上的失衡、精神上的苦闷、情绪上的烦躁等负面情绪。这无疑给营造和谐员工队伍氛围提出了新的课题,营造和谐的员工队伍氛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石龙镇是一个面积仅有10.38平方公里,人口不足10万的小镇,位于东莞市北部,是珠三角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历史上曾与广州、佛山、顺德的陈村并称广东的“四大名镇”,也是享誉国际的“举重之乡”。改革开放以来,得其良好的人文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经济年增长率始终在20%以上,成为邻近惠州、增城、东莞三市十余个镇(区)的经济、文化、娱乐、商贸中心。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5.
"东莞分公司有思路,有激情,能干事"——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东莞,毗邻香港,拥有众多世界级品牌生产加工企业,是广东乃至全国商品经济最活跃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得天独厚的地理、经济环境,使得这个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岭南小城发展成为拥有1200万人口的"大都市"。但是,吸引记者的不是这些,而是一组数字:移动客户数量在2007年4月突破1000万户;在2006年上半年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组织的员工满意度调查中,东莞分公司的综合排名位列全广东省第一,95个测评要素全部进入前5名,其中有83项要素全省第一,而此前,东莞分公司还戴着全省排名倒数第二的帽子。从倒数第二到位居第一,仅仅是名次的变化吗?这些数字的背后,东莞分公司有什么独特的"功夫"?  相似文献   

16.
压力与能力     
关于员工压力一直是企业管理关注的话题。不同岗位的员工只有压力轻重的不同,但谁都不可能没有;因为只要企业存在,员工压力就不会消亡。各大运营企业为了缓解员工压力,采取了很多办法,如心理干预、举办活动、与管理者对话等,可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如此,员工压力是否真的得到减少,从而实现了快乐工作呢?答案是,有效然而有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所有这些方法都不过是治标而非治本的手段。要想真正为员工减压,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建设学习型企业,迅速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冶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邮政局紧紧围绕“员工小家”建设的“六好目标”及构建和谐企业的宗旨,结合实际,在全局范围内大力推进以农村支局(所)为重点的“小家”建设活动,改善和提高了农村邮政支局所员工的生产生活条件,调动和发挥了广大基层邮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8.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是最大的财富,关爱员工心理健康是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面对企业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要求,中国移动陕西公司(以下简称陕西移动)立足“深化员工关爱”,以“EAP·心·关爱”为主题,将EAP作为企业对员工“心灵”关爱的一种“新方式”,使其成为推动满意员工队伍建设、优化组织人文关怀、促进组织业绩提升的有效途径。通过将EAP的优势功能与企业、员工的发展需求相结合,陕西移动全面提升EAP服务的感知度,努力塑造一支积极、乐观、进取、创新的“满意员工队伍”,进一步提升企业人力资本,推进和谐企业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为推动自身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中国电信广东东莞分公司(简称东莞电信)通过用工制度改革,树立“人人是人才”的观念,为企业转型时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充沛的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20.
在企业发展异常艰难阶段,面对压力大、员工负担重的实际困难,中国网通黑龙江公司沉下心来,把狠抓企业文化建设、构筑和谐企业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不仅凝聚了人心,形成了干部想事、员工干事、齐心协力谋发展的良好格局,而且企业实现了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